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秦淮巧遇 宋氏青俊

字數:8158   加入書籤

A+A-


    拜訪過衛承芳後,奕帆心情頗為舒暢。
    這位清流重臣的理解與支持,如同在這寒冬中為他點燃了一盞明燈。
    次日,他與唐江龍再次信步閑遊,想要好好領略這六朝古都的風物。
    雪後的南京城格外清新,秦淮河上薄冰初融,畫舫往來如織。
    兩人沿著河岸漫步,但見兩岸樓台亭閣錯落有致,酒旗招展,笙歌隱隱。
    雖是冬日,但這江南的溫柔富貴之氣,卻絲毫不減。
    奕兄,你看這秦淮河,當真是十裏珠簾,名不虛傳啊!
    唐江龍搖著折扇,雖是寒冬也不改其風流本色,道:難怪杜牧要寫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奕帆微微一笑,目光卻被河邊一個不起眼的書攤吸引。
    那書攤不大,攤主是個須發花白的老者,正捧著一本書看得入神。
    書攤上除了常見的四書五經,竟還有些《夢溪筆談》之類的雜書,更有幾卷手抄的圖紙,上麵畫著些奇特的機械結構。
    老丈,這些書倒是別致。
    奕帆上前,隨手拿起一卷圖紙翻閱。
    老者抬起頭,見是兩個氣度不凡的年輕人,忙起身道:讓公子見笑了。
    這些都是老夫平日收集的一些雜書,登不得大雅之堂。
    奕帆仔細看著圖紙上的水車設計,發現其中竟運用了齒輪傳動原理,雖然簡陋,但思路新穎,不由讚道:這水車設計巧妙,可是老丈的手筆?
    老者連連擺手道:老夫哪有這個本事。
    這是城南宋員外閑來無事畫的,放在老夫這裏,想看看有沒有同好之人。
    宋員外?
    奕帆心中一動,道:可是那位對格物之學頗有研究的宋承慶宋員外?
    正是正是!
    老者笑道,公子也認得宋員外?
    奕帆與唐江龍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喜。
    這宋承慶,正是後來寫出《天工開物》的宋應星之父!
    沒想到竟在南京偶聞其名。
    久聞宋員外大名,不知可否引見?
    奕帆恭敬地問道。
    老者打量了二人一番,見他們氣度不凡,便道:宋員外最愛結交有誌之士。
    二位若是有意,老夫可代為引路。
    在書攤老者的指引下,奕帆二人穿過幾條青石板鋪就的小巷,來到城南一處清幽的宅院前。
    但見粉牆黛瓦,門楣上懸著格致齋三字匾額,筆力蒼勁。
    院牆內探出幾枝寒梅,暗香浮動。
    老者叩響門環,不多時,一個書童開門。
    聽聞來意後,書童引著二人入內。
    院子不大,卻布置得極為雅致。
    假山盆景錯落有致,一角還設有一座小小的水車模型,正在緩緩轉動。
    正堂門楣上掛著一副對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筆力渾厚,透著主人不凡的誌向。
    好一個格物致知
    奕帆不禁讚道。
    讓二位見笑了。
    一個溫潤的聲音從堂內傳來。
    但見一位年約二十出頭的青年文士緩步走出,身穿一襲半舊的青色直裰,麵容清雅,目光明亮,手中還拿著一卷圖紙。
    這便是宋承慶了。
    他雖然年輕,但舉止從容,眉宇間自有一股書卷氣。
    在下奕帆,這是好友唐江龍,冒昧來訪,還望宋員外見諒。
    奕帆拱手行禮道。
    宋承慶連忙還禮道:二位客氣了。
    方才書攤張老已經派人來知會過了。
    快請裏麵坐。
    堂內陳設簡樸,卻處處透著主人的品味。
    牆上掛著幾幅機械圖紙,書架上除了經史子集,更多的是《夢溪筆談》、《武經總要》之類的雜書。
    最引人注目的是牆角的一個書架,上麵整齊地擺放著各種模型:水車、風車、織機,甚至還有一個簡易的蒸汽機模型。
    這些都是員外的手筆?
    唐江龍驚訝地指著那些模型。
    宋承慶謙遜一笑道:閑來無事,隨手做些小玩意兒,讓二位見笑了。
    奕帆走到蒸汽機模型前,仔細端詳。
    這個模型雖然簡陋,但鍋爐、氣缸、活塞一應俱全,顯然設計者對蒸汽動力已有相當認識。
    員外這個設計,可是利用了水汽之力?
    奕帆問道。
    宋承慶眼睛一亮道:奕公子也懂這個?
    奕帆微微一笑,指著模型道:若是在這裏加一個飛輪,在那邊設一個調速器,效率當可提高三成。
    宋承慶聞言,急忙取來紙筆道:還請奕公子細說!
    兩人就在模型前討論起來。
    奕帆憑借後世的物理知識,指出了幾個可以改進的地方;
    宋承慶則以其紮實的工藝基礎,提出了可行的實施方案。
    越談越是投機,不知不覺已是日上三竿。
    妙!妙啊!
    宋承慶拍案叫絕,道:奕公子這些見解,當真令人茅塞頓開!
    這時,一個三歲左右的幼童搖搖晃晃地從內室跑出,撲到宋承慶腿邊,奶聲奶氣地叫道:爹爹!
    宋承慶愛憐地抱起孩子道:這是犬子應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星兒,快給兩位叔叔行禮。
    小應星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奕帆二人,有模有樣地作了個揖,逗得眾人都笑了。
    奕帆看著這個未來將寫出《天工開物》的孩子,心中感慨萬千。
    他取出隨身攜帶的一個小巧的放大鏡,遞給小應星道:這個送給你,用它看東西,會變得很大哦。
    小應星接過放大鏡,好奇地對著書本照去,頓時驚喜地叫起來:字變大了!
    宋承慶見狀,更是驚訝道:這...這是何寶物?
    不過是個小玩意兒罷了。
    奕帆笑道,原理其實簡單,不過是利用凸透鏡聚光放大。
    他簡單解釋了一下光學原理,宋承慶聽得如癡如醉。
    奕公子大才!
    宋承慶由衷讚歎,道:這些格物之理,經公子一點撥,頓時豁然開朗!
    唐江龍在一旁笑道:我們奕兄的學問,那可是深不可測。
    這一路南下,不知讓多少人大開眼界呢!
    宋承慶忽然正色道:奕公子,在下有個不情之請。
    員外請講。
    公子學識淵博,見解超凡。
    在下想請公子收犬子為徒,傳授這些格物之學!
    宋承慶鄭重其事地說道。
    奕帆一愣,隨即笑道:員外言重了。
    應星還小,當以啟蒙為重。
    況且在下年輕識淺,豈敢為人師表?
    公子過謙了!
    宋承慶激動道,方才聽公子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這些學問,才是真正經世致用之道。
    若是星兒能得公子指點,將來必能有所成就!
    這時,小應星也扯著奕帆的衣角,奶聲奶氣地道:叔叔教星兒!
    奕帆看著這孩子天真無邪的眼神,心中一動。
    他蹲下身,柔聲道:好,等星兒再長大些,叔叔一定教你很多有趣的知識。
    宋承慶大喜過望,連聲道謝。
    眾人重新落座,宋承命仆人奉上香茗。
    茶是上等的雨前龍井,清香四溢。
    奕公子此番南下,所為何事?
    宋承慶問道。
    奕帆便將奉旨勘察沿海、籌建港口之事細細道來。
    當他說到想要引進新式船舶、改進航海技術時,宋承慶更是興奮不已。
    不瞞公子,
    宋承慶道,在下對船舶製造也略有研究。
    如今海船多以福船、廣船為主,雖然堅固,但速度太慢,且受風向影響太大。
    他取來一卷圖紙展開,上麵畫的是一艘造型奇特的三桅帆船。
    這是在下設計的快船,采用軟帆,吃水淺,速度快。
    隻是還有些技術難題未能解決。
    奕帆仔細看著圖紙,發現這艘船的設計已經相當接近後世的飛剪式帆船,不由暗暗稱奇。
    他指著幾處關鍵部位,提出了改進意見。
    若是將船首做成尖削狀,船底加裝龍骨,再配合這種帆裝,速度當可提高五成以上。
    宋承慶聽得兩眼放光,急忙取筆記錄。
    兩人越談越是投機,從船舶製造談到航海技術,從天文導航談到機械動力。
    奕帆憑借超越時代的知識,每每都能提出獨到見解;
    宋承慶則以其紮實的工藝基礎,將這些想法落到實處。
    若是能造出不受風向影響的船,那該多好!
    宋承慶感歎道。
    奕帆心中一動,低聲道:其實...也不是不可能。
    他在紙上畫了一個簡易的蒸汽機示意圖道:利用水火之力,推動輪機,便可不受風向限製。
    宋承慶看著圖紙,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良久,他才顫聲道:這...這當真可行?
    原理上是可行的。
    奕帆道,隻是需要解決鍋爐強度、密封等諸多技術難題。
    非一日之功啊。
    宋承慶激動地站起身,在堂內來回踱步道:若是真能造出這樣的船,那...那將是劃時代的創舉啊!
    唐江龍在一旁笑道:宋員外,您可別被我們奕兄嚇著了。
    他腦子裏稀奇古怪的想法多著呢!
    宋承慶正色道:這哪裏是稀奇古怪?
    這是開萬世太平的良方啊!
    他轉向奕帆,鄭重其事地行了一禮:奕公子,在下願傾盡所學,助公子完成這航海大業!
    奕帆連忙還禮:有員外相助,實乃奕某之幸!
    不知不覺,日已西斜。
    奕帆二人起身告辭,宋承慶親自送到門外,依依不舍。
    奕公子日後若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盡管開口。
    宋承慶誠懇地道,在下雖不才,但在機械製造方麵,還是能幫上些忙的。
    奕帆笑道:待港口選址確定,定當請員外前來指點。
    離開宋宅,唐江龍感歎道:這位宋員外,當真是個奇才。
    那些機械設計,便是工部的老師傅也未必能及。
    奕帆望著天邊絢麗的晚霞,意味深長地道:這大明,臥虎藏龍啊。
    隻是這些人才,往往被埋沒在草莽之間。
    所以奕兄才要廣納賢才?
    唐江龍笑道。
    不錯。
    奕帆點頭,道:獨木難成林。
    要成就大業,非得匯聚天下英才不可。
    兩人沿著秦淮河漫步回轉,但見華燈初上,畫舫上的歌聲越發婉轉動人。
    奕帆心中卻無半點旖旎之念,滿是方才與宋承慶交談的興奮。
    有了宋承慶這樣的技術人才,有了衛承芳這樣的清流支持,他對未來的航海事業,更加充滿了信心。
    隻是不知那天魔教,接下來又會使出什麽手段?
    他望著秦淮河上星星點點的燈火,眼神漸漸堅定。
    無論前路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要在這大明的版圖上,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
    喜歡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請大家收藏:()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