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塵埃落定

字數:2483   加入書籤

A+A-


    棲霞山穀的殺氣已然散去,隻留下癱軟如泥的趙辛及其麾下,以及巡狩營銳士們冰冷的目光。
    徐小栓沒有對趙辛動用任何刑罰,甚至沒有過多斥責。他隻是命人將趙辛及其隨從全部“請”回了風鳴原,單獨軟禁在驛館的一處獨立院落中,對外則宣稱趙大人旅途勞頓,偶感風寒,需靜養數日,謝絕一切訪客。
    這是一種看似溫和、實則更為冷酷的處理方式。趙辛的欽差身份猶在,卻已形同囚徒。他帶來的那些試圖構陷徐小栓的“證據”,在絕對的武力反製和“尾隨邊將、行為不端”的事實麵前,已然成了笑話。徐小栓甚至不需要對他做什麽,隻需要將他控製起來,隔絕他與外界的聯係,他和他背後主子的陰謀便不攻自破。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了北涼高層。
    清涼山王府的反應快得驚人。在趙辛被軟禁的第二天,一道措辭嚴厲的王府鈞令便直達風鳴原,內容大意是:欽差趙辛行為失當,有負聖恩,著即於驛館“反省”,一應事務暫由北涼地方官員按律處置。同時,鈞令中充分肯定了巡狩營近期功績,並對徐小栓“顧全大局、沉穩應對”之舉表示了讚賞。
    這道鈞令,徹底堵死了趙辛及其背後勢力借題發揮的最後可能。北涼王徐驍用最直接的方式表明了他的態度——力保徐小栓,並將趙辛事件定性為了“行為失當”。
    數日後,離陽京城方麵似乎也默認了這個結果,並未有進一步的旨意或問責到來,仿佛趙辛這個人從未存在過一般。這其中的政治博弈與妥協,不足為外人道。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徐小栓在這場與朝堂使者的交鋒中,大獲全勝。
    經此一事,北涼軍中那些因流言而對徐小栓產生的質疑與排斥,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混合著敬佩與忌憚的複雜情緒。敬佩其膽魄與能力,能在朝堂陰招與北莽暗殺的雙重壓力下,不僅活了下來,還反手將欽差整治得毫無脾氣。忌憚其手段與背後隱約顯露的、連王府都全力支持的深厚根基。
    徐小栓的威望,在北涼軍中,尤其是中下層軍官和士卒心中,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巡狩營”和“徐小栓”這兩個名字,已然成為北涼邊軍中一塊響當當的招牌。
    然而,徐小栓本人卻並未因此而有絲毫得意。他深知,趙辛不過是一枚棋子,真正的對手是那個隱藏在幕後的“蛛網”。此次棲霞山之行,對方派出的殺手已然觸摸到天象境的門檻,下一次,又會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自身的修煉和巡狩營的建設上。
    借助從武庫“燧皇甲”中獲得的感悟,他對“文明薪火”的理解更加深入,不再僅僅局限於“焚淨”與“毀滅”,開始嚐試引導其中“傳承”、“守護”與“照亮”的意境。他體內的地火之力變得更加凝練、精純,白金色的光芒中,那圈淡金色的光暈愈發明顯,仿佛蘊含著無限的生機與可能。
    同時,他也開始將一些基礎的、適用於軍隊合擊的陽炎符繪製方法和應對精神攻擊的簡易法門,係統地傳授給巡狩營的骨幹。他要將巡狩營,真正打造成一支不僅能征善戰,更能應對各種詭異手段的特殊力量。
    這一日,他正在校場上指導幾名隊長演練新的合擊陣型,親衛送來了一封來自清涼山的密信。
    信是徐驍親筆,內容依舊簡短:
    “風鳴原事已了,做得不錯。然樹大招風,‘蛛網’不會罷休,江湖亦非淨土。可往‘聽潮亭’一行,見一個人,取一物。憑此令牌。”
    信紙中,夾著一枚非金非木、觸手溫涼、上麵刻著一個古樸“徐”字的玄黑令牌。
    聽潮亭?見一個人?取一物?
    徐小栓握著令牌,心中了然。徐驍這是要將他正式引入北涼更深層的布局之中了。聽潮亭,乃是北涼王府的一處禁地,據說藏著徐家最大的秘密之一。
    而那個需要見的人,需要取的東西,恐怕都與應對“蛛網”和自身“源火”有關。
    他抬起頭,望向西方聽潮湖的方向。
    趙辛的風波已然塵埃落定,但更大的風暴,正在遠方匯聚。
    他將密信收起,令牌貼身放好,眼中閃過一絲期待與決然。
    “張嵩。”
    “末將在!”
    “點齊一隊人手,明日隨我出發,前往聽潮亭。”
    “是!”
    新的征程,即將開始。而這一次,他將不再是被動應對,而是主動踏入那漩渦的中心,去探尋真相,去獲取力量,去迎接屬於自己的宿命。
    喜歡雪中悍刀行:天命係統請大家收藏:()雪中悍刀行:天命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