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段氏已繼位大理國君

字數:5529   加入書籤

A+A-


    她快步走到阮星竹身邊:"娘既然來了就該知道,姐夫遲早要離開,我和阿朱姐姐自然要跟著走。難道您真忍心獨自留在小鏡湖?還是說您明知段正淳真麵目,仍要被他蒙騙?"
    "就算在原來的故事裏,他來小鏡湖也不過是為尋歡作樂,何曾真心待您?書上寫著阿朱姐姐是他親生骨肉,可姐姐死在青石橋時他可有半分悲痛?娘最痛苦時他拋下您去找舊情人,可曾管過您死活?"
    這番話像刀子般紮進阮星竹心口。想到書中記載阿朱慘死青石橋的結局,雖然如今一切已改變,她仍然不願再回那個傷心地。
    但蘇遮畢竟是未來女婿——雖然尚未正式成婚,兩個女兒的心意她豈會看不出?這層關係讓她實在難以接受眼下局麵。
    "阿紫,娘明白你的意思,也不會再見那個人。可你也不能這般胡鬧啊。蘇公子畢竟是娘的未來女婿,發生這種事叫娘如何自處?"阮星竹憂心忡忡地說。
    阿紫滿不在乎地撇嘴:"姐夫和娘又沒血緣關係,有什麽不可以?木姐姐是姐夫正妻,秦姐姐不也跟了姐夫?娘您就是想太多!"
    阮星竹聞言一怔,驚訝道:"你說的秦姐姐...莫非是秦紅棉?"
    阿紫輕聲道:"是啊,就是秦紅棉姐姐,還有李青蘿姐姐也對姐夫有意呢!娘親不必再為此煩憂,反正離開這方天地後,誰還會在意這些呢?"她並不知曉,秦紅棉進入洞天其實是木婉清不願與她分離,兩人之間並非阿紫想象的那般。
    阮星竹怔怔望著女兒,眼中滿是驚詫。聽聞李青蘿與秦紅棉都與蘇遮有情,她心中原本堅定的念頭也有些鬆動。她一向優柔寡斷,此刻更是遲疑不決:"可蘇公子他......"
    阿朱看出母親態度軟化,溫言勸道:"娘親,既然已經來到此處,注定要與遮哥哥同行。不如暫且放下此事,順其自然可好?"
    "也罷,就聽阿朱的。"阮星竹輕歎一聲,"為娘也不願回小鏡湖了,就在這裏住下吧。"
    阿朱展顏一笑,取出三冊秘籍遞給母親:"這是遮哥哥特意為您準備的。"
    阿紫也湊過來道:"姐夫說要娘親好好研習這三門武功!"
    阮星竹接過書冊,隻見封麵上寫著《小無相功》《九陰真經》《先天功》。她並未翻閱,徑直遞還阿朱:"娘不喜歡習武,替我還給蘇公子吧。能陪著你們,娘已經很滿足了。"
    阿朱卻不接過,柔聲道:"娘親既知遮哥哥來曆,也該明白他將來可能長生久視。若我們不勤修武學,如何能伴他長久?就算不為遮哥哥,為了我和阿紫,娘親也該好好練功才是。"
    阮星竹沉默良久,終將秘籍鄭重收好:"娘知道了,定會用心修習。"
    姐妹倆相視一笑,此事總算圓滿解決!
    ......
    數日後,小鏡湖之事已了。阿朱選擇留在洞天陪伴母親,蘇遮則帶著鍾靈、李清露、阿紫和梅劍啟程前往少室山。
    距離少林大會召開尚有月餘,李清露與梅劍初次踏足中原,倒也不急於趕路。
    沿途賞景遊玩,直至大會前夕,一行人才從小鏡湖抵達少室山地界。
    山腳客棧內,蘇遮正與眾人在大堂用膳,忽見一襲青衫飄然而入。待看清來人相貌,蘇遮眉梢微揚,眼底掠過幾分笑意。
    那青衫客瞧見蘇遮等人,麵上頓現喜色,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拱手道:"蘇大哥竟也來赴這少林之約?"
    蘇遮擱下竹箸應道:"本在天山靈鷲宮清修,玄難大師特意遣人送帖,便來瞧瞧熱鬧。倒是段世子怎會在此?"
    來人正是段譽,聞言摸著後腦笑道:"玄慈方丈給父王遞了請柬,說是要見證些江湖舊事。我閑來無事,便跟著出來走走。"
    "令尊既已繼位大理國君..."蘇遮話未說完,段譽已會意接道:"段氏雖掌廟堂,終究也是武林一脈。朝中事務暫由伯父代管,不妨事的。"
    正說話間,梅劍忽脆生生插言:"奴婢是公子貼身侍女,這位戴麵紗的姑娘乃是我們未來主母。"李清露聞言耳尖泛紅,垂首擺弄衣角卻不反駁——自祖母帶她離開西夏那日起,少女心思早係在了身旁這個劍眉星目的男子身上。
    段譽怔了怔,朝蘇遮促狹一笑:"蘇大哥真是好福氣。"忽又想起什麽似的問道:"怎不見伯父身影?家父今早便去拜會故交了。"
    段譽麵露無奈,苦笑道:"蘇大哥有所不知,父親剛出大理就與段譽分道揚鑣,帶著四位家臣直奔江南。隻有段譽獨自來到少室山。不過明日便是少林大會,想來父親也該到了。"
    蘇遮嘴角微揚,心知段正淳定是去尋阮星竹了。可惜佳人已不在小鏡湖,他注定要空手而歸。
    "這位朋友,在下有一事相詢。近日江湖群雄齊聚少林,不知所謂何事?"
    鄰桌傳來問話聲。蘇遮等人停下交談,安靜用餐,側耳傾聽二人對話。
    "閣下竟不知明日少林大會?"中年漢子滿臉詫異,"雖名為少林大會,實則與武林大會無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黑衣男子搖頭解釋:"兄台誤會了。在下乃明教弟子,初入中原遊曆。聽聞少林此次召開大會,是為查明玄苦大師遇害真相,還北喬峰清白,特邀各路前輩見證。卻不知為何引來這許多武林人士?"
    蘇遮聞言心中一動:"明教?莫非是那個明教?"他暗自思忖,繼續靜聽。
    中年漢子會意,沉吟道:"原來如此。實不相瞞,這些不請自來之人,多半是衝著北喬峰與蘇遮公子尋仇的。"
    "願聞其詳。北喬峰與眾人有何恩怨?那位蘇公子又是何方神聖?在下孤陋寡聞,未曾聽聞。"
    "也罷,今日有緣,便與閣下細說。"中年漢子笑道,"江湖盛傳,北喬峰,也就是如今的遼國南院大王蕭峰,殺害了譚公譚婆、趙錢孫等多位前輩。聽聞蕭峰將赴少林大會,故而這些武林同道前來尋仇。"
    "竟有此事!"明教弟子倒吸一口涼氣,"沒想到蕭峰手上沾了這許多血債。不過那位蘇公子......"
    他對這位神秘人物越發好奇。
    中年男子提起蘇遮時,眼中閃過畏懼之色:"蘇遮公子雖是武林新秀,但其武功卓絕。初入江湖便連敗四大惡人,更勝過與北喬峰齊名的姑蘇慕容複,實力遠超諸多武林名宿。"
    明教 麵露疑惑:"中原武林出了這等高手,本是好事,為何你說這些人多是來尋仇的?"
    "若僅是如此,確是武林之幸。"中年男子苦笑道,"但蘇公子行事乖張,全憑心意。前些時日聚賢莊英雄大會,眾人商議擒拿喬峰,蘇公子大鬧會場。雖隻斃數人,可除提前離去的少林、丐幫弟子外,其餘數百人離莊後盡數瘋癲。"
    "究竟何等可怖之事,竟令數百人俱瘋?" 驚駭萬分。
    中年男子鄭重道:"奉勸老兄莫要摻和此事。蘇公子雖少開殺戒,但其作風詭異,招惹他的後果難以預料。"
    聞言膽寒,拱手道:"多謝提點,在下豈敢不自量力。"說罷匆忙離去。
    ......
    黑衣人影消失後,段譽神色凝重:"蘇大哥,來人勢大,不如暫避鋒芒?"
    蘇遮淡然一笑:"區區烏合之眾,何足掛齒。更何況少林千裏送帖,豈能辜負?"
    見勸說無用,段譽決然道:"既然如此,段譽願陪蘇大哥共赴此會!"
    蘇遮略感詫異,發覺失去北冥神功的段譽,修為反較原著更為精進,竟已突破先天之境。
    中原武林中,先天高手寥寥無幾,即便是少林方丈玄慈也不過後天後期,尚未突破先天,而段譽竟已踏入先天之境,這在原本的故事中似乎並未提及。
    “對了,他得了段正明和天龍寺幾位高僧的一陽指內力灌頂,起步便是後天初期,如今內力精純,又身負氣運,突破先天倒也合情合理。”
    蘇遮瞥了段譽一眼,淡淡道:“龍潭虎穴?就憑那群烏合之眾也配?少林請我來是作見證的,可不是來尋我麻煩的。”
    段譽一愣,蘇遮所言不假。少林此次大會,一為推選武林盟主,二為還蕭峰清白,查明玄苦大師之死,確實與蘇遮無關。
    他訕訕一笑,道:“蘇大哥說得是,是段譽一時糊塗。”
    不過段譽心知肚明,少林大會必然 暗湧,定會有人借機針對蘇遮。他始終牢記段正明的叮囑,更不敢忘蘇遮曾經的救命之恩。
    飯後,段譽見蘇遮身旁有幾位女子同行,雖想與他結伴上山,但自知不便打擾,便未強求。反正蘇遮次日也會赴會,段譽便辭別眾人,獨自離開客棧。
    這幾日少室山下武林人士雲集,眾人無心閑遊,索性返回洞天世界休憩。
    次日,蘇遮一行悠然自得地向少室山行去。
    ……
    就在蘇遮等人上山的途中,少林寺內卻迎來一位不速之客。
    “吐蕃國師鳩摩智特來拜會少林,望諸位高僧恕貧僧唐突之罪!”
    洪亮的號角聲夾雜著渾厚嗓音傳入大雄寶殿,玄慈當即率眾僧迎出。
    聽聞這咄咄逼人的傳音,玄慈眉頭微皺,心知來者不善,朗聲道:“國師遠道而來,少林蓬蓽生輝!玄生、玄止師弟,代老衲迎客。”
    “謹遵方丈法旨!”
    話音未落,一名氣度不凡的番僧已飛身落於殿前,合十道:“小僧鳩摩智,拜見少林方丈及諸位高僧!”
    玄慈攜幾位玄字輩僧人上前,頷首道:“法師東來,實乃機緣。不知駕臨敝寺,有何見教?”
    鳩摩智聽聞玄慈問話,眼中含笑回應:"聽聞少林欲召開武林大會,推選新盟主,兼議諸事。小僧對貴派求證之事並無興趣,今日鬥膽以少林七十二絕技領教中原群雄高招!"
    喜歡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請大家收藏:()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