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自不敢有半分懈怠

字數:5911   加入書籤

A+A-


    初時顧飛曾竭力勸阻那人,言明雙方無冤無仇,實不必鬧到如此地步。
    奈何徒勞無功。
    那人固執己見,一心篤信心中執念。
    事已至此,怨不得旁人,隻怪恒王自食其果。
    待平息,顧飛返回天啟城。蕭熊觀其神色便知事已了結,微微頷首未再多言。雖不願見這般結局,卻也明白錯不在顧飛。
    他已知曉事情始末,真正鑄成大錯的是恒王。而今恒王已為其所作所為付出代價,這便足夠了。
    正是眾人期盼的結局。
    羽化真仙聞訊匆忙趕來。他原不知顧飛獨自尋恒王之事,若早知曉,定不會允其孤身犯險——他深知恒王功力高強且狡詐多端,稍有不慎便恐生變。
    所幸眼見顧飛安然歸來,終是鬆了口氣。
    既知恒王來犯,為何不告知於我?這般孤身赴險,若有不測該如何是好!言語間難掩責備之意。如今二人情誼日篤,早非當年主從之誼。共同曆經生死後,反倒這般直言相諫更顯親近。
    羽化真仙確是真心憂慮顧飛安危,恐其重蹈覆轍——畢竟前次便著了恒王之道。
    不必憂心,我去時恒王已負重傷,正是趁此良機了結此事。如今禍首已除,這場劫難總算徹底平息。
    望著羽化真仙憂心忡忡的神情,顧飛連忙解釋起來。
    倘若恒王未受損傷處於全盛狀態,顧飛絕不會貿然出手。
    他必定會精心籌備,確保萬無一失。
    然而眼下的情形卻截然不同——
    那家夥身負重傷,此乃天賜良機。若先通知羽化真仙,恐怕會錯失擒拿恒王的最佳時機。
    顧飛當機立斷,認定鏟除恒王才是當務之急。
    羽化真仙聽罷,雖感無奈卻無言以對。
    這番說辭確實在理,令他難以反駁。
    下次遇險定要與我同行,斷不可再獨自涉險。
    羽化真仙輕歎一聲,鄭重叮囑道。
    顧飛連連頷首應允,這才讓對方麵色稍霽。
    此番行動總算解除了他們長久以來的心頭大患。
    昔日恒王尚在時,眾人始終提心吊膽。
    他們都明白,那個睚眥必報的家夥絕不會善罷甘休。
    如今壓在胸口的巨石終於卸下。
    恒王已死。
    但眾人仍需留守天啟城。
    此前為求城主蕭熊相助恢複實力,顧飛早已立約鎮守此地。
    時機已至,顧飛即將履行530之約。
    蕭熊獨自留守天啟城,心中仍存疑慮。他無法確定顧飛與羽化真仙是否會信守承諾。雖然二人已應允留下,但背信棄義之事並非不可能。若他們陽奉陰違,暗中另有所圖,局麵將變得異常棘手。因此,蕭熊始終在等待二人表明立場。
    而顧飛與羽化真仙雖未明言,行動卻已昭示心跡。他們始終駐守城中,絕口不提離去之意。見此情形,蕭熊終於放下心來。按理說,恒王之事已了,二人修為盡複,若有去意,早該啟程。既然至今未走,足見其去留之誌。
    此後天啟城確遇。畢竟雄城矗立,難免遭人覬覦。顧飛二人皆傾力相助,助蕭熊化解危機。
    先前顧飛誅殺恒王之事,早已傳遍四方。此事無可遮掩,何況顧飛本就不欲掩飾。在他看來,真正理虧之人當屬恒王。每逢問及此事,他必詳述始末:初不識恒王,是對方先行挑釁,揚言取命,更令己身受創,方才出手誅之。
    恒王威名遠播,隻因修為高絕。曾有不少拜其門下,然其獨來獨往,終未收徒。自眾人聽聞顧飛輕取恒王性命,其名遂廣為流傳。
    了解到顧飛的實力確實非同凡響,許多人都萌生了拜他為師的念頭。
    ......
    先前那位恒王的實力已經相當驚人,而顧飛的能耐恐怕更在恒王之上,否則他怎會有能力擊敗恒王?
    沒錯,聽聞顧飛在劍術上造詣極深,若能拜他為師,我們的實力必定能突飛猛進!
    有人對顧飛的實力表示認可,並開始憧憬能成為他的。
    隻是不知道他是否願意收徒?像他們這樣的強者,想必不會輕易接納徒弟吧!
    但也有人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認為實力超群之人多半不願隨意收徒,即便願意,條件也必定極為嚴苛。
    因此,他們心中不禁有些猶豫,覺得自己與對方的差距或許太遠。
    有什麽可擔心的?雖然難度不小,但也不能輕易放棄!
    我也覺得,顧飛從未明確表示不願收徒,隻要他沒拒絕,或許他內心也想將自己的武學傳承下去呢?
    無論如何都值得一試,失敗了就當沒這回事,成功了豈不是多了一位強悍的師父?
    光是想想就讓人心動,這樣的機會不容錯過。盡管失敗的可能性很高,但他們仍認為值得嚐試。
    於是,眾多武者紛紛前去尋找顧飛,希望能拜入他的門下。
    顧飛完全沒想到自己的名聲會因此傳開,更沒料到會引來這麽多人的關注。
    起初,有人找到顧飛,直言想成為他的徒弟,他一時有些錯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從未表示要收徒,你怎麽突然跑來說要當我的?
    顧飛從不曾對外提及收徒一事,雖對此並不抗拒,甚至頗有興致收幾個。然而這個消息他從未與人分享,眼前之人又怎會知曉他有意收徒?
    我聽聞您武藝超群,一心渴望成為您這般強者,便鬥膽前來碰運氣,並不確定您是否願意收我為徒...那人局促地解釋道。
    顯然,他沒料到顧飛會如此直截了當地發問。此刻他的回答也顯得底氣不足,不確定這番言辭是否得體,更擔心會惹得顧飛不悅。
    原來如此。我確實不反對收徒,既然你有此心意,不妨一試。顧飛說道。若要收徒,他絕非草率之人,自然對有著嚴苛要求——實力、天賦、品性缺一不可。若各方麵都符合要求,多收個徒弟倒也無妨。
    然而幾番過招後,顧飛便斷定此人並非良才。抱歉,你達不到我的要求。他直截了當地回絕道。
    那武者聞言心如刀絞。千裏迢迢趕來拜師,滿懷期待卻隻換來簡短的交手和幹脆的拒絕。求您再給次機會!我雖實力不濟,但定當勤學苦練,任何要求我都願意遵從!他不甘地哀求道。
    他仍不願放棄,始終堅信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於是緊跟在顧飛身後反複強調自己肯下苦功。或許資質,天分有限,但勝在勤奮刻苦。隻要顧飛開口,無論多嚴苛的要求,他都會拚盡全力去達成。
    你弄錯了,我並非因實力不足而拒絕收徒。顧飛停下腳步解釋道,是你的天賦與我的路數不合。若強行跟隨於我,反倒會誤了你的前程。另尋明師才是正理,我實在擔不起這個責任。
    方才交手時顧飛便已察覺,此人確實不適合承襲自己的武學。若固執己見非要拜師,不過是徒勞無功罷了。
    這番話讓那位武者困惑不已,但顧飛已然決絕地轉身離去。再多的懇求都無濟於事,他隻能黯然離去。不過顧飛的話語至少讓他明白,這並非能力問題,而是機緣未到。
    421無比煩擾
    原以為此事就此了結,誰知前來拜師的人竟絡繹不絕。起初顧飛還認真對待,仔細考量每位求學者是否適合。畢竟收徒事關重大,既不能輕率答應,也不好隨意回絕。
    若遇到真正契合的苗子,顧飛倒也願意傾囊相授——他本就存了收徒的念頭。隻是連日來登門者雖多,卻始終未遇良材。
    情況變得相當棘手,顧飛原本另有要務在身,卻被徒弟攪得不得不全神貫注處理此事。這令他頗為煩躁,事態發展完全偏離了他的預期。
    當羽化真仙前來尋他時,顧飛忍不住吐露了近日的困擾:近來門庭若市,各路人士慕名而來欲拜師學藝,想必讓你應接不暇了吧?羽化真仙尚不知此事已成顧飛心頭大患,反以為他樂在其中,言語間盡是打趣之意。畢竟能得眾人認可,對修士而言本是值得欣喜之事。
    不料此話正中顧飛痛處,他長歎道:豈止應接不暇?簡直手足無措。近日來訪者絡繹不絕,我本有諸多要事待辦,實在不願為此耗費心神。他愁眉不展地坦言心跡,顯然不願將精力盡數投入收徒之事。天啟城中尚有許多更重要的事務等著他處理,怎可終日周旋於此?
    看來你對此事頗為抵觸。若實在無意收徒,不妨昭告天下斷絕眾人念想。羽化真仙聞言著實詫異,未料顧飛竟如此抗拒。他提議不如幹脆明確表態,讓那些覬覦之徒徹底死心。
    顧飛卻微微搖頭。他並非完全無意收徒,隻是希望精挑細選資質出眾者收入門下。這個中曲折,顯然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顧飛向來樂意接見有意拜師之人,但篩選過程遠比預想中複雜。前來求師的們竟無一人符合要求,這令他不得不耗費大量精力。
    若能收兩三個徒弟傳承力量,本是樁美事。可若始終尋不到合適人選,難免成為心中遺憾。顧飛向羽化真仙坦言心中所想。
    羽化真仙聞言提議:既如此,不妨由我代為篩選。您隻需告知具體要求,我先做初步挑選,最後由您定奪。他清楚自己選出的人未必盡如顧飛之意,特意說明這僅是初選。
    顧飛當即頷首應允:甚好,此事便拜托你了。這般安排確實省去他不少工夫。
    見其答應得這般爽快,羽化真仙忽覺顧飛先前訴苦,或許正是有意要將這差事交予自己,隻是未明言罷了。
    想到這裏,羽化真仙不禁莞爾,卻也未過多糾結此事。他近來確實閑散太久,正該尋些正經事做。替顧飛分擔些事務,倒也算一樁美差。
    此事既定,羽化真仙便傾注心力操辦起來。每位前來拜師的人選,他都親自接見,細細考察其品性。深知顧飛對此要求甚高,他自不敢有半分懈怠。
    天賦資質亦是關鍵。若遇那等根骨平庸之輩,縱使傾囊相授終究徒勞。有些人天生與修道無緣,若強求反害其性命。是以即便心有不忍,羽化真仙仍會直言相拒。
    曆時半月精挑細選,最終擇定三位出眾人選。自覺滿意之餘,他並未貿然做主,而是徑直將三人引至顧飛跟前。
    喜歡全球異變:覺醒法師,天賦無限請大家收藏:()全球異變:覺醒法師,天賦無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