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烏篷入越 古城重逢
字數:5379 加入書籤
船隻在一處名為“三江口”的碼頭靠岸,這裏水勢平緩,是曹娥江、錢清江與浙東運河的交匯之處,舟楫往來,已然十分繁忙。
奕帆等人下了船,決定換乘紹興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烏篷船,前往紹興古城,也好細細品味這水鄉韻味。
這烏篷船船身狹長,兩頭尖翹,通體漆成烏黑色,那彎月形的篷蓋也是用煙熏過的竹篾編成,顯得古樸而靈巧。
船夫站在船尾,赤著腳,穩立船板,用腳有力地蹬著長長的櫓提供主要動力,手臂同時協調地劃著一支短槳控製方向,動作嫻熟而優美,仿佛與小船融為一體。
小船便在這動作下,輕盈地滑入密如蛛網的水巷之中。
但見水道縱橫,碧波蕩漾,一座座形態各異的石橋如彩虹般橫跨水上,有的如拱月,有的似垂虹,橋洞下不時有同樣的烏篷船“欸乃”一聲穿梭而過。
岸邊的民居是清一色的白牆黛瓦,斑駁的牆麵記錄著歲月的痕跡,高低錯落的馬頭牆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勾勒出優雅的天際線。
河畔垂柳依依,雖已冬季,枝條枯黃,但在水中的倒影依然婀娜。
船槳劃破綠綢般的水麵,漾起圈圈漣漪,倒映著古老的建築、藍天和枯柳,宛如一幅幅流動的水墨畫卷,靜謐而富有詩意。
“真是‘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
雖未至五月,也無緣得見鑒湖,但此間小橋流水人家,烏篷欸乃,已盡得越地水鄉之精髓,令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
唐江龍搖著折扇,完全陶醉在這如詩如畫的景致中,忍不住再次詩興大發,道:“‘煙雨扁舟水上宅,烏篷蓑笠枕河眠。’
古人誠不欺我!”
陸毅鋒也笑著接口,語氣中帶著欣賞道:“三弟好句!
紹興不愧是古越之地,文風鼎盛,水韻悠長。
這烏篷船,這青石板路,這空氣中彌漫的黃酒香與黴幹菜氣息,皆是別處難尋的獨特風味。
無怪乎能出王羲之、陸遊、徐渭這等人物。”
奕帆亦是心曠神怡,連日來海上顛簸、勘察選址的緊張與疲憊,似乎都被這溫柔的水波和古樸的意境洗滌而去。
他暫時將建港的繁雜事務拋諸腦後,沉浸在這座千年古城獨有的韻味與節奏之中。
他忽然想起,在洛陽結識的通判趙文傑曾言,他乃是紹興趙家武館的二公子。
“船家,勞煩打聽一下,可知紹興趙家武館在何處?”
奕帆向那動作悠然的船夫詢問道。
船夫一邊熟練地蹬櫓劃槳,一邊笑著答道,帶著濃重的紹興口音:“趙家武館?
那可是我們紹興城裏有名的武館咯!
趙老爺子武功高強,為人仗義,教徒有方,城西八字橋一帶,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幾位客官要去?
小的這就搖過去,不遠咯!”
烏篷船在彎彎曲曲、仿佛沒有盡頭的水巷中又靈活地穿行了一刻多鍾,繞過幾座石橋,最後在一座造型古樸、橋洞高敞的石橋旁穩穩靠岸。
船夫指著橋頭不遠處一座粉牆高聳、門庭開闊的宅院道:“客官,那就是趙家武館了。”
眾人付了船資,走上岸來。
但見武館門庭頗為氣派,黑漆大門上方懸著“趙家武館”四個金字的匾額,筆力遒勁沉雄,一看便知出自名家之手。
門前是一片以青石板鋪就的寬敞空地,此時正有數十名年紀不一的弟子,身著統一的短打勁裝,在教頭的帶領下練習拳腳,呼喝之聲整齊有力,騰挪閃躍間虎虎生風,顯得生機勃勃,氣勢不凡。
奕帆上前幾步,對守在門旁、目光炯炯的弟子拱手道:“煩請通稟,洛陽故人奕帆,特來拜訪趙文傑趙通判。”
守門弟子見奕帆等人雖衣著不算華麗,但氣度不凡,尤其是奕帆,雖年紀輕輕,卻自有一股沉穩威嚴之勢,不敢怠慢,連忙說了聲“稍候”,便快步入內通報。
不過片刻,隻聽一陣急促而有力的腳步聲從院內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身著藏藍色便服、麵帶驚喜與難以置信神色的趙文傑,大步流星地迎了出來,他身後還跟著幾個好奇張望的武館弟子。
“奕兄弟!真的是你!!”
趙文傑一眼便看到了站在最前麵的奕帆,臉上瞬間綻放出巨大的笑容,幾步搶上前,一把緊緊抓住奕帆的手臂,用力搖晃著,激動之情溢於言表,道:“方才門人通報,我還以為是聽錯了,或者是有同姓同名之人!
沒想到你我洛陽一別,尚不足三月,竟能在我這家鄉之地重逢!
這…這真是天大的驚喜!”
奕帆也反手握住趙文傑的手,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喜悅,心中亦是溫暖,笑道:“趙大哥,別來無恙!
世事難料,緣分奇妙。
我等南下公幹,途經紹興,想起大哥乃是此地人氏,又正值省親之期,特來叨擾,還望沒有唐突才好。”
“這是哪裏話!
你我兄弟,何來唐突之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歡喜還來不及!”
趙文傑朗聲大笑,又熱情地與唐江龍、陸毅鋒等人一一見禮,道:“唐公子,陸莊主,還有諸位兄弟,快快請進!
今日定要好好聚聚,不醉不歸!”
他鄉遇故知,更是喜出望外,臉上的笑容幾乎要溢出來。
他將眾人熱情地引入武館。
趙老爺子聽聞是兒子的貴客,且是在洛陽對他多有照應的“奕兄弟”,亦是親自出麵接待。
老爺子年約六旬,精神矍鑠,目光開合間精光隱現,顯然內家功夫已臻不俗境界。
他拉著奕帆的手,連聲道:“奕小哥兒,傑兒在洛陽多蒙你關照,老夫早就想當麵謝你了!
今日既然來了,定要多住幾日,讓老夫一盡地主之誼!”
隨即吩咐下去,準備豐盛酒席。
席間,眾人把酒言歡,暢談別後之情。
趙文傑得知奕帆不僅安然度過了京師風波,竟還得蒙陛下賞識,獲封“商海使”,肩負勘察沿海、籌建港口之重任,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連連讚歎,舉起酒杯道:“奕兄弟真乃人中龍鳳!
愚兄在洛陽時便知你非池中之物,他日必非等閑!
卻不想你竟能一飛衝天至如此境地!
年紀輕輕,便得陛下如此信重,肩負開拓海疆之重任!
此等機遇,千古難逢!
愚兄敬你一杯,既是接風,亦是祝賀!” 說罷,一飲而盡。
眾人紛紛舉杯相和。
趙文傑又興致勃勃地與眾人探討武學,他家學淵源,見識廣博,對各家拳法兵器均有涉獵,與同樣家學淵源的陸毅鋒、見識不凡的唐江龍等人切磋武理,引經據典,妙語連珠,引得眾人連連誇讚,席間氣氛熱烈非常。
酒至酣處,奕帆再次提及建港出海之宏圖,描繪那聯通四海、貨通萬國的景象。
趙文傑聽得心馳神往,熱血沸騰,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杯盤作響,麵色潮紅,正色道,聲音因激動而略顯高昂道:“奕兄弟!
你若是不嫌愚兄能力淺薄,官微言輕,待你他日港口建成,巨帆揚波之時,我趙文傑必當辭去這區區通判之職,前去投靠,為你牽馬執鞭,略盡綿力!
隻求你到時,看在今日情分上,給我留個能施展拳腳的位置!
讓我也親眼看看,那瀚海之外,究竟是何等天地!”
他目光灼灼,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向往與對奕帆的絕對信任。
奕帆聞言,心中感動,亦起身舉杯,目光誠摯地看著趙文傑道:“趙大哥言重了!
大哥若能來助,奕帆求之不得,何來嫌棄之說!
大哥為人正直,武功高強,又通曉官場地方事務,正是我亟需之人才!
屆時,港口的治安防衛,與地方官府協調諸事,乃至未來船隊護衛,少不得要倚重大哥!
位置,早已為大哥虛席以待!”
“好!一言為定!”
趙文傑虎目放光,與奕帆重重碰杯,再次一飲而盡,兩人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入夜,趙文傑盡地主之誼,在紹興城中久負盛名的酒樓“鹹亨樓”設下極其豐盛的夜宴,款待奕帆一行。
賓主盡歡,直至夜深方散。
這次意外的重逢,不僅加深了奕帆與趙文傑之間惺惺相惜的情誼,更為他未來波瀾壯闊的事業,預先招攬了一位忠心耿耿、能力出眾的得力幹將。
這紹興古城,似乎從一開始,就在為他的崛起,悄然鋪陳著人與地的緣分。
……
喜歡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請大家收藏:()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