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武藏歸宗 知見鎖前路
字數:2410 加入書籤
青城山,後山一處人跡罕至的幽深洞府。
洞內無燈無燭,楊烈盤膝而坐。他並未運功,周身卻自然流轉著一層淡薄而凝實的金色光暈,映照得洞壁岩石溫潤生輝,正是他融匯百家所創的“金剛琉璃身”。
他緩緩抬起右手,食指伸出,指尖真氣凝聚,欲在堅硬的洞壁上刻劃新近領悟的一道運勁路線。
起初,指落處石粉均勻落下,痕跡深邃平滑。但行至中途,他眉頭微蹙,指尖真氣陡然一滯,變得晦澀不明,那石壁上的刻痕也隨之變得深淺不一、雜亂起來,最終戛然而止。
“又失敗了……”楊烈心中暗歎。他閉上雙眼,試圖在識海中重新推演。
霎時間,龐雜的“知見”洶湧而來——少林硬功的剛猛路線、武當心法的柔韌轉折、古瑜伽的三脈七輪圖譜、甚至源自聖盾會典籍的魔法能量結構、摩根勒菲的冰寒魔力特性……無數種截然不同、甚至互相衝突的運勁法與能量模型,在他腦中同時浮現、碰撞、交織!
“呃!”他悶哼一聲,隻覺氣血一陣逆亂,太陽穴鼓脹劇痛,不得不立刻中止了推演。
腦中那萬千流光閃爍的“知見之繭”緩緩平複,卻依舊堅固地存在著。
他麵前,攤開著兩卷書冊。《武道融匯綱要》與墨跡猶新的《東方武學精要》。
後者是他重返東方近二十載,融匯徐文武的千年見識、古瑜伽奧秘、少林禪武、武當圓轉、蜀中劍器乃至自身野性本能與道心定力的全部智慧結晶。
書中直指“勁”、“氣”、“意”的本質,信手一揮,真氣可柔如春水蝕石,亦可剛似霹靂碎筍;心念動處,氣勁可化無形劍罡,亦可聚為凝實氣盾。動若滄海怒濤,靜若流雲懸空。
單以“技”與“理”而論,他確已臻至前所未有的高峰,海納百川,自成一格。
若放在江湖,他“劍宗”之名足以開宗立派,受萬世景仰。著書立說的成就,凡俗武道的尊榮,他已盡握手中。
然而……
楊烈抬起手,凝視著自己的掌心。氣血充盈澎湃,功力已然超凡脫俗。
但他能清晰地“感覺”到,丹田氣海之中,那條先天真氣大河的增長,已緩慢到令人絕望,如同陷入無邊粘稠的泥沼。
若按此速度,欲填滿氣海,觸及下一境界,百年光陰亦恐不足。
更致命的,是那無所不在的“知見障”。知道的太多,反而成了前進的最大阻礙。
“我知曉萬法,卻不知何為我法。”他低聲自語,道出了核心的迷茫。輝煌的成就與停滯的道途,形成了尖銳而無奈的對比。
留在此地,“劍宗”的盛名隻會帶來更多的俗務與幹擾,於突破無益,反是枷鎖。
閉門造車,已不可取。需要的是破而後立的決絕!
他長身而起,周身金色光暈內斂,洞府重歸昏暗。走到洞口,外麵青城山雲霧繚繞,生機勃勃,更反襯出他內心的凝滯。
塵緣武學,已被他走到了一個極致。再繼續,也隻是在原有圈子裏打轉。
他需要一個契機,一把能打破現有認知框架、直指本源的“鑰匙”。
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西方。越過山河,仿佛看到了那片傳說中萬山之祖、神靈所居的巍峨山脈——昆侖。
聖殿騎士團的龍脈手劄、聖盾會馬爾科姆的暗示、卡瑪泰姬守護者與之的關聯……那裏,是超越凡俗武學,觸及天地規則的地方。
或許,隻有在那等真正的秘境聖地,經曆向死而生的考驗,才能找到斬開“知見之繭”的利刃。
“是時候了。”楊烈低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斷然。
青城山的雲霧,留不住注定要遠行的孤影。
洞府依舊,石案上的兩卷武學精要靜靜地躺著,它們記錄了一段輝煌的融匯之路,也標誌著一個瓶頸的終點,與一段新征程的起點。
下一刻,灰色的身影已如輕煙般掠過樹梢,幾個起落,便消失在茫茫雲海與群山之間,隻留下一個堅定不移、直指昆侖的方向。
本章 完)
喜歡漫威修行:從全真心法開始請大家收藏:()漫威修行:從全真心法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