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潼關相會 俠影萍蹤
字數:5156 加入書籤
九月二十九日,未時末約下午3點不到),他們這支浩浩蕩蕩的車隊終於抵達了潼關。
遠遠望去,這座天下雄關在秋日斜陽下巍然矗立,城牆上的每一塊磚石仿佛都在訴說著千年的金戈鐵馬。
黃河的咆哮聲自遠處傳來,更添幾分蒼涼壯闊。
令人意外的是,城門前並無尋常關隘的懈怠景象,反而肅立著兩列盔明甲亮的士兵。
為首一員大將,身披玄甲,腰懸長劍,正是潼關守將杜鬆。
見到車隊,他龍行虎步地迎上前來,朗聲笑道:
奕兄弟,別來無恙!聽說你要路過潼關,杜某可是從晌午就在此等候了。
奕帆連忙下馬,拱手行禮道:杜將軍親自相迎,實在愧不敢當。
杜鬆一把扶住他的手臂,虎目中閃著真誠的光芒說道:你我之間何須這些虛禮?那日與你暢談民生,杜某受益匪淺。
聽說你要進京,特意在此備下薄酒,為你接風洗塵。
這時,奕帆注意到城門外設著幾個粥棚,不少麵黃肌瘦的災民正在排隊領粥。
雖然人人麵帶菜色,但秩序井然,與沿途所見其他地方的混亂景象大不相同。
杜鬆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歎道:今年大旱,流民日增。
杜某能力有限,隻能每日設粥賑濟,略盡綿力。
說著指向關內,好在潼關地處要衝,商旅不絕,城內還算有些生氣。
奕帆隨他走進關城,果然見街道兩旁商鋪林立,雖然不及西安繁華,卻也人來人往,叫賣聲不絕於耳。
幾個孩童在街邊追逐嬉戲,給這座雄關增添了幾分生氣。
杜將軍治軍有方,施政有術,實在令人敬佩。
周文淵在一旁讚道。
杜鬆擺手笑道:周先生過獎了。
杜某一個武夫,不過是將心比心罷了。當年戚少保說過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杜某不敢望戚少保項背,隻求問心無愧。
人夜,杜鬆在守備府設宴款待。
酒過三巡,氣氛愈發融洽。
錢煒舉杯道:久聞杜將軍威震潼關,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這潼關城內秩序井然,實為難得。
杜鬆豪飲一杯,笑道:錢師爺謬讚了。要說治理有方,倒是奕兄弟更勝一籌。聽說你在西安又是開鏢局,又是建工坊,如今還要進京獻寶,當真是少年英才。來,杜某敬你一杯!
奕帆舉杯回敬,笑了笑道:杜將軍過獎了。
在下不過是做些小本生意,哪比得上將軍鎮守要隘,保境安民的功業。
付嵇在一旁插話道:將軍有所不知,我們這一路行來,但見災民遍地,唯有到了潼關地界,才見得幾分太平景象。
杜鬆聞言神色一黯,放下酒杯道:這天下...唉,不說也罷。
倒是前日華山派傳來消息,掌門之位已傳給四十出頭的穆人清。
這位新任掌門據說劍法大進,已是當世罕見的高手。
周文淵好奇道:老夫在西安時,就常聽人說起華山派氣宗第一高手的名頭。
穆大俠正值壯年就能執掌華山門戶,當真了得。
正是。
杜鬆意味深長地看了奕帆一眼,說道:說來有趣,這位穆掌門前些時日特意來潼關尋我,說是在思過崖得遇一位少年英俠,劍法通神,指點他重在意不在形,讓他武功大進。
奕兄弟,你可知道這位少年英俠是誰?
他聞言一怔,不禁想起去年在思過崖練劍時,確實有位中年劍客每日送飯,一連十餘日都在旁觀我練劍。
當時看他誠心,便隨口點撥了幾句劍理。
難道...那位就是穆人清穆大俠?
奕帆訝然道,當時他隻說是個華山弟子,我見他劍法已有根基,隻是過於拘泥招式,便說了幾句心得。
杜鬆拍案叫絕,聲震屋瓦道:妙極!穆掌門說那幾日受益終生,將紫霞神功、混元功與獨門劍法融會貫通,已達剛柔並濟之境。
如今他的混元一氣功已是武林一絕!奕兄弟,你這隨口指點,可是造就了一位絕頂高手啊!
周文淵撫須笑道:奕總鏢頭當真是深藏不露。
不但經商有道,武功修為更是深不可測。
錢煒也道:難怪秦王如此器重奕總鏢頭,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奕帆連忙謙遜道:諸位過獎了。
穆大俠本就根基深厚,在下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心中卻不禁暗讚華山派武學博大精深,能培養出這般傑出人才。
杜鬆又滿飲一杯,感慨道:說起來,這華山派不愧是名門正派。
當年風清揚老前輩的獨孤九劍獨步武林,如今穆掌門又得奕兄弟指點,想必華山派必將迎來又一個鼎盛時期。
宴席間,眾人推杯換盞,言笑甚歡。
杜鬆談起戍邊趣事,引得滿堂哄笑;
周文淵說起秦藩典故,讓人大開眼界;
錢煒則不時插上幾句精辟見解,更添談興。
付嵇趁著酒興,說起一樁趣事:前日我們在渭南歇腳時,遇到幾個江湖人士,說起奕總鏢頭在西安的事跡,竟把總鏢頭說成是得了風清揚真傳,還會使失傳已久的獨孤九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傳言越傳越神,都快把總鏢頭說成活神仙了。
眾人聞言大笑。
奕帆搖頭笑道:江湖傳言,多半誇大其詞。
不過風老前輩的劍法確實精妙,在下也隻是略得皮毛而已。
杜鬆正色道:奕兄弟不必過謙。穆掌門對你的劍法推崇備至,說你已得劍道真諦。
假以時日,必成一代宗師。
直至亥時,宴席方散,杜鬆獨留我至書房細談。
燭光下,杜鬆神色凝重:奕兄弟,你此去京城,可曾聽說西北局勢?
杜將軍指的是寧夏之亂?
正是。
杜鬆一拳捶在案上,震得茶盞作響,無奈道,哱拜那廝在寧夏作亂已近一年,朝廷卻遲遲不派大將征討。若是當年戚少保在世,何至於讓跳梁小醜如此猖獗!
奕帆沉吟道:聽說兵部已在商議派李如鬆將軍出征?
杜鬆歎道:李將軍確是良將,但朝中諸公爭權奪利,貽誤戰機。
若是早日出兵,何至於讓叛軍坐大!
他忽然壓低聲音,道:奕兄弟,你此去京城,若有機會,不妨在兵部諸位大人麵前進言。
杜某位卑言輕,但你如今是秦王紅人,說話分量不同。
奕帆鄭重頷首道:杜將軍放心,若有機會,定當盡力。隻是...
他略作遲疑,道:朝堂之事,恐怕不是我等能夠輕易左右的。
杜鬆長歎一聲,起身推開窗戶,望著滿天星鬥,說道: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隻恨杜某空有一身武藝,卻隻能困守在這潼關之上。
月光灑在他剛毅的臉上,平添幾分落寞。
奕帆走到他身旁,輕聲道:將軍鎮守要隘,保一方平安,已是功在社稷。
他日若有機會,定當與將軍並肩作戰。
杜鬆轉身重重拍我的肩膀,虎目中閃著光芒:好!有奕兄弟這句話,杜某就等著那一天!
聽說你要在京城開設分號,若是需要杜某相助,盡管開口。
這一夜,他們暢談至東方既白。
從江湖軼事到朝堂風雲,從武功劍法到用兵之道,當真是相見恨晚。
臨別時,杜鬆親自將他送至驛館,約定他日再聚。
望著杜鬆遠去的背影,他不禁感慨:在這大明末世,仍有這般忠勇之士,或許這個天下,還有希望。
隻是不知,這希望之光,能否照亮這個日漸昏暗的王朝。
……
喜歡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請大家收藏:()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