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沈主席的讚歎
字數:3740 加入書籤
看著風韻猶存的紅姐,王興華食指大動,最近憋了太久,早就欲火難耐。
紅姐在紅塵裏摸爬滾打這麽多年,一眼就看出王興華心思,俏臉一紅:“華哥,我帶您去裏麵看看……”
……
兩天後,王興華帶著吳幻梅來到喜來登酒店,王政業特意為他安排了飯局,邀請匯豐銀行高層領導吃飯,加強感情。
這裏是喜來登在香江開的第一家豪華酒店,不僅裝修奢靡,下麵天寶閣餐廳連續幾年攬獲黑珍珠一磚殊榮,如今是香江富豪宴請吃飯的首選之地。
自家老子在這裏訂桌子,顯然十分看重這次宴席。
“小華,今天沈主席屈尊降貴過來吃飯,你說話收著點,他眼裏可容不得沙子。”王政業不放心叮囑道。
自家兒子的脾氣他現在算是有所了解,仿佛世上就沒有他畏懼的人。
王興華淡然一笑:“我雖然是鄉下人沒見過世麵,但可是高中畢業,肚子裏還是有點墨水。”
“噗……”
吳幻梅沒忍住差點笑岔氣,這家夥說話真是……
王政業老臉一黑:“知道你學曆高,但沈主席可是金融行業泰山北鬥存在,你跟人家好好學學,不會吃虧。”
“知道了!”王興華有些不耐煩。
王政業看他那不以為意的樣子,心頭有點擔憂。這家夥要是等會狗脾氣上來,得罪了沈主席,那以後發展可就寸步難行了。
隻是這份擔心在沈主席現身刹那,就消失的煙消雲散。
“沈主席,今天能一見尊榮真是三生有幸,小子給你行禮了!”王興華說著就給沈主席鞠了一躬,臉上甚至帶著諂媚。
王政業有些詫異,這小子什麽時候這麽能放下身段了?
沈主席雖然氣勢威嚴,但是完全沒有上位者的嚴厲表情,反而一臉和善的扶起王興華:“老頭子當不起你這個大禮!”
王興華神色嚴肅道:“您當得!要是沒有您的存在,香江的經濟不會有如今的繁華,甚至可以說,香江的經濟會徹底掌控在西方人手中,跟我們華人沒有半毛錢關係。”
王興華說的都是心裏話,沒有沈主席,香江不可能造就這麽多華人富豪,甚至香江能成為四小龍,對方都有一份功勞。
沈主席一臉動容:“當不得如此誇讚,我就是謹守本職而已。”
嘴上這麽說,但上揚的眉角,透露出他內心真實的態度。
“龍爺,你們父子好本事,居然韜光養晦這麽多年!外麵都傳你兒子是個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今日一見,居然是一代少年英傑,完全能繼承你的衣缽。”沈主席麵帶感慨。
他知道王政業所處複雜環境,當真以為對方是為了兒子能好好成長,所以才會藏拙。
王政業有些尷尬:“犬子還沒有完全成器,還需要你們這些長輩多多提點。”
說著邀請眾人入座。
沈主席這次帶來的人不少,看這些人衣著打扮,不像是來赴宴,倒像是辦公事。
“龍爺,吃飯之前,我有些話要說。你們這次手筆有些大,我給你們開出這麽多額度,既是情分,也是本分。一次拿出三十億給你們配資,在我們匯豐銀行都是少有的大業務。但要是期貨行情不好,我們可是會立馬平倉的,這一點情麵都講不了。”沈主席臉色嚴肅。
王政業沒有說話,而是看向王興華,示意他接茬。
王興華微微一笑:“沈主席,您能給出這麽大額度,算是我們父子欠了您一個大人情。金融行業規矩我們懂,一旦真的到了警戒線,您該平倉就平倉,不用手軟。”
銀行不會做虧本的買賣,雖然拿出三十億真金白銀,但如果期貨價格跌破警戒線,他們會立刻平倉,王興華將會虧個底朝天。
當然,要是期貨價格大漲,銀行收益也不多,就收一個正常配資費而已。不過王興華用匯豐操作期貨,他們還能收一個手續費,這次是一個大手筆,手續費也不少。
沈主席大有深意的看向王興華:“據我了解龍爺行事一向穩重,他這次敢拿出身家來搏,可不像是他的風格。”
他做事原則一向是盡可能給華商提供能力下的幫助,也是這個原則,讓匯豐銀行業務逐年翻倍。
沒人能小瞧華人做生意的智慧!
王興華神色淡然:“我們敢賭這麽大,當然是有把握的,要不然也敢拿身家性命出來賭。”
“你們到底收到什麽風聲?”沈主席有些好奇。
王興華咧嘴一笑:“這可不能說,要不然風聲傳出去,對我們可不利。”
“隻要你們不是被人做局就好。”沈主席臉色嚴肅。
王興華麵帶感慨:“小子雖然文化不高,但也不是對金融什麽都不懂的渾人,想給我做局可沒那麽容易。”
“咳咳咳!”王政業一嗆:“小華,說話謙虛點,你麵前可是沈主席。”
他生怕兒子關公麵前耍大刀,這可太容易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哦?”沈主席微微詫異:“聽你口氣對金融行業頗為了解,不知道你怎麽看待香江如今的經濟?”
“沈主席,這問題太大,不是小兒能答的周全的。”
王政業不停給王興華使眼色,示意他謙虛點不要滿嘴跑火車。
沈主席擺擺手:“沒事,隨便說說,我又不是考試,大家聊天嘛!”
他倒想看看這個龍虎會繼承人有什麽樣的眼界。
王興華微微一笑:“那我就獻醜說說我的看法。”
環視一圈,王興華泰然自若道:“香江之所以有如今的繁華,主要有兩次曆史機遇。一次是華夏建國之前因為社會動蕩帶來的人口大遷徙,給香江帶來了資金、技術和社會運行方式。
第二次曆史機遇是香江地理位置特殊,它能作為西方和東南亞貿易中心,作為跳板,吸引全球各大機構在香江設立辦事處,你們匯豐銀行就是最好的例子。”
王興華侃侃而談,引得眾人紛紛側目,這見解不像是從一個年輕人嘴裏說出來的,更像是金融專家研究成果。
王政業也沒想到這是“野生”的兒子居然有如此見解,他真是在農村長大的?跟他一比,仿佛自己才是什麽都不懂的鄉下人。
沈主席麵帶讚歎:“好見解,跟我想法不謀而合,香江經濟之所以能繁榮,靠得就是一代代華夏人的努力。那你能說說,香江要是想要進一步發展,需要怎麽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