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初探石族的洞穴聚居地
字數:2476 加入書籤
晨霧剛把石族領地的山路染成淡灰,林野就跟著阿岩、阿霧往石族洞穴走——按兩族盟約,霧散日前要熟悉石族的聚居地,方便後續物資轉運和老弱安置,更重要的是,阿岩說洞穴深處藏著與“岩石信仰”相關的刻痕,或許和霧穀石像有關聯。
山路比想象中好走,石族族人用石塊鋪了簡易台階,台階旁插著刻有岩石紋的木牌,指引方向。“石……族,花……三……個……月,鋪……的,老……人……走……不……滑。”阿岩指著台階,語氣裏滿是驕傲。沿途的岩壁上,每隔幾步就有鑿刻的小凹槽,裏麵放著點燃的火把,驅散了山林的潮氣。
走了約莫半個時辰,前方出現一道巨大的石門——石門由兩塊一人高的青岩石組成,表麵刻著繁複的岩石紋路,紋路中央是個圓形凹槽,和“霧引信物”的銅盤大小相似。阿岩走上前,用手掌按住凹槽,石門緩緩向兩側打開,露出黑漆漆的洞穴入口,洞口飄出淡淡的岩香。
“這……門,石……族……祖……輩,鑿……的,隻……有……石……族……人,能……開。”阿岩解釋道。林野湊近凹槽摸了摸,內壁光滑,殘留著淡淡的體溫,顯然每天都有人觸碰。阿霧好奇地伸手按了按,石門紋絲不動,惹得石族族人笑了起來。
走進洞穴,眼前豁然開朗——洞穴分三層,底層是聚居區,中間鋪著幹草,擺著十幾張石床,石床旁放著藤編筐和石製工具;中層是儲物區,整齊碼放著“霧核石”、鐵石和曬幹的野果,每堆物資旁都插著木牌,標注著種類和數量;頂層是“祭祀區”,中央立著一塊三人高的黑色岩石,岩石上刻著石族的“岩石神”圖案,周圍擺著打磨光滑的鵝卵石。
“這……是……石……族……的‘岩……神……祭……台’。”阿岩帶著林野走上頂層,指著黑色岩石上的刻痕,“祖……輩……說,岩……神……來……自……霧……穀,石……像……是……岩……神……的‘守……門……人’。”
林野心裏一震——刻痕上的“岩石神”,額頭突出,麵無表情,竟和霧穀石像、石麵人的輪廓一模一樣!隻是“岩石神”的胸前,刻著一道圓形紋路,和“霧引信物”的銅盤完全吻合。“這……和……霧……穀……石……像,是……同……一……個?”林野指著刻痕,聲音裏滿是驚訝。
阿岩點頭,從祭台旁的石盒裏拿出一塊陳舊的獸皮:“這……是……石……族……的‘岩……經’,畫……著……岩……神……站……在……石……像……旁,手……裏……舉……著……銅……盤,霧……就……散……了。”獸皮上的圖案雖模糊,卻能看清關鍵——“岩石神”舉著的銅盤,正是完整的“霧引信物”!
底層的石族老人們見林野來,紛紛圍上來,遞上烤好的岩石粉餅和泉水。一位頭發花白的石族老人指著自己的膝蓋,又指了指黑色岩石:“岩……神,護……腿,不……疼。”阿霧翻譯道:“老……人……說,拜……岩……神,腿……不……痛,石……族……人,都……信。”
上午,林野跟著阿岩參觀洞穴的“秘密區域”——在祭祀區的後方,有一條狹窄的通道,通道盡頭是個天然的石廳,石廳中央有個泉眼,泉水清澈,旁邊擺著幾塊泛著藍光的“霧和石”。“這……是……石……族……的‘靈……泉’,水……甜,能……養……霧……核……石。”阿岩掬起一捧水,遞給林野,“喝……了,明……天,扛……霧……重,更……有……力。”
林野喝了一口,泉水清涼甘甜,胃裏暖暖的,之前因演練留下的疲憊都輕了些。石廳的岩壁上,刻著更多與“岩石神”相關的圖案,其中一幅畫著“岩石神”把“霧核石”嵌入石像的凹槽,石像發光後,“岩石神”的身影漸漸變淡,融入霧氣中——像極了“霧引者”的結局。
中午,石族用靈泉水煮了野菜粥,還烤了野兔肉招待林野和阿霧。阿岩舉著陶碗,對洞穴裏的石族族人說:“林……是……霧……引……者,幫……我……們……找……水,找……礦,明……天,幫……岩……神……散……霧,我……們……要……全……力……幫……他!”族人們紛紛點頭,舉起陶碗,喊著“幫!幫!”
太陽快落山時,林野要回去了。阿岩從靈泉旁搬起一塊籃球大的“霧核石”,遞給林野:“這……是……靈……泉……養……的‘靈……核……石’,能……幫……信……物……發……更……亮……的……光。”林野接過礦石,石麵泛著濃鬱的藍綠光,比之前采的礦石更純。
回去的路上,林野心裏滿是震撼——石族洞穴的刻痕和“岩經”,證明霧穀石像、“岩石神”、“霧引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明天激活信物時,或許不僅能解開“霧之詛咒”,還能揭開“岩石神”的真相。
回到避難所,雄鹿湊過來蹭林野的手。林野坐在二樓的鹿皮上,把“靈核石”放在“霧引信物”旁,心裏盤算著:明天帶著“靈核石”去霧穀,若普通礦石能量不足,就用它;石族的刻痕是重要線索,霧散後要再來石族洞穴,仔細研究“岩經”。
月光照在“靈核石”上,藍綠光映亮了儲物閣。林野知道,明天的霧穀之行,不僅關乎“霧之詛咒”,更關乎整個島嶼的秘密——他已經準備好了!
喜歡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請大家收藏:()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