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琉璃塔影1
字數:3603 加入書籤
湖心亭的水麵上,一圈圈漣漪正緩緩蕩漾開來,仿佛還在回味著剛剛的波動。
然而,就在這漣漪尚未完全平息之際,張逸群的腳步已經輕盈地踏上了堅實的白玉地麵。
他的動作優雅而果斷,仿佛這片湖中的漣漪對他毫無影響。
他的身影在這片寧靜的湖麵上顯得格外突出,仿佛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張逸群站定後,緩緩轉過身來,他的目光如同穿透了佛國淨土中那氤氳的祥和之氣一般,徑直落在了那座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巍峨神聖的巨塔之上——琉璃淨心塔。
這座琉璃淨心塔與金剛垣遺跡中的那座殘破殿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座殿宇雖然也給人一種死寂的威壓感,但與眼前這座琉璃塔相比,卻顯得黯然失色。
琉璃淨心塔通體呈現出一種最純淨的七彩琉璃之色,仿佛是由無數珍貴的琉璃熔鑄而成。
它的表麵流光溢彩,卻又通透無比,讓人能夠隱約望見塔內層層疊疊、玄奧無盡的佛國空間虛影。
這座琉璃塔並非靜止不動,而是在緩緩地旋轉著。每一次轉動,都像是在展現它內部蘊含的無盡奧秘。
隨著塔身的轉動,無數蘊含著智慧與慈悲意蘊的金色光雨灑落下來,如同一場金色的雨幕,洗滌著虛空,淨化著人們的心靈。
那是一種怎樣的氣息啊!它浩瀚無垠,宛如無垠的宇宙,莊嚴而肅穆,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它又似那波瀾壯闊的海洋,溫和而包容,無處不在,充盈在塔周的每一寸空間。
僅僅是遠遠地望著它,張逸群便覺得自己心中的雜念漸漸消散,靈台也變得愈發清明起來。
仿佛這座琉璃塔有著一種神奇的魔力,能夠洗滌人的心靈,讓人忘卻塵世的喧囂與紛擾。
然而,就在這看似神聖與寧靜的氛圍之下,張逸群那混沌元嬰的敏銳感知,卻如同一台精密的探測器,捕捉到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
那是一種絕對的“規則”與“考驗”的意味。這琉璃塔似乎並非僅僅是一座普通的建築,而是佛門無上智慧與法則的具象化。
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物質上的存在,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象征,一種對修行者的考驗。
張逸群的目光緩緩向下移動,最終落在了琉璃塔基座的正前方。
果然,他看到了地麵之上延伸出的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徑,它們宛如兩條蜿蜒的巨蟒,散發著令人心悸的法則波動。
左側一條,潔白無瑕,由一種溫潤如玉的材質鋪就,道路兩旁生長著金色的婆羅花,散發出令人身心通透的清淨氣息。道路起始處,兩個古老的梵文字符熠熠生輝——無垢。
在右側的道路上,呈現出一種暗紅色的晶體質感,宛如冷卻的熔岩一般,又好似凝固的血液,給人一種神秘而壓抑的感覺。
這條道路蜿蜒向上,逐漸消失在塔基的陰影之中,仿佛通向一個未知的領域。
而在道路的上方,燃燒著一種無形的火焰,這種火焰不僅令空間微微扭曲,還散發出一種熾熱的氣息,讓人不敢輕易靠近。
在道路的起始處,有一串字符,它們如同被灼烙而成的印記一般,深深地刻在地麵上,那兩個字便是——焚心。
這個名字與他之前在金剛垣所經曆過的考驗之路相同,但這裏的焚心之路所散發出的氣息,卻比之前強大了何止百倍!
很顯然,這裏的無垢之路和焚心之路,才是真正完整版的、源自大雷音寺本源的試煉!
而在這兩條路徑的入口旁,各自盤膝坐著一位僧人。
在無垢之路的旁邊,坐著一位年輕的比丘尼。她的眉目極其柔和,麵容慈悲得如同女子一般,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
她身著一襲素白的僧衣,手持一串晶瑩剔透的水晶念珠,周身散發著令人心安神寧的柔和光暈,仿佛能夠淨化世間一切煩惱。
焚心階旁,則是一位身材枯瘦、麵色古銅、眉須皆白的老僧。
他赤著上身,露出精悍如鐵的肌肉,上麵布滿了各種火焰灼燒、雷霆劈擊留下的疤痕。
他雙目緊閉,如同磐石,周身彌漫著一股曆經萬千劫難而不磨的堅韌意誌,以及一種令人靈魂戰栗的灼熱氣息。
這兩位守路者,氣息皆深不可測,給張逸群帶來的壓力,甚至遠超知客寮的慧覺法師!
就在張逸群凝神觀察之際,那盤坐在無垢路旁的年輕比丘尼緩緩睜開了雙眼。
她的眼眸清澈見底,不含一絲雜質,目光落在張逸群身上,帶著一絲淡淡的悲憫,雙手合十,聲音空靈悅耳:
“阿彌陀佛。施主能至塔前,可見佛緣深厚,心誌非凡。然淨心塔巔,非俗子可登。
無垢路,滌蕩身心塵埃,可見本來麵目。施主若願放下紅塵執念,洗盡鉛華,或可得入我佛門清淨地,亦是一段造化。
”她的聲音帶著一種奇異的誘惑力,仿佛踏上無垢路,就能即刻超脫,永離煩惱。
幾乎同時,焚心階旁那枯瘦老僧也猛地睜開雙眼!
他的眼中竟仿佛有金色的火焰在燃燒,目光如炬,直視張逸群,聲音沙啞如同金石摩擦:
“哼!執著深重,業火纏身!既放不下,便來焚心階!讓業火焚盡你的癡妄,煆燒你的神魂!
若能不死,方有資格去碰觸那不屬於凡塵之物!敢否?!”聲音如同驚雷,帶著直擊靈魂的拷問與挑釁,激蕩人的心誌。
兩條路,兩種選擇,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息,同時擺在張逸群麵前。
一條看似溫和,導向“放下”與“超脫”。
一條看似酷烈,要求“承受”與“堅持”。
張逸群站在原地,目光在兩道路徑和兩位守路人身上掃過,神色平靜無波。
放下?超脫?若放下師姐,求得自身超脫,那他還是張逸群嗎?那他的道,又有何意義?這與三世鏡中映照出的“虛妄圓滿”有何區別?
承受?堅持?這本就是他選擇的道路!縱業火焚身,神魂俱痛,亦要前行!
本章完
喜歡修仙從揀到小鼎開始請大家收藏:()修仙從揀到小鼎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