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陷陣之軍

字數:4783   加入書籤

A+A-


    回到木南府,與鎮北將軍府交接了好事宜,蘇小樓又開始深居簡出起來。
    一個月之後,府中徐管事回來,悄悄找到他,硬塞了一萬兩銀票給他。
    蘇小樓看著匆匆離去的徐管事,這次行動,應該都賺得盆滿缽滿,大家都滿意的。
    又看了看手中的一疊銀票,說好的兩千兩,變成了一萬兩。
    不多也不少,大家都放心。
    蘇小樓搖搖頭,心知這種東西拒絕也退不得,將銀票給了杏兒。
    “少爺,您去哪裏弄了這麽多銀子?”杏兒驚得嘴都可以塞下鴨蛋了。
    “與人往塞外做些生意賺的。”蘇小樓當然不會與她說去南悅城之事。
    杏兒像個小財迷一般,詳細清點了一遍,恍然道:“原來少爺出去幾天是去做生意呀,少爺您真厲害!”
    說著小丫頭眼中都露出了小星星,她可沒有讀書人眼中商之賤業的概念。
    蘇小樓笑而不語,要是說去殺了許多人,才換回這麽多錢,不知這丫頭會作何感想。
    寫寫畫畫好一會,蘇小樓才放下筆,對著還在巨大財富中難以自拔的杏兒道:“前些時日,在卓名軒當了一件寶貝,明日去將它贖回來。兩千的當金,五十兩的利息。”
    說著從懷中將當票遞給了杏兒。
    “那柄寶劍?”
    蘇小樓看了看她,意外道:“你知道?”
    “杏兒當然知道,少爺的東西,杏兒都清點著呢!”
    看著小丫頭一臉精明模樣,蘇小樓覺得甚是有趣。
    ……
    木南城郊北五裏,是北境邊關大名鼎鼎的陷陣營大本營。
    陷陣營前身建於宣武帝繼位之初,匈奴與韃子聯合進攻大夏王朝。
    一路南下,不過六個月兵臨帝都城下。
    年僅十三歲的宣武帝命令新科狀元趙文信等人,重組六府府兵,並招兵買馬擴充軍隊,拱衛京師。
    在匈奴與韃子圍困京城長達一年的過程中,趙文信為首的六府兵壯不僅守住了京城,還消耗了不少敵方有生力量。
    待邊軍大破大月族和西域聯軍、山海雄關以北的後金各部,揮師南下後。
    韃子與匈奴腹背受敵,隻得撤退。
    趙文信趁機指揮京師各部大敗敵軍,一路乘勝追擊。
    並與邊軍分開追擊匈奴和韃子。
    而後趙文信再次改組府兵、禦林軍等雜亂的部隊,建立起了一支結構嚴密、強大、作戰勇猛的軍隊。
    並多次大敗匈奴各部精銳,一時間威名赫赫,皇帝欽賜:陷陣之軍,揚吾大夏之威!
    而後十餘年,趙文信在宣武帝的全力支持下,帶領這支龐大的軍隊,深入漠北、草原腹地,狙擊匈奴。
    獲得空前的成功,匈奴各族基本被他屠戮殆盡,逃往更加遙遠的西方。
    至此,大夏王朝最強大的敵人被從根源上解決,匈奴一族就此基本覆滅。
    不過可惜的是趙文信班師回朝途中,不幸病逝木南府。
    至此,為了穩定,宣武帝不得不拆解這支規模龐大到極點的軍隊。
    將大軍分拆成三部分,一部分調往南部與南蠻各族作戰;一部分調往西麵高原防備日益強大的吐穀渾各部;剩餘部分留在了塞北。
    留在塞北防禦韃子的為最精銳部分,是為現在的陷陣營前身。
    陷陣營共八萬餘人,設三品征遠將軍兩名,各統帥左、右路軍;並統設監軍太監一名,監軍太監補三品大太監職。
    後勤補給由木南府巡撫衙門全權負責。
    名義上服從北域六鎮調遣,實則隻聽從皇帝的命令。
    日常負責鐵門寒關以西的作戰防禦,主要針對日益強大的大月族。
    大夏朝吸取了建朝之初的經驗教訓,軍隊主將隻有作戰權限,後勤補給則全由文官體係負責。
    並在軍中設監軍,實時監控軍隊內的各種動向,控製一部分後勤補給、建議調換主將的實際權力。
    所以監軍權力極大,加上監軍多為皇帝身邊親近的太監、禦前侍衛等,所以地位極為特殊。
    皇帝為了避免監軍手中權力影響軍隊戰鬥力,也立下嚴苛的律法,監軍不得幹涉日常訓練,更不得幹預實際作戰,違令者均抄家滅族。
    而且各部主將與監軍有相互彈劾之權。
    因此主將與監軍慢慢形成了相互牽製、妥協的局麵。
    在不影響軍隊戰鬥力的前提下,將平衡牽製之術發揮到了極致,也將皇權放大到了極致。
    這也是當年莫家軍嘩變,被迅速鎮壓的根本原因。
    蘇小樓閑來無事仔細研讀將軍府中藏書後,覺得這種軍隊結構,到有點像前世的政委製度。
    所以,此次行動打點監軍,是極為妥當的。
    當然他在這樣想的時候,陷陣營大本營內一座宅院內。
    演武場上,一白發鶴顏、麵皮白淨,些許皺紋的老者,身穿白色單薄內襯衣衫,腳踩黑色繡古龍紋長鞋,手持一支重型金屬長槍。
    將軍中衝鋒所用的十六式重步兵槍法耍得淋漓盡致,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旁邊恭敬站著一個高大青年,恭敬的等著。
    正是去求蘇小樓幫忙的青年偏將。
    那白發老者將槍法路數耍完,已經是大汗淋漓,調整了呼吸後,將重槍丟給一旁的侍衛。
    一旁的高大侍衛竟然隻能扶住重槍,又跑來三人,這才合力將重槍插回木架之上。
    看得那青年偏將暗暗咋舌,心道這老妖人不愧是陷陣營公認的第一狂人,恐怕呂將軍都不是他的對手。
    嘴上卻彎腰諂媚笑著給他遞上毛巾,“阿公,差事辦完了,特來向您老人家匯報!”
    白發老者接過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珠,幾個侍衛搬來了太師大椅。
    端上來了水,白發老頭邊洗手,邊道:“將前後說清楚,咱家還要寫折子匯報皇上。這十一小子老是來借人,出了差錯,這顆腦袋都不夠砍!”
    “那是,那是!”青年偏將心裏多少有些害怕。
    說著就將此次行動全過程詳細的說了出來,說到蘇小樓河邊斬殺幾人的詭異之處,白發老頭也微微動容。
    最後說到這繳獲財物私吞分配,白發老頭笑著大罵道:“你這潑才,此等事如何能放在明麵說?”
    “是,是,屬下愚笨、愚笨!”青年偏將不住認錯。
    餘光瞄向白發老頭,見他沒有生氣追究的意思,就知自己精心挑選的那幾樣寶貝起了作用。
    太監不好女人,這財寶如何不愛,陷陣營大名鼎鼎的監軍太監也不能免俗。
    “不過……”白發老者話鋒一轉。
    青年偏將嚇了一跳,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又聽見他道:“此人倒是不俗,做事心思縝密,極為罕見。蘇小樓,怎生從未聽過此人,不應該是籍籍無名之輩。”
    聞言青年參將才落下心,如實稟報道:“聽蕭將軍講,他乃解元蘇然之弟。那日在驛站,蕭將軍與他一見如故,兄弟相稱,極為親熱!”
    那白發老頭眼睛一亮,自語道:“原來是蘇然之弟,怪不得,年紀輕輕,六竅通明,無師自通。小小的木南鎮,能孕育如此人傑,當真令人好奇。”
    “你去召此人來,雜家要親自見一見他!”
    “卑職領命!”青年偏將躬身退了出去。
    走到院外,青年偏將後背已經被冷汗濕透,都知道這妖人喜怒無常,當初討得蘇公子之計,當真是大幸。
    喜歡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許多神請大家收藏:()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許多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