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授針
字數:3165 加入書籤
“猶豫什麽?” 孫行空的的聲音在蕭墨耳邊響起。“七星續命針的第一針‘天樞’,講究‘意到氣到,氣隨針走’,你這手抖得像篩糠,是怕紮壞了這堆銅皮?”
蕭墨深吸一口氣,丹田內的氣感順著《導氣訣》的脈絡緩緩上浮。禦氣境的內勁如溫水漫過四肢,他凝視著銅人頭頂的穴位,腦海中浮現出《七星針譜》的圖譜 —— 北鬥七星的排列化作七枚銀針的走向,第一枚 “天樞” 對應天璿星,需斜刺三分,針尖指向眉心。
“嗡 ——”
紫銅針突然發出輕顫,針尖泛出淡金色的氣暈。這是他將玄陽針的陽熱之氣與自身領悟的八極勁以及孫行空教的太極勁,融合後的效果,針尖在陽光下劃出一道微不可察的弧線,恰好落在 “百會穴” 旁的斜角上。
“角度對了,但力道太剛。” 孫行空緩步上前,枯瘦的手指搭上蕭墨手腕,“續命針不是八極拳,不需要‘崩勁’的爆發力。你想想,病人若是氣若遊絲,你這一針下去,氣感衝得他經脈衝裂,不是救命,是索命。”
孫行空枯瘦的手指搭上蕭墨手腕時,蕭墨隻覺一股綿柔卻渾厚的氣感順著經脈遊走,將他過於剛猛的八極勁層層化解。
老人手腕輕旋,紫銅針在他指間如活物般顫動,針尖泛著的淡金光暈竟緩緩轉為溫潤的玉色。“看好了。” 孫行空低喝一聲,手腕翻轉間,銀針已斜刺入銅人百會穴旁的天樞位。
針尖沒入三分時,他突然以指代筆,在空氣中虛畫北鬥軌跡,蕭墨清晰看到七道氣絲如流星般墜入銅人穴位,與銀針的氣暈交織成璀璨的星圖。“七星續命針,首重‘調和’。”
孫行空的聲音帶著氣勁的震顫,“天樞針引陽氣入腦,需如春雨潤田,過剛則傷神,過柔則無力。你試著將八極的崩勁藏於太極的黏勁之下,氣走丹田時先繞三圈,再順督脈上行。”
蕭墨依言沉腰坐胯,丹田氣感如旋渦般轉動。他刻意放緩氣勁流轉的速度,想象氣絲在經脈中蜿蜒如蛇,行至天突穴時突然以八極拳的寸勁猛然提速 —— 針尖在銅人皮膚上輕輕一點,竟彈出三圈漣漪狀的氣暈。“還差火候。”
孫行空屈指一彈,一枚銀針精準落在蕭墨手背的合穀穴,“氣勁轉折太刻意,就像水往高處流,要自然而然。當年我師父教我時,讓我對著溪流練了三個月,看水珠如何繞石而過。”
衛星璿端來一盆清水放在銅人旁,水麵倒映著兩人施針的身影。孫行空撚起銀針蘸了蘸水,針尖垂落時,水珠竟順著針身盤旋而上,在針尖凝成晶瑩的水珠而不滴落。
“醫者之手,既要能開碑裂石,也要能拈花不顫。” 老人手腕輕抖,水珠順著銀針注入銅人天樞穴,“這滴水中有我的氣,你試著用針將它從穴位裏引出來。”
蕭墨屏息凝神,禦氣境的感知如蛛網般鋪開。他能 “看” 到那滴帶著孫行空氣感的水珠在銅人穴位中浮沉,像顆不安分的琉璃珠。
當他的銀針觸及水珠時,水珠突然炸開,化作七道水絲竄向其他穴位。“不好!” 蕭墨驚呼著追針,卻見孫行空早已撚針等候,七枚銀針如北鬥列陣,恰好將水絲一一鎖住。
水珠在針尾凝結成珠,折射著後堂的燭光,宛如七顆微型星辰。“這便是七星針的‘鎖氣’之法。”
孫行空收回銀針,水珠竟順著針尾倒流回水盆,“病人的生機就像這水珠,稍縱即逝,既要鎖住,又不能捏碎。”蕭墨望著水盆中蕩漾的漣漪,回顧著之前學習的兩種針法,似乎有了明悟,瞬間玄陽巨闕針法和玄陰凝元針法同時進入熟練境界。
孫行空眼中露出異色“去吧。” 孫行空揮揮手,“用那盆清水練,啥時候能讓水珠在針尾跳北鬥舞,第一針就算成了。”
蕭墨躬身行禮,衛星璿站在一旁嘴角噙著淺淺的笑意:“師兄的氣勢,比剛剛又渾厚了些。”自從進入了識氣境她就能看到氣了,剛剛孫行空講解的時候,她能感覺到蕭墨的氣再次渾厚了一些。“是師父教得好。”
蕭墨謙虛的回答道。後堂的日光漸漸西斜,銅人身上的銀針換了一輪又一輪。這次他沒有嚐試引動賞善罰惡值來學習,而是靠著自己的悟性。
當最後一縷陽光透過窗欞,蕭墨終於讓一滴水珠在針尾轉出半圈北鬥軌跡。孫行空撚須而笑,“好好好,真的很不錯。
小墨你現在憑借手中的紫電針以及這‘七星續命針’的第一針已經可以救治許多的病患了。
“現在為師便傳你第二針‘天璿’,記住,針是醫者的手,心才是醫者的眼。”孫行空撚起第二枚紫銅針,針尖在燭光下泛著幽藍,正是七星續命針的 “天璿” 針。“天璿主‘通’,”
老人屈指輕彈針尾,銀針發出清越的鳴響,“通什麽?通經絡淤塞,通氣血凝滯。你看這針尾的紋路 ——”
他將銀針遞到蕭墨眼前,針柄上竟刻著細密的螺旋紋,“施針時需順時針撚轉,每轉半圈,氣感便深透一分,如水流過卵石,需得繞開障礙,而非硬衝。”
蕭墨接過銀針,指尖觸到螺旋紋時,丹田內的氣感竟順著紋路微微旋轉。他想起孫行空說的 “心是醫者的眼”,閉上眼,腦海中浮現出《經絡圖》裏 “手少陽三焦經” 的走向 —— 天璿針需刺入 “翳風穴”,此穴連通耳後與肩頸,最忌蠻力。“試試。”
孫行空退到一旁,示意他對銅人施針。蕭墨凝神定氣,針尖對準銅人耳後的凹陷。禦氣境的氣感如細線般纏繞針身,他刻意放緩速度,讓針尖順著螺旋紋自然下沉。
當針尾沒入半寸時,他依言順時針撚轉,卻覺一股阻力從銅人 “穴位” 中傳來,氣感在皮下滯澀如泥。“不對。” 孫行空突然開口,枯瘦的手指點向蕭墨腕脈,“你的氣太‘直’,像八極拳的崩勁,卻忘了太極的‘黏’。
三焦經如網狀分布,哪有直來直去的道理?”
喜歡代天賞罰請大家收藏:()代天賞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