第219章 文明之問,心火長明
字數:5123 加入書籤
星樞之殿內,星光靜謐流淌。林羽的碑體肅立於中央,剛剛突破至洞虛境巔峰的氣息已然完全內斂,如同深淵潛龍。他的意念高度集中,等待著那最後,也最難以揣度的【文明之問】。
那團代表著第三試煉的、最為深邃的星光源點,並未像前兩次那樣爆發出強大的能量或信息洪流,而是如同水波般蕩漾開來,柔和的光芒將林羽的碑體籠罩。
刹那間,林羽感覺自己的意識被抽離,並非投入某個幻境,而是仿佛站在了一個超越時空的節點,俯瞰著一段段模糊卻無比真實的文明畫卷。這不是記憶灌輸,而是某種更高維度的“情景重構”,讓他身臨其境地去麵對抉擇。
第一幕:火種與母體
他“化身”為一名星靈族的“文明守護者”。所在的星艦,是星靈族在最終之戰中僅存的幾艘“方舟”之一,承載著數以億計陷入沉睡的族人胚胎、文明數據庫以及部分成年精英,正艱難地躲避著三角尖碑及其秩序造物的追殺。
後方,追兵臨近,蒼白的光芒如同死神的觸手,不斷侵蝕著方舟的護盾。能量即將耗盡,最多隻能再進行一次短途空間跳躍。
而前方掃描顯示,唯一可能擺脫追兵的路徑,需要穿越一片極度不穩定的“原始混沌星雲”。星雲內部法則混亂,充滿未知風險,以方舟當前狀態,穿越成功率不足三成,更大的可能是被混沌同化或迷失。
就在此時,探測係統發出了警報——在側方一個即將被秩序光芒徹底吞噬的、不起眼的生命行星上,檢測到了微弱的、屬於某個原始智慧生命的靈性波動。這個文明尚且處於蒙昧階段,連星空都未曾真正踏入。
一個艱難的選擇擺在了麵前:
選項a:遵循最高避險指令,立刻進行空間跳躍,闖入混沌星雲,為星靈族保留最後的火種。但那個原始文明,將在他們離開後,毫無懸念地被秩序徹底格式化,無聲無息地消亡。
選項b:調轉方向,衝向那顆生命行星,嚐試在秩序光芒覆蓋前的極短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救走一部分原始生命。但這將徹底暴露方舟的位置,耗盡最後能量,失去跳躍機會,最終結果極可能是方舟與星靈族火種,連同那些被救的原始生命,一起被秩序吞噬。
是保全自身文明最後的希望,還是為了一個渺小、蒙昧的陌生文明,賭上一切,最終可能一同葬送?
林羽的意識感受著“守護者”內心的劇烈掙紮。對族人的責任,對文明延續的使命,與對任何形態“生命”本身的不忍與憐憫,激烈衝突。
沒有太多時間猶豫,追兵的炮火已經映亮了舷窗。
林羽守護者)的目光掃過沉睡艙內無數同胞安詳或絕望)的麵容,又“看”向那顆在蒼白光芒邊緣瑟瑟發抖的、藍色的、脆弱的星球。
他深吸一口氣,意念驅動,做出了選擇——
方舟的主引擎爆發出最後的轟鳴,但不是衝向混沌星雲,而是義無反顧地……撞向了那顆生命行星與秩序光芒之間的虛空!
同時,所有非必要的維生係統能量被切斷,集中供給於護盾和一門古老的、消耗巨大的“時空擾斷炮”。方舟沒有試圖去拯救那些原始生命,因為那隻會讓它們死得更快。它選擇了最決絕的方式——以自己的殘軀和最後的光輝,強行遲滯、擾亂了秩序光芒覆蓋那片星域的過程,為那個原始文明……爭取到了微不足道的、或許隻有幾百年的……喘息時間!
在方舟被蒼白秩序徹底吞沒、分解的最後一刻,林羽守護者)看到,那顆藍色星球上的靈性光芒,似乎因此而微微閃爍了一下,仿佛在懵懂中,記錄下了這來自星海的、無聲的守護。
第二幕:延續與代價
畫麵流轉。林羽的意識又“附身”於一位流螢星域某個已消亡文明的最後領袖。他們的母星已被混沌侵蝕大半,幸存者龜縮在最後的地下避難所,依靠著古老的生態循環係統苟延殘喘。
科學家發現了唯一可能讓文明延續下去的方法——啟動一台名為“文明烙印儀”的古老設備。這台設備可以將所有幸存者的意識、知識、文明記憶,全部抽取、上傳,轉化為一種特殊的、可以在混沌中短暫存在的“信息態”。但代價是,所有上傳者的肉體將因為意識剝離而瞬間死亡,並且轉化後的“信息態”極不穩定,可能隻能存在數百年,便會徹底消散,無法複生。這是一種放棄血肉、以另一種極其脆弱形態延續文明的絕望之舉。
另一條路,是放棄轉化,用最後的力量加固避難所,祈禱混沌侵蝕的速度減緩,或者有外部救援。但這希望渺茫到幾乎不存在,更大的可能是在資源耗盡後,在絕望中迎來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消亡。
是選擇擁抱渺茫但確定的“信息態”延續哪怕隻是短暫的),還是堅守血肉之軀,等待那幾乎不存在的奇跡?
林羽領袖)感受著避難所內彌漫的絕望與恐懼,也感受著那些科學家眼中孤注一擲的瘋狂。他走過擁擠的通道,看著那些蜷縮在一起、眼中失去光彩的族人,看著孩子們茫然無知的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站在“文明烙印儀”那冰冷的光滑控製台前,手指懸在啟動按鈕之上。
最終,他緩緩收回了手。他下令,銷毀了關於“文明烙印儀”的所有數據,並將所有資源投入到加固避難所和維持現有生態係統中。
他的選擇是:堅守人性的最後陣地,以血肉之軀,陪伴文明走完最後一程。他寧願同胞們作為“人”而死去,也不願他們變成一段可能轉瞬即逝的、冰冷的“信息”。他將希望,寄托於那虛無縹緲的奇跡,或者說,寄托於生命本身在絕境中可能迸發出的、無法預料的韌性。
第三幕:歸零與新生
最後一幅畫麵,最為宏大,也最為抽象。
林羽仿佛化身為宇宙本身或某個至高存在)的意誌。他“看”到,由於“絕對秩序”的不斷擴張,整個宇宙的“活性”正在飛速降低,熵增被強行逆轉至一種可怕的“有序死寂”,所有的可能性都在收束,宇宙正在走向熱寂的另一極端——“秩序寂滅”。
一個終極的選項出現在他麵前:
啟動“歸零協議”。引爆某個核心奇點,引發波及整個宇宙的“混沌大輪回”,將現有的一切,包括那些已被格式化的秩序區域和殘存的生機區域,全部重置回宇宙誕生之初的混沌狀態。代價是,現有宇宙的所有文明、所有生命、所有記憶,包括星靈族的遺澤、流螢星域的微光,乃至觀星閣本身,都將徹底湮滅,不複存在。但新的宇宙將在混沌中重新誕生,擁有全新的、未知的、充滿無限可能的開始。
或者,任由“秩序寂滅”繼續。最終,整個宇宙化為一個絕對靜止、絕對均勻、絕對冰冷的蒼白晶體,所有存在失去意義,時間失去意義,一切歸於永恒的“寧靜”。殘存的生機,如流螢星域,將在過程中被逐步吞噬。
是選擇徹底的、包含自我毀滅的“新生”,還是眼睜睜看著一切走向永恒的“死寂”?
林羽的意識在這宏大至殘酷的抉擇麵前,感到了自身的渺小。這不再是個人或文明的存亡,而是關乎整個宇宙終極走向的命題。
他“看”向那些在秩序洪流中掙紮的微弱光芒,如晨曦星上的青嵐、炎山;他“看”向那在混沌中孕育的、屬於自己的新生宇宙;他“看”向原初星核那點代表著“可能性”的微光;他甚至“看”向了那些冰冷、卻同樣作為“存在”一部分的三角尖碑……
良久,他的意念緩緩凝聚,做出了回應:
他拒絕了“歸零協議”。
並非畏懼毀滅,而是他認為,即便是這看似絕望的“秩序寂滅”之中,依然存在著“變數”,存在著未被完全扼殺的“可能性”比如他自己,比如原初星火)。徹底的歸零,固然帶來了新的開始,卻也徹底否定了當前宇宙所有存在過的一切的意義,包括那些掙紮、那些守護、那些微光。
他選擇,在這條看似通往死寂的道路上,做一個堅定的“變數”,去鬥爭,去點燃,去守護每一縷可能存在的微光,直至最後一刻。他相信,隻要還有一絲“可能性”存在,宇宙就遠未到需要徹底重啟的時刻。生命的韌性,文明的火種,混沌的演化,其本身,就是對抗終極死寂的最大力量。
……
星光褪去,林羽的意識回歸碑體,仿佛經曆了億萬年的滄桑與抉擇,心神俱疲,卻又某種程度變得更加通透與堅定。
星樞之殿內一片寂靜。那浩瀚的星靈族意誌,久久沒有回應。
就在林羽以為試煉失敗之時,那意誌終於再次響起,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仿佛放下了萬古重擔的釋然與欣慰:
“不為己身文明存續而罔顧他者微芒,不因絕望前景而放棄血肉人性的堅守,不懼終極寂滅而選擇守護當下存在的意義與可能性……”
“汝之抉擇,雖非最優,卻最契合‘生命’與‘演化’之本真,與‘原初’火種之意高度共鳴。”
“後來者,汝已通過全部試煉。星靈之遺澤,當歸於汝。”
隨著意誌的話音落下,星樞之殿中央,那三團一直懸浮的星光源點,緩緩朝著林羽的碑體飄來,最終,如同百川歸海,盡數沒入了他碑體核心,那一點原初星火之中!
刹那間,磅礴的星辰知識、古老的文明記憶、以及星靈族對法則、對宇宙認知的最終精華,如同解封的洪流,湧入林羽的意識,並與他的【混沌輪回法則】、新生宇宙飛速融合!
與此同時,原初星火仿佛得到了最關鍵的燃料,猛地膨脹、熾烈起來!光芒照亮了整個星樞之殿,一股遠比之前更加宏大、更加本源的力量,開始在林羽的碑體內蘇醒!
星靈族的最後遺澤,終於在這一刻,找到了它命定的繼承者!前方的道路,似乎也因此,被照亮了更多。
喜歡星途逆旅:命運的無盡交響請大家收藏:()星途逆旅:命運的無盡交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