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將領選擇背叛汝陽王
字數:5722 加入書籤
徐達也立即附和:"常壇主所言極是,除教主外無人能擔此重任。"
蘇遮眉頭微蹙:"此議不妥。本座不諳兵法,如何能擔此任?倒不如由你二人之一坐鎮大都。"
常遇春笑道:"教主過謙了。邵敏郡主精通兵法,有她輔佐,大都必固若金湯。懇請教主入主大都!"
楊逍等人聞言,紛紛行禮:"恭請教主移駕大都,坐鎮皇宮以安定民心!"
蘇遮沉思良久,終於頷首:"楊逍、範遙,即刻點齊十萬義軍隨本座秘密入城,切記避開元軍耳目。"
"遵命!"二人領命而去。
蘇遮又對殷天正四人囑咐道:"城外三十五萬義軍交由你們統領。待本座入城後,即公布大都易主的消息。元軍今晚必有動作,務必嚴加防範。"
......
元軍大營內,汝陽王與眾將領神色凝重。帳中氣氛壓抑,汝陽王沉聲問道:"諸位可曾聽聞大都陷落的消息?"
眾人紛紛點頭,神色肅穆。坐在上首的元軍將領邁步上前:"陛下,末將等已聽聞大都變故,隻是不知城中叛軍虛實,我軍可有把握收複都城?"
汝陽王見帳下心腹將領麵露惶惑,心頭泛起苦澀:"探馬來報,明教教主親率十萬叛軍入城,城外更有數十萬逆賊圍困。如今內守外攻,收複大都難比登天。諸位還是商議如何應敵為要。"
聽聞城中竟有十萬義軍駐守,眾將最後一絲希望也徹底破滅。義軍戰力本不下元兵,城外三十五萬大軍已讓他們不敢妄動,如今腹背受敵,明日恐將遭遇前後夾擊。這般情勢,還能支撐幾時?
汝陽王環視沉默的眾將,眉心緊鎖。他戎馬半生,豈不知眼下危局。兩麵受敵尚在其次,最令他憂心的是將士們的親眷多在城中。大都陷落的消息傳開,軍心必潰。失了鬥誌的軍隊,還能堅持多久?
"都退下吧,讓朕靜靜。"汝陽王頹然揮手。
......
夜色如墨,一道冰藍劍光自宮闕掠起,劃向城外元軍大營。
趙敏立在望舒劍上,不解地望著蘇遮:"這麽晚帶我來軍營作甚?"
"若所料不差,令尊今夜恐有性命之虞。"蘇遮沉聲道,"特來相救。"
"常遇春要夜襲?"趙敏蹙眉,"爹爹定會嚴加防範,他們豈會不知?"
"非也。危險不在敵軍,而在..."蘇遮話音漸冷。
"什麽?!"趙敏先是一怔,旋即明悟,俏臉倏然煞白,"不...爹爹待將士們恩重如山,他們豈會..."
趙敏眼中閃過驚疑,蘇遮一把將她摟緊,望舒劍驟然加速。"既然好奇,不如親眼去看看。"
元軍大帳內,十餘名將官正低聲商議。汝陽王的心腹——新任樞密使與副使端坐首位。一名參將突然抱拳出列:"將軍,明軍攻陷大都的消息已傳遍軍營。將士們憂心家眷安危,全無戰意。可陛下執意決戰,末將等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樞密使銳利的目光刺得參將脊背發涼,汗珠順著額頭滾落。但參將仍挺直腰杆,目光灼灼地與上司對視。帳內氣氛陡然凝固,樞密使麵色變幻不定——這話裏話外,分明是在勸降。
又一名千戶撲通跪地:"將軍!咱們的親眷都在明軍手裏,這般硬拚除了送死還有何用?末將不怕馬革裹屍,可實在不忍連累妻兒啊!"話音未落,其餘將領齊齊出列跪倒,鎧甲碰撞聲驚得樞密副使手中茶盞一顫。
兩位統帥交換著眼神。這些將領分明是鐵了心要反,若此刻拒絕,怕是要血濺軍帳。更何況......他們自己的家小同樣困在淪陷的大都。可想起汝陽王提拔之恩,握著虎符的手又不禁微微發抖。
眾將領見樞密使和樞密副使沉默無言,眼中透出陰狠之色,高聲道:"大將軍!"
樞密使與樞密副使相視一眼,心知眾人已按捺不住,便暗暗做了決定。樞密使聲音低沉:"既如此,諸位便隨我與副使同去麵見陛下,懇請陛下歸降明軍。"
他眼中寒光一閃,冷冷道:"若陛下不從,我等便替天行道!"
帳內諸將聞言,非但不驚,反而麵露喜色,齊聲喊道:"將軍英明!末將誓死追隨!"
樞密使心中冷笑,對這些阿諛之詞不屑一顧,但事已至此,無論成敗,明日自見分曉。
"走!"
他與樞密副使轉身出帳,眾將領緊隨其後,一行人直奔帥帳而去。
......
片刻後,元軍將領麵色凝重,匆匆離開帥帳。
此時,蘇遮與趙敏禦劍而來,恰好見到這一幕。趙敏認出領頭的二人曾是汝陽王麾下副將,低聲問道:"壞家夥,父王深夜召集他們,莫非是想突襲義軍?"
蘇遮目光掃過眾將,眉頭微皺,察覺異樣。忽見一人袖口染血,心頭一緊,立刻感應帥帳氣息,頓時臉色驟變:"不好!快下去!"
望舒劍疾落帳前,血腥味撲麵而來。趙敏麵色慘白,衝了進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父王!"
一聲悲呼響起,蘇遮緊跟而入,隻見帳內橫七豎八倒著侍衛與內侍的屍首,鮮血滿地。汝陽王靠在龍椅上,胸口插著一柄匕首,趙敏伏在他身上,泣不成聲。
蘇遮一個閃身出現在汝陽王身側,指尖輕輕搭在他的脈門上。片刻後,蘇遮眼中閃過喜色——汝陽王雖已停止呼吸,但脈搏仍在微弱跳動。
"敏敏,王爺還有生機,快讓開!"
趙敏聞言渾身一震,急忙退後兩步:"蘇遮,求你救救我爹!"
蘇遮迅速將汝陽王扶成打坐姿勢,雙掌貼上其後背。渾厚真元源源不斷渡入對方體內:"別擔心,我定會保住王爺性命。"
趙敏強忍淚水,屏息凝神站在一旁,目光始終未離開兩人身影。
約莫一炷香時間後,蘇遮終於穩住汝陽王最後一縷生機。他抱起王爺大步往外走:"此地不宜久留,我已用真元護住王爺心脈。我們速回皇宮再行救治。"
趙敏會意,緊隨蘇遮衝出帥帳。望舒劍應聲出鞘,兩人踏劍而起,化作流光劃破長空。
冰藍色劍芒悄然落入皇宮偏院,唯有守候在此的周芷若三人察覺動靜迎了出來。
蘇遮抱著汝陽王快步走向廂房:"敏敏,你們在外等候,我這就為王爺醫治。"話音未落,人已消失在門內。
趙敏呆立原地,雙手緊攥衣角。周芷若見她神態有異,輕聲問道:"敏敏姐,究竟發生何事?"
"軍中將領叛變......"趙敏眼中恨意轉瞬即逝,隻剩滿目憂色,"等我們趕到時,爹爹已是氣若遊絲......"
得知汝陽王的變故竟是由元兵將領所為,三人都大為震驚,心中也生出幾分疑惑,那些將領為何會選擇背叛汝陽王。不過見趙敏神情低落,三人知道此刻不宜追問。
黛綺絲輕輕拉住趙敏的手,帶她走向偏殿,柔聲安慰道:“敏敏,別擔心,你爹既然還有氣息,一定會好起來的。”
趙敏雖知蘇遮醫術高明,但在確認父親安危之前,心中仍難平靜。她沉默不語地跟著黛綺絲進入偏殿,目光楚楚地望著那扇緊閉的房門,隱約可見一道身影在房內忙碌。
……
“嘎吱——”
房門被推開,蘇遮終於走了出來。他在房中足足待了兩個時辰。
趙敏瞬間衝到蘇遮麵前,聲音微顫:“蘇遮,我爹……他怎麽樣了?”
見她雙眼微紅,蘇遮心疼地捏了捏她的臉頰,笑道:“放心,你爹已無大礙,氣息平穩,隻是失血過多,還需一日才能醒來。”
懸著的心終於落下,趙敏心中滿是感激,輕輕撲進蘇遮懷中,低聲道:“謝謝你,壞家夥!”
聽到這熟悉的稱呼,蘇遮微微一笑。察覺她神色疲憊,他運轉真元為她調理。或許是心神放鬆,趙敏很快在他懷中沉沉睡去。
蘇遮緩緩收功,看了眼一旁的周芷若三人,心念一動,帶趙敏回到洞天世界安頓好她後,又返回原地。
趙萱見兩人突然消失,片刻後隻有蘇遮一人出現,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她深知自己身份低微,不便多問,隻得裝作無事發生。
周芷若和黛綺絲對此並不驚訝,知曉趙敏已回洞天休息。見蘇遮回來,兩人上前,周芷若好奇道:“大哥哥,敏敏姐說元兵將領發動 ,究竟是怎麽回事?”
蘇遮與趙敏因遲來一步,未能知曉將領們起事的緣由。但蘇遮心中已有判斷,對三人說道:“依我所見,應是眾將不願再戰,而汝陽王執意堅持,他們才不得不 。”
三人聞言一時無言,原以為手握三十萬精銳的汝陽王會帶來一場苦戰,誰知大都陷落後,他竟敗在了自己人手裏。
不多時,三人麵上浮現喜色。若真如蘇遮所料,這近三十萬元軍很快便會歸降,天下統一指日可待。
次日上午,楊逍、範遙與謝遜聯袂來到大明殿。見到蘇遮後,三人快步上前,臉上掩不住欣喜。
蘇遮見三人同至,略帶疑惑道:“楊左使、範右使、獅王,何事如此匆忙?”
楊逍率先拱手笑道:“教主,天大的喜訊!”
見蘇遮麵露不解,範遙接過話頭:“常遇春傳來戰報,昨夜元軍內亂,汝陽王下落不明。今晨元廷樞密使率全軍向常、徐二位壇主投降。我等得訊立即趕來稟報。”
蘇遮眸光微動,自己果然料中。隻是元軍投降之速,倒出乎意料。
謝遜上前請示:“教主,三十萬降卒如何處置?常徐二位壇主等候示下。”
蘇遮沉吟良久,忽然說道:“傳令常遇春、徐達:先嚴加看管降卒,逐一審查。清白者遷往沙州安置,作惡多端者——就地正法。”
至於那些歸降的將領,即刻打入天牢嚴加看管,該處決的處決,該發配的發配,元廷官員與蒙古貴族同樣照此處置。"
喜歡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請大家收藏:()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