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大賽

字數:3218   加入書籤

A+A-


    九點整,國際算法邀請賽的開幕式在江都大學體育館準時開始。聚光燈下,來自國內外三十多所高校的選手依次入場,深藍色的參賽服在燈光下泛著整齊的光澤。
    蕭墨坐在靠後的位置,身旁的周教授低聲叮囑:“別緊張,最後兩道壓軸題難度極大,能做出第一 問 就算成功。”蕭墨微微點頭,目光掃過賽場大屏。
    屏幕上滾動著參賽院校的名單,從麻省理工到劍橋,再到國內的清北複交,個個都是算法領域的強校。
    前排傳來細碎的議論聲,幾個金發碧眼的外國選手正用流利的中文交流,語氣裏帶著幾分輕視:“聽說東道主的種子選手半年沒來上課,不知道是靠什麽混進來的。”
    周教授的臉色沉了沉,剛要開口,卻被蕭墨按住手腕。“比賽見真章。” 蕭墨的聲音平靜無波,目光已落在了前方的答題係統終端上。
    九點半,比賽正式開始。四十道題目瞬間出現在終端屏幕上,從基礎的動態規劃到複雜的圖論優化,難度梯度清晰得如同階梯。
    賽場裏頓時響起鍵盤的敲擊聲,密集得像雨點打在窗欞上。蕭墨沒有急於動手,而是花五分鍾快速瀏覽完全部題目。
    賞善罰惡令強化後的思維如同高速運轉的處理器,題目中的關鍵信息、隱藏條件、可能的陷阱在他腦海中自動分類標注。
    當看到最後兩道壓軸題時,他的嘴角微微勾起 —— 正是周教授課前講過的旅行商問題變種,隻是約束條件更複雜,要求在多項式時間內完成三維坐標下的路徑優化。
    “開始吧。” 蕭墨深吸一口氣,指尖落在鍵盤上。第一道題是經典的最長公共子序列優化,他幾乎沒停頓,手指翻飛間便敲出了基於滾動數組的解法,時間複雜度從 o (n2) 優化至 o (n)。
    提交後不到十秒,屏幕上便彈出 “aepted” 的綠色提示。周圍的選手還在為第一題皺眉時,蕭墨已經開始攻克第十題。
    這是一道關於貪心算法的區間覆蓋問題,他創新性地引入了線段樹輔助判斷,將原本需要排序的步驟壓縮至常數時間。
    鍵盤聲清脆連貫,仿佛不是在解題,而是在演奏一首邏輯的樂章。周教授坐在評委席,看著後台實時刷新的成績榜單,眼中難掩驚歎。
    蕭墨的名次以驚人的速度攀升,每道題的提交時間都比第二名快近一半,而且正確率始終保持 100。“這孩子…… 解題思路完全跳脫了常規框架。”
    他身旁的清華教授推了推眼鏡,語氣裏滿是不可思議,“你看這道幾何題,他竟然用複數運算代替了傳統的坐標變換,運算量直接減少三分之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賽場裏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不少選手額頭滲出細汗,對著屏幕上的難題抓耳撓腮。蕭墨卻依舊從容,當他開始攻克倒數第二道壓軸題時,大部分選手才剛完成一半的題目。
    這道題要求在十億級數據量下實現快速排序的並行優化,常規解法極易出現內存溢出。蕭墨指尖懸在鍵盤上,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三種可能的方案:基於桶排序的分片處理、利用 gpu 加速的歸並算法、基於概率統計的基數排序變種。
    他迅速排除前兩種 —— 桶排序在數據分布不均時效率驟降,gpu 加速則受限於比賽終端的硬件配置。“就用基數排序結合哈希分片。”
    蕭墨眼神一亮,手指再次飛舞。他創新性地引入動態哈希表,將數據按高位特征實時分片,再對每個分片進行基數排序,完美避開了內存瓶頸。
    代碼寫完的瞬間,他甚至還加了一段自適應調整分片大小的邏輯,確保在不同數據分布下都能保持最優效率。“提交。”
    隨著回車鍵按下,屏幕上很快跳出綠色提示。此時距離比賽結束還有一個小時,蕭墨成為全場第一個攻克倒數第二題的選手。
    賽場裏響起一陣低低的驚呼,連一直鎮定的外國選手都忍不住回頭張望。最後一道壓軸題,正是三維旅行商問題。題目要求在一百個三維坐標點中找到最短路徑,且必須滿足路徑經過指定的五個 “關鍵點”。
    常規的動態規劃解法在此題麵前完全失效,時間複雜度會飆升至 o (n2?2?),根本無法在規定時間內運行。蕭墨盯著屏幕上的三維坐標圖,指尖輕輕敲擊桌麵。
    賞善罰惡令帶來的空間感知能力在此刻悄然生效,那些散落的坐標點在他腦海中仿佛化作了立體的星圖,關鍵點之間的潛在路徑如同發光的絲線般浮現。
    “可以用近似算法結合模擬退火。” 他很快理清思路。先通過最小生成樹獲取路徑下界,再用 2opt 局部搜索優化初始路徑,最後引入模擬退火算法跳出局部最優解。
    為了滿足關鍵點約束,他特意在算法中加入了 “強製跳轉” 機製,確保路徑必須經過指定節點的同時,盡可能減少繞路損耗。
    代碼一行行成型,邏輯嚴謹得如同精密的鍾表齒輪。當最後一個分號敲下時,比賽時間還剩十分鍾。
    蕭墨檢查了一遍邊界條件,點擊提交 —— 屏幕上先是跳出 “running” 的提示,幾秒鍾後,綠色的 “aepted” 驟然亮起,旁邊還附帶了係統自動評估的優化評分:99.7 分,接近理論最優解!全場嘩然。
    評委席上的教授們紛紛起身,圍到後台屏幕前查看蕭墨的解題代碼。周教授激動得滿臉通紅,緊緊握住身旁教授的手:“看到了嗎?他在模擬退火裏加入了自適應溫度係數!這是連論文裏都沒提出過的創新!”
    比賽結束的鈴聲響起時,蕭墨的成績遙遙領先 —— 四十題全對,其中六道題的解法被係統標記為 “最優創新解法”。當主持人念出 “冠軍:江都大學,蕭墨” 時,聚光燈瞬間打在他身上,全場掌聲雷動。
    喜歡代天賞罰請大家收藏:()代天賞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