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刀下去,砍的是皇權的命門

字數:3514   加入書籤

A+A-


    解剖刀劃開最後一層筋膜時,雲知夏的額角已沁出細密汗珠。
    兩個時辰過去,她月白中衣後背浸透了汗漬,發梢黏在頸側,卻仍握刀的手穩如磬石。
    “看這裏。“她用銀鑷夾起一段泛紫的神經,轉向呆立一旁的軍中醫官,“正常勞損會導致肌肉纖維化,但這根神經表麵有放射狀蝕痕——“鑷子尖輕輕點過某處暗斑,“這是毒素沿毛細血管滲透的痕跡。“
    帳中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
    最年長的張醫正踉蹌兩步,撞到案幾上的藥罐,“這...這不可能!
    咱們用的鎮痛散是太醫院調的方子,怎會有毒?“
    雲知夏沒接話,轉而將三份指甲蓋大小的組織樣本分別投入三盞琉璃盞。
    第一盞藥液瞬間變黑,她抬眼:“***,過量可致神經麻痹。“第二盞泛出詭異的紫,“蟾酥,與***配伍會加劇毒性。“第三盞最末,她滴入兩滴雪頂紅提取液,渾濁的液體竟緩緩澄清,“這是"斷魂散"的解毒反應——你們以為在給傷兵止痛,實則每月三百斤鎮痛散裏,摻了近半斷魂散的殘料。“
    “撲通“一聲,張醫正跪了下去,老淚縱橫:“小人...小人隻道是藥材受潮,從不敢往毒上想啊!“其他醫官跟著跪成一片,帳內跪得滿滿當當,有人甚至額頭磕在青石板上,“王妃明鑒!
    咱們給傷兵換藥時,總覺藥粉氣味不對,可太醫院說這是"改良方子",小人等不敢多問...“
    帳簾被風卷起一角,蕭臨淵的玄色衣角先掃了進來。
    他站在陰影裏,目光掠過解剖台上的屍體、滿地的炭筆記錄,最後落在雲知夏沾血的指尖上:“你說毒源在戰俘營?“
    “正是。“雲知夏扯過帕子擦手,“邊軍每月領五百斤鎮痛散,其中三百斤給了傷兵——“她指向張醫正,“可戰俘營的傷俘,用的是粗鹽水。
    真正需要鎮痛的是他們,不是扛刀的兵。“她突然笑了,“靖王可知,兵部尚書每月從軍醫餉裏扣下十萬兩?
    藥材賬冊上寫著"遼東野山參",實則是地裏挖的土參根;寫著"藏紅花",不過是染了色的草末子。“
    蕭臨淵的指節捏得發白。
    他右腿舊傷處又開始抽痛——這是他在北境被毒箭所傷留下的頑疾,每月初一必犯。
    最近三個月,痛感竟從膝蓋蔓延到了腳踝。
    “此事牽涉太廣。“他聲音沉得像壓了塊鐵,“兵部背後...“
    “是牽涉到陛下的奶兄?
    還是皇後的母家?“雲知夏打斷他,從案底抽出一疊紙拍在桌上,“這是中毒士兵名單,按營劃分,按時間排序。
    三月前前鋒營中毒十人,兩月前左騎營十五人,如今連親衛營都有三個——“她抓起一張紙抖開,“毒發周期完全一致,都是服用鎮痛散後第七日開始麻木。
    蕭臨淵,你還要裝糊塗到什麽時候?“
    帳內溫度驟降。
    墨七站在門口,喉結動了動,到底沒敢勸。
    他跟著蕭臨淵十年,從未見過有人敢這樣跟王爺說話——可更奇的是,蕭臨淵竟沒動怒,隻是盯著那張名單,像是要把紙燒出個洞。
    “你若不想查,我便把這些名單貼滿京城鬧市。“雲知夏轉身收拾藥箱,“讓百姓看看,他們繳稅養的兵,被自己人用毒藥廢了手腳。
    讓天下人知道,靖王蕭臨淵守邊十年,連自己的兵都護不住。“
    “放肆!“墨七終於忍不住低喝,手按上腰間匕首。
    雲知夏卻像沒聽見,繼續道:“或者,你現在派兵封了太醫院藥庫,提審管賬的書吏。
    我可以作證,這些毒素是長期、有計劃摻入的——“她突然回頭,目光如刃,“你是要當睜眼瞎,還是要當北境三十萬兵的救命恩人?“
    蕭臨淵突然笑了,笑聲裏帶著幾分沙啞的澀:“你倒是算準了,我舍不得這些兵。“他伸手抓起桌上的名單,指腹蹭過“親衛營“三個字,“明日,你隨我去見一個人。“
    “誰?“
    “兵部侍郎李慎之。“蕭臨淵的拇指重重壓在“慎“字上,“他曾主管戰俘營藥務,三日前"暴病身亡",死因——心脈驟停。“
    當夜,雲知夏的營帳裏燭火搖曳。
    她鋪開趙太醫從前呈報的“邊軍脈案“副本,又展開李慎之的“死狀記錄“。
    兩本冊子並排放在案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字樣在燭光下重疊,連“死後唇色泛青“的描述都如出一轍。
    “心脈驟停?“她冷笑一聲,指尖劃過李慎之的屍檢記錄,“***中毒才會唇青如靛,心脈驟停的人,臉該是煞白的。“她猛地合上本子,木軸磕在案上發出脆響,“李慎之知道太多,被滅口了。“
    帳外傳來巡夜的梆子聲。
    雲知夏起身推開帳簾,望著天上半輪殘月,突然想起今日解剖時,蕭臨淵盯著屍體的眼神——那不是看犯人的審視,倒像是看另一個自己。
    “李慎之若留了後手...“她轉身回到案前,提筆在紙上唰唰寫著,“絕不會放在兵部,那裏早被清理幹淨了。
    他家人...對,他有個瞎眼的老母親,還有個嫁去江南的女兒。“筆鋒一頓,她又添了句,“查李府遺孀是否曾求醫於太醫院——能接觸到***的,除了太醫院,還有誰?“
    燭火突然明滅兩下,將她的影子投在帳壁上,像隻蓄勢待發的鷹。
    她吹了吹墨跡未幹的紙,折成小卷塞進瓷瓶,喚來守帳的親兵:“連夜送回靖王府,交給春桃。“
    親兵走後,她靠在案邊揉了揉發漲的太陽穴。
    窗外的月光漫進來,落在她腕間的銀鐲上——那是原主生母留下的遺物,刻著“平安“二字。
    “明日...“她望著鐲上的刻痕輕聲道,“該去會會那位"暴病身亡"的李侍郎了。“
    帳外的更夫敲響三更,遠處傳來馬廄裏的嘶鳴。
    雲知夏吹滅蠟燭,躺上草席時,聽見自己心跳如擂鼓——這一局,她要從死人嘴裏,撬出活人都不敢說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