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終南尋覓 東行華山
字數:6373 加入書籤
離開永登繼續東行,奕帆刻意不用輕功,像普通行人一樣徒步趕路。
官道年久失修,沿途驛站多已荒廢。
在翻越烏鞘嶺時,他終於體會到這個時代行路的艱難。
十日後抵達蘭州,這座黃河邊的古城依然繁華,但細看之下,許多商鋪關門歇業。
他在蘭州逗留期間,特意來到一家鏢局,向總鏢頭打聽終南山的情況。
客官要去終南山?
總鏢頭是個精悍的中年人,如今全真教早已勢微,活死人墓更是荒廢多年。
他取出塊碎銀推過去:還望總鏢頭指點。
總鏢頭收起銀子,壓低聲音道:活死人墓在終南山北麓,具體位置老朽也不清楚。
不過客官若是要去,最好找個當地采藥人帶路。
在蘭州補充幹糧時,奕帆強迫自己購買當地的食物:硬如石頭的烙餅、鹹得發苦的肉幹。
偶爾實在難以下咽時,才偷偷從空間取一小塊巧克力解饞。
離開蘭州沿洮河南下,經過狄道、渭源,五日後抵達臨洮府。
這裏的災情更為嚴重,流民塞道。
在臨洮府城外,他親眼目睹了官府施粥的場麵:清可見底的米湯,卻讓無數災民爭搶不休。
這哪是賑災,分明是做樣子!
一個老書生憤憤道。
他沉默不語。
小冰河時期的天災,加上朝廷腐敗的人禍,讓這個帝國正在走向深淵。
當晚在客棧,他破例取了包方便麵,用熱水泡開。
那熟悉的香味讓他幾乎落淚,但他知道,這樣的享受必須適可而止。
從臨洮繼續南下,經過岷州、西和、鳳翔府,十日後終於來到終南山腳下。
這座道教名山依然雲霧繚繞,但山間的道觀多已破敗。
奕帆在山腳下的小鎮住下,向當地采藥人打聽活死人墓的方位。
客官問那個古墓?
老藥農麵露懼色,那地方邪門得很,去年有幾個獵戶進去,再也沒出來。
他取出些銅錢:老丈隻需指個方向即可。
老藥農收下錢,指著北麵一座山峰:就在那座山後的山穀裏,客官千萬小心。
次日清晨,他往終南山深處行去。
終南山北麓,人跡罕至的幽深山穀中,藤蔓纏繞,苔蘚濕滑。
他立於一塊巨碑之前,上麵“活死人墓”四個斑駁大字,在透過林隙的稀疏天光下,透著一股森然寒意。
那傳說中的墓門,已被萬鈞之重的“斷龍石”徹底封死,嚴絲合縫,仿佛與山體融為一體。
他深吸一口氣,體內九陽神功沛然流轉,雙掌按在冰冷堅硬的巨石上,內力如潮水般洶湧吐出。
然而,足以開碑裂石的力量撞上斷龍石,卻如泥牛入海,巨石紋絲不動,隻在掌心傳來反震的微麻。
“果然不行……”
他收功後退,搖了搖頭。
古人智慧與決心,不容小覷,這斷龍石一旦落下,絕非蠻力可開。
既如此,唯有另尋他徑。
奕帆心念一動,從隨身的儲物空間中取出一物——那是來自另一個時代的造物,一架小巧精密的無人機。
將其置於掌心,啟動開關,旋翼發出細微的嗡鳴,悄然升空,如一隻敏銳的機械鳥雀,開始俯瞰掃描這片古老的山林。
目光緊盯著手中控製器傳回的實時畫麵,山巒起伏,林木蔥鬱。
忽然,在終南山西南約一裏外,一片粼粼波光吸引了他的注意。
鏡頭拉近,果然是一處隱蔽的水潭,藏於山坳之中,若非從空中俯瞰,極難發現。
“找到了!”
心中一喜,立刻操控無人機返航,收回空間。
不再遲疑,身形一展,施展出九陽真經中記載的輕身功法“梯雲縱”,身形如一抹青煙,朝著水潭方向疾掠而去。
潭水幽深,泛著碧綠寒意。
他略作調息,運轉起龜息大法中的閉氣秘術,隨即“撲通”一聲,縱身躍入冰冷刺骨的潭水之中。
水下能見度極低,他憑著感覺與一絲微光指引,奮力下潛。
約莫過了三分鍾,肺中氣息將盡之時,前方岩壁上果然出現一個黑黢黢的洞口。
奮力遊入,幾經轉折,水位漸低,終於得以冒頭。
攀上一處濕滑的石台,眼前赫然是一間寬敞的石室,數口石棺靜靜陳列,彌漫著千年不散的寂寥與陰寒。
他取出強光手電,光柱劃破黑暗。
其中一口石棺並未完全合攏,靠近細看,棺內壁上赫然刻著幾行遒勁的字跡:“玉女心經,技壓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
“王重陽……”
奕帆輕撫刻痕,仿佛能感受到當年那位絕頂高手在此留字時的不甘與傲然。
對其餘幾口可能存放遺蛻的石棺,他保持敬意,未去驚擾。
調整呼吸,他持著手電,沿著墓中甬道小心翼翼地向深處探去。
光線掠過牆壁,可見上麵刻滿了全真教的武功心法與圖形,雖也精妙,但於他而言,並非此行的終極目標。
曲折前行,終於抵達墓室最深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手電光斑定格在一麵最為寬闊平整的石壁上,上麵密密麻麻刻滿了字跡,正是那名動天下的《九陰真經》!
強壓下心中激動,他凝神細讀。
然而,隨著閱讀深入,眉頭卻微微蹙起。
這石壁上所載,並非他想象中包羅萬象的全本,更側重於總綱、原理與根基修煉之法。
其中有深奧的內功口訣“易筋鍛骨篇”,有療傷、解穴的秘法,有“移魂大法”這等精神運用之術,卻唯獨缺少了“九陰神爪”、“白蟒鞭法”等具體的外功殺招。
“原來如此……”
奕帆恍然低語。
王重陽在此刻經,意在印證自身武學境界“不弱於人”,而非傳播所有殺伐之術。
這基礎篇,反而是夯實武道根基、理解武學至理的無上寶鑰,價值更在那些淩厲招式之上。
邏輯既明,心中豁然開朗。
他當即盤膝坐下,借著手電光芒,將全部心神沉浸於經文之中。
九陽神功帶來的超凡記憶與悟性此刻發揮到極致,他字字咀嚼,句句推敲,務求將整篇基礎經文深深刻入腦海,確保無一字遺漏,無一句錯解。
如此反複背誦、默記,直至確認滾瓜爛熟,意念微動,經文便如溪流般在心頭淌過,方才罷休。
確保經文已完全記住後,他開始了第二項工作。
從儲物空間中取出那部來自現代的“安卓牌”手機,調整好光線與角度,確保畫麵清晰不失真。
首先,將刻有《九陰真經》基礎篇的整麵石壁,分區域、多角度地完整拍攝下來,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存在的注釋或圖形脈絡。
接著,他循著來路返回,將之前忽略的、鐫刻在甬道牆壁上的所有全真教武功心法與圖譜,也一一細致拍攝存檔。
這些武功,或許目前於他助益不大,但作為武學研究的資料,或未來可能存在的傳道授業之需,其價值不容小覷。
連同那口刻著王重陽留字的石棺內部,也留下了清晰的影像記錄。
他找到了當年楊過睡過的那張寒玉床,幾百年來,依然寒氣逼人!他用手輕輕觸碰,感覺進入冰箱冷凍室一樣!他拿出手機用影像也記錄了下來。
完成這一切,他又在龐大的古墓中細細搜尋了一日,確認再無其他密室或隱藏的秘籍,隻找到一些早已風化腐朽的普通陪葬品,於我並無用處。
臨行前,奕帆對著那麵刻有《九陰真經》的石壁躬身一禮。
此行雖未得全本,但獲取了最為根本的築基之法,更擁有了一個移動的“武學典藏館”,已是天大的機緣。
將墓中一切恢複原狀,確保不露痕跡後,他再次潛入那冰冷的水潭,循著來路悄然離去。
躍出水麵,重見天日,山風拂麵,帶著草木清新之氣。
回首望了一眼那幽深的古墓入口,心中充實而平靜。
古墓之行,不僅讓他掌握了《九陰真經》的根基精髓,更為他未來的武道之路,乃至可能在這個時代播下的武學火種,積累了無比深厚的底蘊。
離開終南山,他東行經過藍田,兩日後抵達西安府。
這座千年古都依然氣勢恢宏,但城牆上的裂痕和街角的流民,無不昭示著這個帝國的衰敗。
在西安休整時,奕帆特意品嚐了當地的羊肉泡饃,學著當地人的樣子掰著硬饃。
轉向東南往華山方向,江湖人士明顯增多。
這些攜刀佩劍的武者,在酒肆裏高談闊論。
通過他們的談話,他了解到當今武林格局。
這日傍晚,他終於來到華山腳下的華陰縣。
仰望著險峻的華山五峰,他不禁心潮澎湃。
在華陰縣的客棧投宿時,他向掌櫃打聽上山路徑。
客官要上華山?近來華山派戒嚴,外人不得上山。
他取出塊碎銀子推過去:還望掌櫃行個方便。
掌櫃頓時眉開眼笑:客官明日從玉泉院往西,有條采藥人走的小路...
是夜,他在客房輾轉難眠。
既然要在這個時代長久生活,武功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要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儲物空間裏的知識,或許才是真正的寶藏。
不過既然來了,總要試一試。
明日先上山尋找劍譜,若實在無緣,就安心在這個時代紮根。
畢竟,這才是他將要度過餘生的世界。
……
喜歡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請大家收藏:()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