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分道揚鑣
字數:2959 加入書籤
長江的濁流在腳下奔騰不息,裹挾著上遊戰火的硝煙與生靈的悲慟,一路向東,仿佛要將這亂世的苦難盡數傾瀉入海。
江邊一處高崖上,楊烈與徐文武並肩而立,衣袂在江風中獵獵作響。
兩人剛從一片淪為焦土的村落離開,那裏剛經曆了一場不知是官兵還是亂軍的洗劫,隻餘斷壁殘垣與未曾熄滅的煙火。
沉默良久,徐文武緩緩開口,聲音如同他千年歲月一般古井無波:
“朝代更替,兵禍連結,不過是曆史循環之常態。你我所見,不過是這漫長周期中的又一朵浪花罷了。”
他的目光掠過滾滾長江,投向不可知的遠方。
“個人的力量,於此洪流之中,不過是一葉扁舟。傾覆與否,於江河何幹?執著於拯救每一滴即將蒸騰的水珠,隻會讓自己迷失在無邊的水汽裏,忘了前行的方向。”
楊烈沒有立刻回答。他的指尖,似乎還殘留著方才從瓦礫下拉出那個奄奄一息的孩童時,觸及的微弱體溫與冰涼塵土。
他腦海中浮現的是村民那混合著絕望、恐懼與一絲因他出現而燃起的、微弱得可憐的光。
“文武兄,你所言,是俯瞰曆史的‘理’。”楊烈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穿透江風,
“但我腳下所立,是承載萬民的‘地’。我修行所求,起初或是長生,是力量,是超脫。可見了這滿地哀鴻,聽了這遍野哭聲,若仍能心如鐵石,視而不見,那我所修之道,與腳下這冰冷磐石何異?與那些視人命如草芥的妖魔何異?”
他轉過頭,看向徐文武那完美卻疏離的側臉:
“我的道心,不允許我‘忘情’至此。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能堵其耳。這非是執著於小善,而是……但求心安。”
“心安?”徐文武終於收回目光,看向楊烈,眼中有一絲不解,也有一絲惋惜,
“楊兄,你天資卓絕,百年光陰便已有此成就,前方大道可期。何必讓這塵世紛擾,成為你心境的掛礙?十環之秘,天地之廣,還有更多永恒之物值得探尋。沉溺於此間瑣碎,恐會耽誤你的前程。”
這便是兩人根本的分歧所在。徐文武曆經千年,目睹無數文明興衰,早已將個體情感的波動視為阻礙永恒的雜質,他追求的是超越凡俗、接近宇宙本質的終極奧秘。
而楊烈,他的根依舊紮在“人”的土壤裏,他的道,是在人性的掙紮與光輝中淬煉而出。
“或許,我的‘前程’,本就與這‘瑣碎’息息相關。”楊烈輕輕搖頭,語氣堅定,“若超脫的代價是漠然,那這超脫,不要也罷。”
他沒有憤怒,沒有指責,隻有一種明晰的、不可動搖的堅持。
徐文武凝視他片刻,眼中那絲惋惜最終化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歎。
他了解這種堅持,正如他了解自己的道路一樣。道不同,不相為謀。強求同行,反生芥蒂。
“看來,你我之路,在此便需分岔了。”徐文武的語氣恢複了平靜,甚至帶著一絲釋然。他抬起手,掌心一枚幽藍的十環虛影緩緩旋轉,
“我需返回秘地,潛心探究十環在與那異維度力量碰撞後產生的細微共鳴。那裏,或許有我追尋了千年的答案。”
楊烈拱手,鄭重道:“願文武兄早日得償所願。”
徐文武也鄭重還禮:“楊兄亦請保重。你之道,崎嶇艱難,望你……勿失本心。”他頓了頓,補充道,
“若有朝一日,遭遇你我皆無法獨力應對之劫難,憑此氣息,我必感知,萬裏亦來相援。”
這是來自一位千年長生者的承諾,重若山嶽。
“彼此彼此。”楊烈微笑頷首。
沒有過多的言語,兩人相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下一刻,徐文武的身影被幽藍環光包裹,倏忽間便已消失在天際,仿佛從未出現。
高崖上,隻剩下楊烈一人,以及永不停歇的江風。
一股深沉的孤獨感悄然漫上心頭,比這江風更冷。
與徐文武同行雖不久,但棋逢對手、論武談天的暢快,足以慰藉百年孤旅。此刻摯友離去,前路茫茫,隻剩自己一人麵對這紛亂的人世與內心的迷障。
他深吸一口氣,將那孤獨感強行壓下,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而堅定。
孤身便孤身吧。
他的路,本就是要自己一步步走出來。
轉身,離開高崖,他不再看向徐文武離去的方向,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江南。
他需要一處安靜之地,好好梳理此番東歸所得,將那紛繁複雜的武學感悟、東西理念、出世入世的矛盾,一一理清。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想明白,在個人力量的提升與對世間苦難的回應之間,那條獨屬於他楊烈的“道”,究竟該如何走下去。
身影幾個起落,消失在蒼茫的山林之間。江流依舊,帶走了短暫的相遇,也開啟了一段全新的、孤獨的求索。
本章完)
喜歡漫威修行:從全真心法開始請大家收藏:()漫威修行:從全真心法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