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太傲氣不好(求追讀,求推薦,求一切!)
字數:4494 加入書籤
亞裏士多德在《政治學》中提出——人是社會的動物。
靠近同類,構築連接是每個人的本能。
在群體中,異類出現,聯結斷裂,迎來的就是排擠。
顧曉站在隊列中,感知著周圍若有若無的異樣眼光,嘴角勾起一抹自嘲。
果然啊,心理準備,終究隻是心理準備,自己也隻是個庸人而已。
個人環節還在繼續。
可經過顧曉的驚世操作,無論其他藝考生表現得多麽出彩,考場氣氛都顯得冷清。
當最後一個藝考生結束歌唱,主考官陳邑宣布進入下一輪時,這種窒息感才稍稍緩解。
“接下來是集體小品,題目是《重逢》,討論時間五分鍾。”
與之前出其不意的風格不同,陳邑這次解釋得極為詳細:
“和複試不一樣,我們不會看你們進行完整的表演。”
此言一出,考生們心再次提了起來。
陳邑目光緩緩掃過眼前的年輕麵孔,繼續道:
“在場的老師會在某個節點打斷你們,強行更改小品的情境。可能會要求你們立刻調整出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情緒,甚至強製你們進行即興的,肢體上的互動。”
話音落下,工作人員迅速上前,將顧曉、劉藝菲等八名考生引至考場一側用白色膠帶粗略標注出的準備區。
無形的壓力如同實質般,籠罩在每個藝考生心頭。
“主題是《重逢》,需要設計人物關係和前史,各位有什麽想法?”
一名身材高挑的男生率先開口,他語速很快,目光卻下意識地避開了顧曉。
“我們大多都是學生,背景最好固定在校園。”
短發女生接話,思路清晰道:“基礎情景為同學聚會,跨度三年,在這個框架下,情緒的醞釀無論是生疏還是熱切都很合理。”
眾人紛紛點頭,這確實是目前最穩妥的思路。
框架定好,討論氛圍很快熱切了起來。
建議提出,有的被否定,有的則被認可。
不知道是偶然還是刻意,幾乎每個人在提出想法時,眼神都會不經意地掠過顧曉,裏麵滿是畏懼與疏遠。
顧曉對此卻早有所料,在敲定自己的身份後就選擇一言不發。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不喜歡被強迫,自然不會強迫他人。
劉藝菲站在他身邊,有些無措,有些悲傷。
……
……
藝考生們激烈討論時,考官席上也流動著無聲的交流。
考官們的筆尖在評分紙上沙沙遊走,偶爾停頓,打上一個個意味深長的記號。
“三號於鴻的台詞不錯,可唱歌不太行,而且狀態太緊繃了,一會兒讓他即興表演一下。”
“那個短發小姑娘複試蒙古舞跳的不錯,長得也英氣。”
“陳鶴軒呢?剛剛朗誦出現了不小的失誤。”
考官們小聲交流,交換著眼神,用筆在紙上寫下一個又一個評語,每一個標點都可能決定藝考生的命運。
三試從來都是優中選優,每個名額都牽連著影視圈最核心的資源,容不得半點馬虎。
王勁淞的目光投向考區角落那個獨自靜立的少年,眼神複雜道:
“看來還是差點火候啊。”
“表演是團隊的藝術。”
黃壘淡淡接話,“合作中,太冒尖不是好事。”
他承認剛才被某人的歌聲驚豔,可這裏是表演係,演技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霍漩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排擠別人還有道理了?”
黃壘被噎了一下,卻不敢回嘴。
他在學生那兒是明星導師,說一不二,可在北電教師圈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萌新。
“年輕人多點磨難不是壞事。”
陳邑插話道:“他太驕傲了,過於從容會失去拚勁,這不利於他的發展。”
霍漩正要反駁,餘光看到周曉文玩味的笑容,於是硬生生把話咽了回去。
其他考官嘴角微微翹起,顯然看表演係內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坐在角落的一名中年人淡淡道:“我倒挺喜歡這小子的。”
眾人尋著聲音望去,發現說話者不是別人,赫然是導演係導師,田壯壯。
這位是大陸第五代導演中的佼佼者,不僅提名過柏林金熊,還拿過東京金麒麟,聲望可以說僅次於陳愷歌和張藝謀。
陳邑表情古怪:“怎麽?你們導演係缺人了?”
田壯壯嫌棄地擺手:“就煩你們表演係這自說自話的樣子。遇到好苗子又不珍惜,活該年年被中戲壓著一頭。”
陳邑瞬間黑臉,王勁淞,霍漩也頗為不忿,偏偏無法反駁。
北電出明星,中戲出演員,這幾乎成了業內共識。
每年電影節頒獎禮,表演係總要和導演係吵上一架,指責他們總愛用外校的演員,不照看自己人。
“老田,我們表演係有自己的考量。”
陳邑表情冷淡道:“一個合格的演員就必須接受各種刁難,眼下這點排擠都不去解決,以後進了劇組怎麽辦?導演的苛責,同行的競爭,輿論的壓力,哪樣不比現在更殘酷?”
田壯壯從口袋裏摸出煙盒,想起場合不對又塞了回去,嗤笑一聲道:“你怎麽知道他就真的想當演員?”
他下巴朝準備區的方向揚了揚,“初試錄像你也看了,說不定人家隻是閑得無聊,來你們這裏玩兒玩兒。”
“就算他真的隻是玩兒,到了這一步也不該輕易放棄,這是對藝術起碼的尊重。”
陳邑環視身旁的同事,語氣篤定道:“何況哪個年輕人不向往大熒幕?不渴望站在聚光燈下,接受萬千觀眾的掌聲與追捧?”
田壯壯靜靜地看著他,溝壑縱橫的臉上浮現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那我們拭目以待。”
……
……
討論時間轉瞬即逝。
八名考生重回舞台,等待命運的審判。
“開始。”陳邑的聲音簡潔有力。
高挑男生立刻進入狀態,笑著張開雙臂:“老同學們,好久不見了!”
小品在寒暄中展開。
三年後的同學會,大家交換著虛構的近況,氣氛看似熱絡,卻透著難以掩飾的疏離。
顧曉扮演的是一個出國留學後歸來的同學,人設疏離。
他隻需偶爾接幾句話,大部分時間都安靜地站在劉藝菲身旁,仿佛真的隻是個局外人。
就在小品進行到一半時,陳邑抬手打斷,“二號同學麻煩轉換一下情緒,把角色定位換成一號的朋友,而且你今天有求於他。”
所有人目光投向顧曉。
考驗,來了......
P.S感謝書友“彭公”的11張月票,老板大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