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載問道 八陽初成
字數:2399 加入書籤
深秋時節,滿山黃葉紛飛,奕帆開始了第二重易筋洗髓的修煉。
真氣在經脈中奔湧,如同千萬根銀針在骨髓中遊走。
最難熬的那幾個夜晚,他整日浸泡在寒潭中,靠著刺骨寒意緩解痛楚。
每當意識模糊時,他總會想起小時候生病,祖母徹夜不眠地為他擦拭額頭的溫柔。
月圓之夜,他忽然渾身一輕,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
清晨在溪邊洗漱,見水中倒影肌膚晶瑩如玉,方知易筋洗髓已然大成。
寒冬來臨,他修煉第三重至陽熱氣。
每日朝陽初升時麵對東方吐納,將天地間第一縷純陽之氣納入丹田。
這真氣初時細若遊絲,漸漸在經脈中凝聚成團,流轉時帶著融融暖意。
最難忘那日大雪封山,奕帆在修煉時周身熱氣大盛,竟將三丈內的積雪盡數融化。
那群通靈的雪猴驚奇地圍著我跳躍,它們的眼眸中倒映著蒸騰的白氣,仿佛見到了神跡。
待到春暖花開,他開始參悟第四重縮骨大法。
常日觀察猴群在岩縫間穿梭的靈巧姿態,模仿它們騰挪轉折的要訣。
最初練習時常常扭傷筋骨,有個雨天躲在岩洞中修煉,忽然想起妹妹小時候最愛玩的翻花繩,十指翻飛間的靈巧,與此刻縮骨功的奧義頗有相通。
當他終於能將身體縮進尺許見方的石穴時,洞外的猴群發出歡快的啼鳴,仿佛在為我慶賀。
盛夏時節,他修煉第五重龜息大法。
整日坐在潭邊觀察水龜浮沉的節奏,試圖讓呼吸與天地同步。
起初總是氣息紊亂,某日忽然頓悟,想起他祖父垂釣時說的“心靜自然涼”,於是放開對呼吸的執著,任由其順應自然。
當他第一次進入龜息狀態,三日三夜不吃不喝,醒來時發現猴群安靜地守在一旁,眼中滿是關切。
秋葉再黃時,奕帆開始修習第六重壁虎遊牆。
這門功夫要求將真氣運至四肢,產生吸附之力。
他日夜在光滑的崖壁上練習,無數次從半空跌落,又咬牙攀上。
最危險的一次,是想起父親當年教他寫字時,總說“筆力要透紙背”,忽然明白真氣的運用也要如此——不僅要附著表麵,更要深入肌理。
當他終於能在垂直的崖壁上如履平地時,那群雪猴也興奮地在他身旁攀援跳躍。
寒冬再臨,他衝擊第七重諸毒不侵。
這一重要求將前六重的修為融會貫通,以純陽真氣化解萬毒。
有一次誤食毒果,險些走火入魔,是想起家人團圓時的溫馨場景才穩住心神。
功成那日,他能在毒瘴中靜坐三日,任憑百毒侵襲也難傷分毫。
出關時,看見崖壁上的雪蓮在月光下綻放,那靜謐的美讓他想起母親深夜為他蓋被時溫柔的目光。
最後修煉第八重金剛不壞時,奕帆已能在至陽真氣的護持下硬接落石。
某次山崩,他運起神功,周身熱氣化作實質般的屏障,將墜落的巨石盡數震碎。
這時他才明白,這三載苦修不僅讓他武功大成,更讓他在孤獨中參透了親情的真諦。
如今八陽圓滿,唯餘第九重反嗜金剛尚未練成。
但他深知,有些境界需要機緣,就像親情需要時光來沉澱。
每當月圓之夜,他以清泉代酒,敬向南方,至陽真氣在月光下流轉,仿佛能將他的思念帶到親人身邊。
山穀中的猴群依舊每日相伴,它們眼中的靈性讓他想起遠方的家人。
或許有一天,當他真正懂得“家”的含義時,第九重境界自會水到渠成。
……
喜歡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請大家收藏:()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