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字數:3629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正月初一,康五哥是早上八點多起來的,奶奶把昨天的剩菜剩飯熱了一下,康五哥和奶奶吃完早飯。
    “奶奶,這剩菜剩飯就吃這一頓得了,剩下的都倒掉吧,”康五哥說。
    這一到過年,每頓飯菜做的多,一頓吃不完,接下來就開始吃剩菜剩飯,倒掉還可惜,吃吧還不好吃了,沒辦法。
    “吃完飯你就走吧,就不要管這些剩菜剩飯了,”奶奶說。
    吃完早飯,康五哥幫助奶奶收拾收拾就出發了。
    他來到了了屯子後麵是縣道上,一個等車的人都沒有,康五哥想,可能今天沒有公交車吧,於是他向著縣裏的方向走去。
    走了一會,康五哥見左右都沒有人,就從空間裏把貨車放了出來,開著車向著縣裏開去。
    到了縣城,已經是十一點多了,康五哥找個僻靜的地方把貨車收入空間裏,開始走著回家了。
    到了家裏,老媽和大姐在看電視,看見康五哥回來了,老媽說:“小五,怎麽今天就回來了,我還以為你的初三能回來呢?”
    “我奶讓我回來的,我三個姑姑天天去看我奶,沒事的,”康五哥說,“我爸今天去值班了?”
    “是的,晚上也在單位,明天早上才能回來。”老媽說。
    初二,康五哥把空間裏剩下的煙都給李靖宇和武興華送了過去,然後他跟父母說,他要出去辦事,初三早上,康五哥就去了火車站,買完票後就上了火車。
    到了春城,康五哥緊接著買了去藍島的火車票,這次臥鋪票就不緊張了,康五哥買的是普通硬臥,上了車後,康五哥發現臥鋪車廂沒有多少人,整個車廂還不到一半人。
    康五哥的鋪位是下鋪,和他同一個鋪空的還有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人。
    康五哥發現這趟列車上的乘務人員都是春城的,聽口音就是東北的。
    對麵鋪位的那個男人主動和康五哥攀談起來,原來這個男人在春城工作,年前由於工作太忙,等忙完工作已經是除夕了,就沒有回去,所以現在才回老家看望父母。
    “年輕人,你去藍島做什麽?”男人問。
    “我去看望親戚。”康五哥說,“叔叔,藍島有什麽特產?”
    “特產呀,那可多了?”男人說,“最有名氣的當屬藍島啤酒了,還有膠州大白菜、嶗山綠茶、馬家溝芹菜、靈山島海參、膠州灣蛤蜊、海青綠茶、黃島藍莓、金鉤海米等。”
    康五哥一聽金鉤海米,眼睛馬上就亮了,這可是好東西呀,冬天燉酸菜時,放上一把金鉤海米,那酸菜就特別鮮美了。
    “叔叔,金鉤海米貴不貴呀?”康五哥問。
    “應該不貴吧,我這些年不常在家,也不知道價格了。”男人說,“對了,萊蕪和安丘的生薑也是比較出名的。”
    康五哥記得餘縣的生薑好像很貴的,大概在四五塊錢一斤,如果這邊便宜的話,也可以倒騰一批回去,讓劉梅去銷售,這樣就能用掙來的錢扶養那幾個孤兒了。
    康五哥坐了兩宿一天的火車,終於到了藍島。
    康五哥出了火車站直接就去了徐家莊。
    到了地方,康五哥找到了大哥和二哥,原來他們姓徐,徐家莊以徐姓人居多。
    “小老弟,這大過年的怎麽來了?”徐大哥問。
    “這不是沒有貨了嗎?”康五哥說,“徐大哥,現在有貨嗎?”
    “有,不但有,還很多呢。”徐大哥說,“這不是過年嗎,海上沒有平時那麽緊,所以這時的貨比平時多一些,而拉貨的人還少,總得等到過了正月十五以後來拉貨的人才能多起來的,現在的煙價比年前便宜二十塊錢,你能拉多少?”
    “一千箱吧,但是得分兩次拉。”康五哥說。
    “行,那就裝車吧。”徐大哥說。
    等裝完車後,康五哥把這五百箱的煙錢給了徐大哥後說:“晚上十點鍾我再來拉五百箱。”
    “行,我就在庫房等著你。”徐大哥說。
    康五哥開著車又去了上次買海鮮的那個小碼頭,到了地方,他把車上的煙都收入空間裏就去了碼頭。
    康五哥發現碼頭上有很多的船,也沒有幾個人,他就問了一個人這些船怎麽都沒有出海呀。
    “現在市裏麵的飯店都還沒有營業呢,海鮮市場也沒有營業,所以,這些船就沒有出海。”那人回答說。
    “大哥,咱們這裏有金鉤海米賣嗎?”康五哥問。
    “你說是小海米吧,我們莊子有一家專門做這個的,你能買多少?”那個人問康五哥。
    “如果質量好的話,我買個一二百斤。”康五哥說。
    “那你跟我來吧。”那人說完就在前麵領路向著莊子走去。
    “大哥,我開車來的,我的車在公路上,咱們開車去你們莊子。”康五哥說。
    “行,那就更好了。”那個人說。
    路上,康五哥得知這人姓王,叫王大海,他們莊子叫王家莊。
    康五哥開著車走了有一公裏的路程就到了王家莊,王大海帶著康五哥來到一個大院子外,說:“這是我二叔家,他家就是做海米的,走吧,進院看看吧。
    這個院子很大,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漢從屋裏出來說:“大海來了,有客人呢。”
    “二叔,這個人要買海米,我就帶他來你家看看,”王大海說,“我二叔是我們莊子裏製作海米的能手。”
    “二叔好,”康五哥向老漢問好。
    “來吧,都在西麵的房子裏呢。”老漢說完就帶康五哥和王大海進了西麵的房子。
    康五哥進了屋裏,看見靠牆有一排的木頭架子,上麵用竹筐裝滿了海米,有三種規格,大、中、小。
    康五哥每個品種都用手摸了摸,還很幹,一點都不潮,又嚐了嚐,味道也非常好,一看就是靠晾曬成的,不是用烘幹機烘幹的。
    “二叔,這三種都多少錢一斤?”康五哥問。
    “小的是四毛錢一斤,稍微大點的是六毛錢一斤,最大的也叫金鉤海米九毛錢一斤。”老漢說。
    喜歡平庸的人逆襲了請大家收藏:()平庸的人逆襲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