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人形武學寶庫
字數:3298 加入書籤
晨光熹微,海霧未散。
檳城以東一座僻靜的海灣內,依山傍水處,坐落著一處不顯山露水的莊園。
白牆青瓦,風格古樸,與周圍熱帶景致迥異,卻奇異地融為一體。這裏便是徐文武在南洋的一處落腳點。
臨水的軒榭內,楊烈與徐文武相對而坐。
中間一張紫檀茶案,紅泥小爐上泉水初沸,茶香嫋嫋,與窗外帶著鹹味的海風交織。
楊兄昨夜出手,那道精純的實屬罕見。徐文武執壺斟茶,動作行雲流水,自有一股千年沉澱的雍容氣度,不知師承何方?
機緣巧合,得傳全真一脈道統。楊烈並未細說主神空間與穿越之事,隻提了全真教的根腳。後又曆經些奇遇,雜學旁收,讓徐兄見笑了。
全真...徐文武眼中閃過一絲追憶,王重陽真人當年,確是人傑。其倡導的三教合一,與我所行之路,亦有幾分相通之處。他頓了頓,看向楊烈
楊兄可知,你這身雖源於道家,但其精純深厚之境,已遠超尋常道傳。更難得的是,其中似乎還融入了某種...源自生命本源的野性與磅礴,卻又被中正平和的道理牢牢束縛,著實奇妙。
楊烈心中微動,對方眼力果然毒辣,竟能看出自愈因子帶來的生命本源特質。徐兄慧眼。確有些許際遇,改變了體質。
徐文武點點頭,不再深究個人隱秘,轉而道:楊兄既欲融匯百家,我便拋磚引玉。他手腕輕抬,一枚十環脫離,懸浮於茶案之上,幽藍光芒柔和流轉。
此環,非金非鐵,乃天外之物。千年以來,我憑借它們,征戰、守護、亦...學習。
學習?楊烈捕捉到這個詞。
正是。徐文武目光深邃,它們不僅是武器,更是載體,是鑰匙。能助我更快地理解、解析、乃至模仿的運行,武學的精義。
他話音未落,懸浮的十環光芒微變,其能量波動竟在刹那間模擬出數種截然不同的氣息——少林的剛猛、武當的綿長、西域的詭奇、甚至有一絲類似楊烈昨夜那道純陽之氣的意味,雖隻得其形一二分,卻已足夠驚人。
楊烈真正感到震驚了。這十環竟有如此輔助悟道之能!難怪徐文武能積累下千年武學見識。
千年光陰,滄海桑田。
徐文武收回十環,語氣平淡卻蘊含著曆史的重量,
我見證過太多流派的興起與衰亡。少林七十二絕技,我曾得其大半真意。”
“武當太極劍圈,亦曾與創派祖師論道推演。”
“天山縹緲的傳承、西域金剛門的秘法、天竺古瑜伽的肉身成聖之道...它們有的湮滅於戰火,有的失傳於時光,但其精華,卻以另一種形式,留存於此。
他指了指自己的頭顱,又意味深長地看了看手腕上的十環。
接下來的時日,楊烈便暫住於這海灣莊園。徐文武並未藏私,開始係統性地為他梳理自身千年武學積累。
他並非簡單地傳授招式,而是從入手。
闡述少林外家功夫如何由外而內錘煉氣血,最終觸及金剛不壞的門檻;解析武當太極如何以柔克剛,於方寸間演繹陰陽變化;描繪天竺古僧如何觀想三脈七輪,開啟肉身秘藏...
每一種理論,徐文武都用這個世界的之理念來闡釋,並輔以相應的能量演示。
有時是十環模擬出該流派特有的勁力,有時是他親自施展一些極具代表性的招式片段。
他甚至帶來了大量古老的皮卷、竹簡,上麵以各種文字記錄著早已失傳的秘要。
楊烈如饑似渴地吸收著這些知識。他仿佛看到一幅浩瀚的武學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波瀾壯闊。
他將徐文武的傳授,與自身的全真根基、歐洲所學的能量理論相互印證。
他發現,這個世界的與他的先天真氣雖有差異,但在部分底層原理上相通。
全真內力中正平和,善於溫養與統禦;而徐文武展示的諸多外家硬功、爆發技巧,則在的層麵更為直接高效。
他開始嚐試,不再僅僅依賴骨爪與單純的真氣外放凝聚作為的出口。而是將氣貫利爪那種高度凝聚、變化由心的理念,融入到一些剛猛的外家拳法招式之中。
比如,一式簡單的黑虎掏心,在他手中使出,拳頭表麵並非覆蓋骨爪。
而是凝聚出一層薄而堅韌的氣勁鋒刃,穿透力倍增,且收放更為自如。
又比如,演練一套大開大合的掌法時,掌緣亦可模擬出鋒銳氣勁,如同無形利刃。
同時先天真氣更具靈性,可以用真氣凝聚兵刃,但是威力很一般,還不如普通刀劍。
這僅僅是初步的與的結合,卻已讓他感覺對自身力量的掌控更進了一步。
體內的先天真氣在這種細微的形態變化中,似乎變得更加。
這一日,兩人在沙灘上演武。楊烈將一套融合了氣勁的伏虎拳打完,氣定神閑。
徐文武在一旁負手而立,微微頷首:
形意相合,氣隨念動。楊兄,你已初步掌握了以氣馭形的關竅。這已非單純學習,而是在開創了。”
“你獨特的與這些武學理念結合,正在走出一條新路,我建議你去見識更多人的武學,他們雖然沒有我強,但是對於各自的武學也都有獨到的見解。
楊烈收勢,感受著體內似乎又凝練了一絲的力量,望向浩瀚的南洋,心中對那更為廣闊的東方武林,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這千年武學寶庫,他才剛剛打開大門。
本章 完)
喜歡漫威修行:從全真心法開始請大家收藏:()漫威修行:從全真心法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