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燈火照北涼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徐小栓離開清涼山,並未直接返回風鳴原巡狩營。
他如同一個尋常旅人,行走在北涼的道、州、郡縣之間。隻是他的步伐看似緩慢,卻總能於日暮前抵達下一處城鎮,於晨露未曦時踏入另一片鄉野。
他走過飽經戰火、城牆斑駁的邊關軍鎮,也走過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平靜村莊;他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駐足,也在荒僻冷清的古道旁停留。
無人識得他便是那位如今名動北涼的巡狩使,更無人能察覺他眉心裏那盞維係著文明火種的“薪火之燈”。他隻是看,隻是聽,隻是感受。
他看到邊軍老卒撫著殘破的戰旗,向年輕兒郎講述當年的血戰,眼中有著渾濁的淚,更有著不滅的豪情;他看到田間農夫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粗糙的手掌摩挲著沉甸甸的稻穗,臉上露出質樸而滿足的笑容;他看到學堂裏傳出稚嫩的讀書聲,看到工匠鋪裏敲打出希望的火星,看到商旅往來,帶來遠方的貨物與消息……
他也看到,某些邊鎮將領的奢靡與懈怠,看到胥吏在鄉間的欺壓與盤剝,看到因戰亂流離失所者的麻木與絕望,看到江湖幫派在陰影處的爭鬥與血腥。
北涼,就像一幅巨大而複雜的畫卷,有明亮溫暖的色彩,也有灰暗冰冷的角落。忠誠與背叛,英勇與怯懦,希望與絕望,生機與腐朽,交織並存。
徐小栓眉心的“薪火之燈”隨著他的見聞,時而光芒溫潤,如同被這些堅韌、樸素的生之意誌所滋養;時而光暈微凝,仿佛感應到了那些阻礙文明生長的“混亂”與“腐朽”。
他並未急於出手幹預什麽。他在理解,在沉澱,在將自身的力量與這片土地、這些生靈的脈搏更深層次地連接。
《燧皇燃燈經》不僅僅是一部修煉功法,更是一種踐行之道。文明之光,並非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源於眾生,也當照耀眾生,驅散蒙昧,啟迪智慧,守護秩序。
這一日,他行至北涼道與流州交界處的一個小鎮。小鎮不大,卻因靠近一條商路而略顯繁華。然而,此刻鎮子卻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鎮外河流上遊,半月前突發山洪,衝毀了一段官道,更麻煩的是,洪水裹挾的泥沙巨石,將流經鎮子的唯一水源“清溪”徹底淤塞斷流。如今鎮中水井幹涸,河水汙濁難用,人心惶惶。
官府派來的工匠嚐試疏浚了幾日,收效甚微,反而因操作不當,引發了一次小規模的山體滑坡,傷了幾人,如今已是束手無策。
鎮中百姓聚在幾乎見底的河床邊,望著渾濁的泥漿和堆積如山的亂石,臉上寫滿了絕望。幾個鄉老圍著愁眉不展的裏正和那名額頭裹著滲血布帶的工房小吏,哀聲請求,卻得不到任何有效的回應。
“完了……沒了水,這鎮子可就完了啊!”一個老漢捶打著胸口,老淚縱橫。
“官府也沒辦法,我們可怎麽活啊!”
絕望的氣氛在蔓延,甚至開始有人收拾行囊,準備逃離這祖輩居住之地。
徐小栓站在人群外圍,靜靜地看著這一切。他能感受到空氣中彌漫的那種生機即將斷絕的“死寂”之感,這與“歸寂者”散發的氣息雖有天壤之別,卻同樣是對文明與秩序的破壞。
他眉心的“薪火之燈”微微跳動,傳遞出一種想要“照亮”、想要“疏通”的意念。
他分開人群,走到河床邊。
“你是什麽人?別在這裏添亂!”那工房小吏正心煩意亂,見一個陌生青年靠近,沒好氣地嗬斥道。
徐小栓沒有理會他,目光掃過淤塞的河道和兩側不穩的山體。在他的感知中,哪裏是關鍵的淤塞點,哪裏的山石結構最為脆弱,哪裏的地下或許有潛流可以引導,都清晰無比。這是“文明之光”權柄帶來的,對事物本質和聯係的洞察力。
他轉向那滿麵愁容的裏正和絕望的鄉民,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此法或可一試。”
裏正抬起頭,看著這個氣度不凡的年輕人,將信將疑:“閣下是?”
“過路人。”徐小栓道,“且召集鎮中青壯,按我指示行事。”
或許是徐小栓那超乎常人的鎮定感染了眾人,或許是絕望中抓住的任何一根稻草都不願放過。裏正咬了咬牙,立刻招呼鎮民行動起來。
徐小栓並未施展移山倒海的神通,那樣會驚世駭俗,也並非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他隻是憑借精準的洞察和指揮,引導鎮民們用最合適的工具,在最關鍵的位置挖掘、疏導、加固。
他時而親手示範,動作簡潔而高效;時而指出某塊巨石的受力點,讓眾人能更省力地撬動;時而又提醒避開某些看似穩固、實則內部早已被水流掏空的地段。
在他的指揮下,原本雜亂無章、效率低下的疏浚工作,變得井然有序,進展神速。更神奇的是,在他指明的一處河灘向下挖掘數尺後,一股清冽的泉水竟然汩汩冒出!
“出水了!出水了!”歡呼聲響徹河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希望,如同這清澈的泉水,瞬間注入了所有鎮民的心田。人們幹勁更足,看向徐小栓的目光充滿了感激與信服。
不過半日功夫,主要淤塞段被疏通,引導清泉的溝渠也已挖成。渾濁的洪水被引向他處,清澈的溪流重新開始滋潤幹涸的河床。
望著重新流淌的溪水,整個小鎮都沸騰了。人們跪地叩拜,感謝上蒼,更感謝這位神秘的年輕人。
徐小栓站在歡騰的人群中,感受著那蓬勃煥發的生機驅散了之前的死寂,眉心的“薪火之燈”散發著溫和而喜悅的光暈。
他悄然退到一旁,對那激動不已的裏正和工房小吏道:“水源雖通,但上遊山體仍需加固,可沿我標記之處栽種根係發達的樹木,以固水土,防患未然。”
說完,他不顧眾人的挽留,轉身離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鎮外的道路盡頭。
他沒有留下姓名,但那“過路人”的傳說,卻在小鎮乃至周邊區域流傳開來。人們說他定是山神顯靈,或是遊曆的仙人,在他指引下挖出的那眼清泉,也被稱為“仙人泉”。
徐小栓繼續他的行走。
他並未刻意去尋找什麽,隻是遵循著“薪火之燈”的感應。有時,他會在一個陷入困境的村莊停留數日,傳授更高效的農具製作方法或灌溉技巧;有時,他會在一處被山匪困擾的商道現身,以恰到好處的方式“幫助”商隊驚退匪徒;有時,他會在某個蒙童的學堂外駐足,聽著那朗朗書聲,眉心的燈盞光芒便會更加溫潤……
他所做的,都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如同春風化雨,悄無聲息地滋養著一方水土,點亮一盞盞微小的、名為“希望”的心燈。
他漸漸明白,《燧皇燃燈經》的修煉,不在於閉關苦修,而在於“行”。在於走入這人間煙火,用文明之光,去照亮、去疏通、去守護那些構成文明的微小單元。
他的力量在行走中變得更加圓融,更加內斂。那盞“薪火之燈”與他自身的結合也越發緊密。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
當他走遍北涼,當這盞燈的光芒能夠真正照亮這片土地的每一個角落時,他才有資格,去麵對那來自世界之外的、“歸寂者”的陰影。
而此刻,燈火,正首先照亮北涼。
喜歡雪中悍刀行:天命係統請大家收藏:()雪中悍刀行:天命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