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蘇遮是朝廷心腹大患
字數:5719 加入書籤
蘇遮展顏一笑,輕聲問道:"那件事進展如何了?"
殷天正被蘇遮單獨留下時,心裏已經明白教主要問什麽,他點頭稟報:"教主放心,朱元璋已由屬下派人假扮元兵解決,其麾下義軍現由常遇春接管。"
略作停頓後,殷天正遲疑道:"教主,常遇春對朱元璋遭元兵殺害一事頗為悲痛,可需要屬下去提點他?"
蘇遮略帶詫異地看了殷天正一眼:"提醒什麽?朱元璋本就是被元兵所害,常遇春傷心乃人之常情,就當不知此事便可。"
說完蘇遮起身向外走去:"準備下山吧,此間事了,我們該回光明頂了。"
......
光明頂議事大殿內,蘇遮高坐主位,望著殿中眾人說道:"距上次與元兵交戰已過半月。據探子回報,武當、峨眉、少林三派高手被囚於大都萬安寺,諸位認為我教該當如何?"
眾人聞言陷入沉思,韋一笑率先開口:"教主,屬下以為這分明是個圈套。那些中原門派素來與我教為敵,不如借元廷之手除之,反倒省去不少麻煩。"
黛綺絲立即出聲反駁:"教主,屬下不讚同蝠王所言。無論與三派關係如何,我們都應當施以援手,否則對明教聲譽不利。"
見眾人目光聚焦過來,黛綺絲繼續道:"這些人是汝陽王府冒充我教之名所擒,縱使武當知情,其他門派卻未必知曉。事關我教清譽,必須出手相救。"
楊逍此時呈上一封信箋:"教主,玄冥二老密報稱,此消息乃是趙敏故意透露給我教在大都的線人,分明是要引我們前去救人。"
蘇遮眼中閃過一絲興味:"信上可說明趙敏此舉用意何在?"
楊逍點頭說道:"玄冥二老來信說,趙敏之前帶來的十萬大軍是向汝陽王借調的精銳,結果非但沒能剿滅武當派,還折損了兩萬人馬。朝廷因此剝奪了汝陽王的兵權。如今她又借來五千精兵駐守萬安寺,放出風聲要引我們上鉤,想借此立功為父親重掌兵權。"
說到此處,楊逍忽然神色猶豫。蘇遮察覺到異樣,問道:"楊左使莫非還有未盡之言?但說無妨。"
"也罷,橫豎都是教主要操心的事。"楊逍說著,目光掠過站在蘇遮身側的周芷若,壓低聲音道:"玄冥二老還提到,七王爺近來逼迫汝陽王將趙敏許配給他兒子。而趙敏這些日子除了偶爾巡視萬安寺,便是閉門不出。鶴筆翁曾在她外出時潛入房間,發現......發現牆上掛著教主的畫像。"
霎時間,廳內眾人恍然大悟,怪不得楊逍方才躊躇不語。大家不約而同望向蘇遮,卻見他神色如常。再偷眼瞧周芷若,見她依然淺笑盈盈。楊逍不禁暗自好笑,原來是自己多慮了。
蘇遮環視眾人,正色道:"當務之急還是商議如何營救六大派。他們雖與明教素有嫌隙,但終究同是漢人。既然寧折不彎,我們豈能坐視不理?"
眾人紛紛稱是,開始謀劃救人方略。
殷天正上前進言:"教主,趙敏雖僅有五千兵馬鎮守萬安寺,可京城重地駐軍數十萬。要救出那些武林同道,恐怕非易事。"
蘇遮淡然一笑:"自上次與元兵交手後,我們隱忍多時。如今正是該讓天下見識明教手段的時候了。"
蘇遮霍然起身,朗聲下令:"速傳各處分舵,命義軍即刻舉旗起事,務必引元兵分駐四方,以助我等營救武當、峨眉、少林三派弟子。"
"謹遵教主號令!"眾人喜形於色。明教終要率領義軍與元廷正麵抗衡,多年夙願眼看就要實現。
唯獨黛綺絲不似楊逍等人戰意高昂。她輕蹙娥眉問道:"教主,若元兵固守大都按兵不動,此計豈非落空?"
蘇遮聞言一怔,幾乎要懷疑眼前是否真是黛綺絲。更令他意外的是,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從亢奮中冷靜下來,麵露憂色。
"芷若,"蘇遮轉向身旁的周芷若,"你來為大家解惑。"
周芷若莞爾一笑:"元廷若不肯調兵,反倒對我們更有利。屆時各地元兵孤立無援,義軍可迅速攻占大都以外疆土。待各路義軍合圍帝都,覆滅元廷豈非易如反掌?"
韋一笑拍腿大笑:"周姑娘高見!要我說,那些元兵最好都龜縮在大都,等著咱們來個甕中捉鱉!"
蘇遮頷首道:"此行大都人馬貴精不貴多。楊左使、韋蝠王與五散人隨我潛入即可。鷹王率五行旗使統領義軍作戰,紫衫龍王留守光明頂坐鎮。"
......
光明頂別院中,蘇遮正在指點小昭、殷離和楊不悔三人習武。周芷若匆匆走來:"大哥哥,黛綺絲姐姐找你。"
"她找我何事?"
"黛綺絲姐姐未曾明言。你快去吧,許是要緊事。"
"也好。芷若你且替我盯著這三個丫頭練功。我離教這些時日,她們竟毫無長進,實在不像話。"說罷,蘇遮便朝院內廂房走去。
......
.......
蘇遮推門而入,隻見黛綺絲一襲紫衣佇立窗前,不由得微微一怔,隨即恢複如常:"找我何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黛綺絲回眸淺笑,湛藍的眼波流轉:"教主,屬下想隨您同赴大都。"
蘇遮眉頭微蹙:"此行不便帶你,你還是留守光明頂。"
"為何?"黛綺絲上前一步,"論武功我不輸韋蝠王,為何總將我留在總壇?莫非......"她咬了咬唇,"教主可是厭煩見到我?"
"胡說什麽。"蘇遮目光閃動,"正因你是紫衫龍王,才要將總壇托付於你。楊逍他們都隨我出征,光明頂豈能無人鎮守?"
見黛綺絲神色黯然,蘇遮揉了揉額角:"待大都歸來,我帶你去找謝遜。屆時總壇有人坐鎮,你自可隨我出行。"
"當真?"黛綺絲眸光一亮,情不自禁上前兩步。
蘇遮略感詫異,仍頷首道:"自然。"
"那屬下便在光明頂恭候教主凱旋。"黛綺絲展顏一笑。
蘇遮轉身離去,院中傳來他督促小昭等人習武的聲音。
......
大都汝陽王府內,趙敏正撫弄著手中折扇。身側的汝陽王捋著胡須:"敏敏,此計當真可行?"
"父王放心。"趙敏莞爾一笑,"女兒已在萬安寺布下天羅地網,更有五千精兵待命。明教逆賊此番插翅難飛。"
夕陽將父女二人的影子拉得修長,簷角銅鈴在風中叮咚作響。
趙敏胸有成竹,汝陽王卻憂心忡忡。他望著愛女明媚的笑顏,輕歎一聲道:"敏敏,爹爹救你容易,可你也要自己爭氣啊。"
趙敏麵露不解:"爹爹此話何意?"
汝陽王沉聲道:"七王爺總以平叛不利為由要挾為父,而明教正是禍亂的根源。你若能鏟除明教,為父在陛下麵前才能挺直腰杆。"
"女兒正在籌劃剿滅明教之事。"趙敏連忙應道。她天資聰穎,遠勝兄長,汝陽王這般叮囑,不過是要她明白此事關係重大。
提及明教,汝陽王忽然想起成昆:"成先生何在?"
"光明頂一戰後便杳無音信。"趙敏蹙眉道,"女兒懷疑成師父另有所圖。"
汝陽王暗自搖頭。愛女雖機敏過人,終究欠缺曆練。"有幾心都無妨,隻要目標一致,互相利用未嚐不可。他定會再來尋我。"
殊不知他們提及的成昆,早已命喪蘇遮掌下。
沉默片刻,汝陽王話鋒一轉:"那蘇遮呢?聽聞他壞了你們的計劃,當上明教教主,不僅讓奄奄一息的明教起死回生,還讓你折損兩萬精兵。此人智謀在你之上,實乃大患。"
他目光灼灼地盯著女兒:"此次他若現身,務必擒獲。隻要除掉蘇遮,明教便不足為懼。"
趙敏神色微變:"爹爹......"
汝陽王抬手打斷:"你心儀於他,是也不是?那日你娘在你房中見到蘇遮畫像,方才談及此人時你神色有異,瞞不過為父。"
"敏敏,蘇遮是朝廷心腹大患,你不該動情。但念在父女情分,為父給你個機會——若能勸他率明教歸順朝廷,為父便成全你們。"
汝陽王冷冷說道:“你若辦不成此事,休怪為父無情!五千精銳難道還奈何不了一個蘇遮?”話音未落,他已拂袖而去,徒留趙敏怔在原地。
待汝陽王走後,趙敏渾身力氣仿佛被抽空,跌坐於地。她萬萬沒想到,自己房中那幅畫像竟被母親發現。
她環抱雙膝,眼中浮起一絲困惑,低聲自語:“爹爹從未見過蘇遮那無賴,怎會認出他來?莫非……我身邊有他的眼線?還是明教內部有人泄密?”
回想起與蘇遮相識的點點滴滴,她唇角不自覺揚起一抹淺笑,輕哼道:“誰喜歡那個總愛欺負本郡主的混蛋?我不過是想叫他認輸求饒罷了!”
她仰頭望向星空,心中默念:“臭家夥,你該不會真敢來大都吧?五千精兵……應該困不住你?”
“可萬一……萬一你失手被擒呢?”
“哼,到時候本郡主偷偷放了你便是!你還沒教我禦劍術,休想有事!”
思緒翻湧許久,她終於起身,快步穿過庭院,消失在夜色中。
……
蘇遮一行踏入大都城門時,街頭依舊熙攘。商販吆喝聲此起彼伏,綾羅綢緞映著日光,恍若太平盛世。
但蘇遮清楚,這繁華不過是粉飾太平。元廷早已腐朽不堪,昔日鐵騎橫掃天下的氣概,如今隻剩下一群醉生夢死的蠹蟲。
“大哥哥,”周芷若忽壓低聲音,“城中元兵巡視森嚴,似是早有防備。”
蘇遮掃過街角持刀的兵卒,淡淡道:“汝陽王雖失兵權,餘威猶在。他一聲令下,自然有人替他張羅。”
此刻大都內外駐軍數萬,城外更有大軍蟄伏。萬安寺外,五千精兵銅牆鐵壁般守著被俘的武林人士。
喜歡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請大家收藏:()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