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五行桌上沒你碗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茶棚布簾落下時,那襲月白裙角已沒入巷尾。
次日未時三刻,靖王府正廳前的朱漆門扉洞開。
十二頂描金軟轎依次停在漢白玉階前,十二位宗室貴婦扶著丫鬟的手拾級而上,裙裾掃過青磚,帶起一陣香風。
榮國公夫人的鎏金護甲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她抬眼掃過門楣上“春和“二字,唇角抿成一道線——昨日賬冊之恥,她等著今日在膳食上找補回來。
正廳內,柳婉柔立在廊下,望著廚房方向直搓帕子。
她特意穿了件豆青繡芙蓉的裙裳,腕間金鐲子撞出細碎聲響:“王媽媽,那批青菜可都換了?“
“回側妃,小廚房後角門的青菜早換了隔夜的,葉尖都發蔫兒了。“王媽媽哈著腰,“連魚腹裏的薑片都抽了,就等那賤蹄子出醜。“
廳內突然響起銅鶴香爐的輕響。
雲知夏從屏風後轉出,月白衫子洗得泛著軟光,腕間隻戴了枚青玉鐲——那是原主生母留下的,她昨日特意尋了出來。
她抬眼掃過廳中座次,目光在榮國公的位置上頓了頓,對小荷道:“把木屬的食盒擺東邊,火屬的靠窗。“
“開宴——“
隨著鄭伯一聲唱喏,十二位貴婦依次落座。
首道菜“翡翠白玉羹“由四個小丫鬟捧著,青瓷碗蓋掀開的刹那,廳中卻響起抽氣聲。
本該清白的菜羹泛著灰綠,漂浮的青菜葉邊緣焦黑,連白玉豆腐都透著股子黴味。
“這是待客之禮?“榮國公夫人銀護甲拍在案上,“靖王府的廚子是拿隔夜菜糊弄人?“
柳婉柔立刻紅了眼眶,踉蹌著上前:“夫人明鑒!
臣妾天沒亮就守在廚房,這羹是用新摘的小青菜做的......“她偷瞄雲知夏,見對方正垂眸盯著羹湯,指尖輕輕撚起一點,放在鼻端嗅了嗅,心下暗喜——定是這賤蹄子看不出門道!
“這不是毒。“雲知夏突然開口,聲音清泠如泉。
她將銀針插入羹中,見無變色,卻冷笑一聲,“是黴變。
青菜隔夜未去根須,菜莖裏的汁水滲出來,滋生了青黴。“她抬眼看向榮國公,“國公爺脾胃最弱,若喝了這羹,今夜怕是要上吐下瀉。“
榮國公原本已扶著桌沿要起身,聞言動作一滯。
他活了六十年,太醫總說他“脾陽不足“,卻從未有人說得這般直白。
“撤了。“雲知夏對小荷使個眼色,“按木屬方案上菜。“
小荷應了一聲,帶著阿菊阿梅從後堂推出食盒。
十二張案幾上,六色小碟依次擺開:青筍切絲拌著蒜末,芹菜葉焯得脆生生,枸杞蒸魚的香氣混著薑味飄出來——屬木,疏肝理氣;赤豆紅棗燉雞的紅湯泛著油光,山藥切得薄片半透明,屬火,養心補血;黃精蒸南瓜的甜香最濃,小米飯顆顆分明,屬土,健脾和胃......
榮國公的目光停在自己案頭的“土屬“小碟上。
青瓷碗裏盛著小米粥,表麵浮著層米油,撒了點桂花蜜。
他夾起一筷子小米飯,入口綿軟,胃裏像揣了團熱乎的棉花。
三十年來,太醫總讓他“少食多餐“,卻沒人知道他最忌冷食——這碗小米飯,分明是溫溫的,不燙不涼,正合他脾胃。
“好......“榮國公眼眶突然發澀,他活了七十歲,頭回在飯桌上被人這樣仔細對待。
柳婉柔攥著帕子的手青筋暴起。
她原想借第一道菜讓雲知夏出醜,誰料反被拆穿,此刻見榮國公吃得動容,急得脫口而出:“那百合銀耳羹裏加了川貝!
川貝性寒,榮國公最忌寒涼!“
雲知夏轉頭看她,目光像看一截枯木:“側妃可知,川貝需研極細粉?“她指了指羹裏浮著的碎末,“三分川貝粉,用薑汁炙過三遍,寒性早被薑的辛溫中和了。
止咳而不傷中,正是為國公爺量身配的。“她看向隨榮國公來的太醫,“張太醫,可要當場驗方?“
張太醫捏著羹勺的手發顫。
他給榮國公調了十年膳食,從不敢用川貝,生怕擔責任,此刻嚐了一口,喉間那口老痰竟真的鬆快了。
他對著雲知夏深深一揖:“王妃此法,張某受教了。“
廳中嘩然。
榮國公夫人的茶盞重重磕在案上,茶潑濕了袖口她都沒察覺——她昨日還想借宗婦考評壓雲知夏一頭,此刻滿座貴婦的目光都黏在雲知夏身上,連定北侯夫人都拉著她的手問:“我這膝蓋一到陰雨天就疼,王妃可有配膳的法兒?“
柳婉柔隻覺耳中嗡嗡作響。
她猛地起身,指尖戳向案上最後一個食盒:“臣妾還有份賀禮!“檀木盒打開,蜜餞裹著糖霜泛著晶光,“這是臣妾娘家祖傳的蜜餞,特為王妃今日的妙手準備的。“
雲知夏垂眸看了眼蜜餞,突然對小荷道:“取碗清水來。“她將蜜餞逐個投入水中,片刻後,水底沉下細砂般的黑點。“這是黑檀粉。“她抬眼看向柳婉柔,“霜髓香的輔料。
側妃該不會忘了,上月周氏案裏,死者喉間也有這東西?“
柳婉柔的臉瞬間慘白。
那日周氏暴斃,大理寺查了半月沒頭緒,她原想借這蜜餞讓雲知夏當眾嘔吐,誰料......
“鄭伯。“雲知夏將陶罐遞給老管家,“勞煩查驗蜜餞盒夾層。“
鄭伯應了,取銀鑷子挑開盒底夾層,果然抖出一小包褐色香粉。
滿廳抽氣聲裏,柳婉柔踉蹌後退,撞翻了身後的花架,牡丹落了她滿頭:“你......你血口噴人!“
“紫藤香非民間可得。“雲知夏聲音平靜,卻像把淬了冰的刀,“側妃若能說清這香粉的來曆,我自當認錯。“
榮國公夫人盯著那包香粉,突然想起上月宮宴,皇後曾提過戶部特供的紫藤香失竊。
她捏著帕子的手發緊,終究接過陶罐:“此事......交大理寺。“
廳中一時寂靜。
雲知夏起身,向十二位貴婦行了個大禮。
窗外春風掀起她的衣擺,露出腰間那枚“藥鑒司“印信,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膳食非炫技,乃養人之本。
若諸位信我,我願為每位長輩立"體質膳檔",三年內,保諸位少病十歲。“
榮國公放下碗,重重拍了下案幾:“老夫信!“
定北侯夫人忙不迭點頭:“我也信!“
柳婉柔癱坐在地上,望著滿廳追捧雲知夏的貴婦,終於明白——她輸的從來不是這一餐。
當雲知夏說出“體質膳檔“時,當那些貴婦眼睛發亮追問“我這頭疼該吃什麽“時,她就已經輸在了整個時代的飯桌上。
暮色漫進正廳時,雲知夏站在簷下整理食盒。
小啞扯了扯她的衣袖,用炭筆在沙盤上畫了座祠堂——三日後的祭祖關。
她低頭看那幅歪歪扭扭的畫,指尖輕輕撫過沙盤上的“宗祠“二字。
風裏飄來線香的味道,像極了將軍府後園老夫人房裏的香火。
“小啞,“她輕聲道,“去庫房取三株百年人參。“
三日後,祭祖關在靖王府宗祠舉行。
老太君坐於香案前,目光掃過階下眾人,落在雲知夏身上時,像把淬了火的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