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天下太平
字數:2256 加入書籤
十年光陰,如白駒過隙。
紫霞峰下的村落已擴展成繁華的城鎮,青石板路蜿蜒至山腳,兩旁商鋪林立,酒旗招展。清晨的集市上,北境來的牧民牽著犛牛販賣皮毛,南疆的藥農擺開晾曬的草藥,東海的漁民剛卸下滿筐銀鱗,孩童們提著竹籃穿梭其間,為家人打一壺新釀的米酒——他們的臉上,早已不見當年戰亂的陰霾,隻剩尋常日子的鮮活。
鎮月碑遺址旁,那株當年的新芽已長成合抱粗的古鬆,樹下常圍坐著幾位白發老者,或是紫氣門的老弟子,或是西漠的歸民,手裏搖著蒲扇,講著十年前那場蕩氣回腸的大戰。
“要說當年啊,趙盟主一劍劈斷血屠的胳膊,那紫金色的劍光,在三十裏外都能看見!”獨臂的石敢如今已是北境強者,回鄉省親時總被孩子們圍著,他拍著斷肢處的銀甲,語氣裏滿是自豪。
“還是付仙子的天絲厲害,”旁邊一位曾被困黑風穀的西漠老者搖頭,“若不是她用銀絲護住星髓,哪有後來的紫氣盟?我家小子現在就在天工學堂學手藝,說要像付仙子一樣,織出能護人的銀絲呢!”
孩子們聽得入迷,忽有清脆的銅鈴響,一輛裝飾簡樸的馬車從鎮口駛來,趕車的是位青衫修士,正是柳乘風的弟子。車簾掀開,趙不凡與付亞麗並肩坐於其內,十年歲月未在他們臉上留下太多痕跡,隻是趙不凡鬢角多了幾縷銀絲,付亞麗眼角添了些許溫和的細紋。
“今年的秋汛,玄水閣那邊說已加固了堤壩?”趙不凡望著窗外嬉鬧的孩童,聲音裏帶著暖意。
“水閣主親自去了南河,”付亞麗指尖繞著一縷銀絲,那銀絲如今更像尋常的繡線,“她說比十年前的規模小了三成,有驚無險。倒是東海的新船塢,炎嘯又派人送來圖紙,說想造能遠航的大船,去看看海外的島嶼。”
趙不凡失笑:“那老小子,十年了還是改不了急性子。不過……讓孩子們看看更廣闊的天地也好。”
馬車行至白玉碑前停下。碑上的名字已被歲月磨得溫潤,新增的不再是犧牲者,而是各域的善舉——“張老丈捐糧百石”“李寡婦收養孤兒五人”“少年阿竹勇救落水者”……趙不凡親手將今日集市上聽聞的“王木匠為貧者修屋”刻在碑側,動作虔誠如十年前守護星髓。
“你看這裏,”付亞麗指向碑頂,那裏不知何時被鳥兒銜來一顆種子,竟在石縫中長出一株紫色的小花,“連草木都知道,這裏是安寧的地方。”
正說著,遠處傳來朗朗書聲。紫氣盟興辦的“天下學堂”裏,數百名各族學童齊聲誦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先生站在講台上,是當年雷音寺幸存的小和尚,如今已褪去僧袍,卻依舊帶著慈悲的笑意。
學堂外的演武場,紫靈正教孩子們基礎的吐納術,她的天絲不再用於戰鬥,而是化作彩帶,在孩子們頭頂飛舞,引來陣陣歡呼。不遠處,幾位來自九魔盟舊地的少年,正與紫氣門弟子切磋劍法,招式間隻有切磋的認真,沒有往昔的敵意。
“聽說了嗎?前幾日寒獄門舊址那邊,挖出了當年藏的冰魄珠,孩子們竟把它捐給了學堂,說要做成教具,讓大家看看魔功與正道的區別。”付亞麗輕聲道,眼中閃著淚光。
趙不凡望著那株石縫中的紫花,心中一片澄澈。他曾以為天下太平是疆土無虞,是魔修絕跡,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太平,是孩童能安心讀書,是老者能安享晚年,是昔日仇敵的後代能並肩歡笑,是每一個人都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更好。
暮色降臨時,鎮口的燈塔亮起,與東海的航標遙相呼應。這盞燈不再是為防備魔修,而是為晚歸的旅人照亮前路。趙不凡與付亞麗沿著石板路緩步返回紫霞峰,身後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天幹物燥,小心火燭——”
聲音穿過街巷,穿過學堂,穿過白玉碑,在寂靜的夜空裏悠遠綿長。
山巔的議事廳早已改作藏書樓,書架上擺滿了十年間編纂的農書、醫典、匠術圖譜,最上層放著一卷泛黃的《紫氣盟誌》,扉頁上寫著:“所謂正道,非劍指蒼穹,乃心懷蒼生;所謂太平,非萬籟俱寂,乃生生不息。”
趙不凡翻開書頁,指尖落在最後一句,那是他昨夜剛添上的:
“天下太平,在你我掌心,在來日方長。”
窗外,月光灑在古鬆上,風吹過枝葉,沙沙作響,像一首唱了千年的歌謠,溫柔地擁抱著這片短暫安寧的土地。
喜歡主角天下請大家收藏:()主角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