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春宴前夜,我換了龍碗
字數:4297 加入書籤
實證院的地窖比想象中更潮濕。
雲知夏提著羊角銅燈往下走,青石台階上凝著細密的水珠,沾得繡鞋尖一片涼。
她記得三個月前接管實證院時,前任院首隻說地窖存著曆代醫案,卻沒提最深處那道嵌著青銅鎖的暗門——此刻殘骨上的細紋,正指向暗門門縫裏透出的一線幽光。
銅鎖“哢嗒”落地時,黴味裹著舊紙香湧出來。
雲知夏舉燈照向靠牆的檀木架,最上層整整齊齊碼著秦九的手稿,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幹枯的藥草;下層石案上,那截被她命名為“鼎七”的殘骨泛著象牙白,骨麵用極細的金漆刻著星圖般的紋路。
她將殘骨與手稿並列,指尖順著骨上刻痕遊走。
當觸到第三道凹紋時,指腹突然頓住——手稿邊緣秦九用朱砂批注的“續命靈芽三月一熟”,與骨麵記錄的“醒龍散藥性衰減周期”竟完全重疊。
“啪!”銅燈重重磕在石案上,燈油濺在稿紙上洇開墨漬。
雲知夏後退半步,後背抵上潮濕的石壁,心跳聲震得耳膜發疼。
原來守脈閣那些人要的不是傀儡皇帝,是“短命明君”——用毒激發潛能,讓帝王在三月內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略,待藥效散盡,便是油盡燈枯的死局!
“院首。”
頭頂傳來木梯吱呀聲。
雲知夏迅速收了情緒,轉身時已恢複冷靜。
裴九思正扶著梯子往下走,玄色宦官服下擺沾著雪屑:“春宴的旨意到了。三日後未時,鳳池殿,皇帝要觀諸皇子策論。”他遞來一方染了梅香的密報,“二皇子今早請旨,說要獻‘安邊十策’。”
雲知夏捏著密報的指尖泛白。
她望著殘骨上的刻痕笑了,那笑裏淬著冰碴:“他若真能獻得出來,倒要多謝醒龍散的‘妙效’。”她將手稿和殘骨收進檀木箱,“去禦膳房。”
禦膳房的熱氣裹著百味香撲來。
雲知夏掀簾進去時,老黃正舉著湯勺攪燕窩,手一抖,琥珀色的湯汁濺在青石板上。
“院、院首。”他弓著背後退,後腰抵在灶台上,“今、今日的膳食都按您說的分案……”
“老黃頭手生了?”雲知夏踱步到香料架前,指尖拂過新換的青瓷罐。
當掃到最裏側那罐八珍粉時,她忽然頓住。
鼻尖微動,一縷極淡的甜腥混著沉水香鑽進來——是夢魂蕊!
與北疆冰窟祭典上,那些被致幻香操控的信徒身上,一模一樣的味道。
袖中溯毒針微微發燙。
她垂眸盯著香料罐,聲音卻溫馴得像閑聊:“前日教你的溫控法,可還記得?”老黃的喉結動了動,額角的汗順著皺紋往下淌:“記、記得,燕窩要……”
“老黃!”雲知夏突然提高聲音。
老黃渾身一震,湯勺“當啷”掉在地上。
她彎腰撿湯勺時,一枚細如牛毛的銀針從袖中滑落,“叮”地嵌進灶台縫隙。
暮色漫進禦膳房時,小太監阿福的身影閃進了後巷。
他裹著雜役的灰布衫,袖中揣著雲知夏給的羊脂玉瓶——那是實證院特製的試毒瓶,能析出食物中最細微的毒素。
灶上的八珍鴨正咕嘟冒泡。
阿福裝成添柴的雜役,指甲在裝著八珍粉的罐口蹭了蹭。
粉屑沾進指縫時,他打了個寒顫——那味道,和前日在冰窟聞到的致幻香太像了。
回宮的路要經過一片梅林。
阿福摸著懷裏的玉瓶加快腳步,忽然後頸一涼。
一隻戴玄色手套的手卡住他咽喉,將他抵在梅樹上。
“說,誰派你來的?”沙啞的男聲貼著耳畔,帶著刀割般的冷意。
阿福拚命蹬腿,指尖摳進對方手腕。
恍惚間聽見破空聲,掐著他脖子的手猛地鬆開。
他摔在雪地上咳嗽,朦朧中看見一道黑影掠過梅枝,與襲擊者纏鬥在一起。
待他緩過神,襲擊者已倒在血泊裏,救他的人正彎腰替他理好衣領——是靖王府的暗衛墨七。
“院首在等。”墨七將阿福打橫抱起,腳尖點著梅枝躍出林外。
實證院的藥爐燒得正旺。
雲知夏捏著阿福的指尖,將血珠滴進青花瓷盞。
藥水先是泛起青霧,接著迅速變黑,三息不到便凝成一塊墨玉般的硬塊。
她的瞳孔縮成針尖——這根本不是普通致幻香,是摻了守脈閣秘毒的“蝕魂粉”!
“有人……換碗……”阿福咳著抓住她的衣袖,“他們說‘龍紋定命’,老黃不肯……拿他孫兒威脅……”
雲知夏的指節捏得發白。
她解下腰間的青玉牌遞給墨七:“去順天府,查老黃孫子的下落。”轉身時,裙角掃過案上的琉璃匣,發出清脆的響。
老黃是被架進來的。
他跪在雲知夏腳邊,膝蓋壓碎了滿地月光,懷裏揣著個油布包:“夏醫官,我對天發誓,我真不想……他們抓了小柱兒,說隻要二皇子在宴上……”他抖開油布,露出個雕著纏枝蓮的青瓷瓶,“這是空的醒龍散瓶,我藏在灶底……”
雲知夏接過瓶子,瓶口還沾著極淡的藥漬。
她將瓶子封進琉璃匣,又從暗格裏取出一套禦瓷——是今早從庫房調來的,與二皇子專屬的“九龍纏枝碗”紋路分毫不差,卻少了最裏層那道藏毒的暗槽。
“老黃。”她蹲下來與他平視,“明日卯時三刻,你按他們說的換碗。但記住,”她指腹劃過新碗的龍紋,“這碗裏,該有的毒,不該有的毒,都由我來定。”
更深露重時,實證院頂樓的風卷著雪粒打在臉上。
雲知夏裹著狐裘站在欄邊,望著皇宮方向的燈火。
身後傳來皮靴碾雪的聲音,不用回頭也知道是蕭臨淵。
“布好了?”他的聲音像浸在寒潭裏,卻帶著獨屬於她的溫度。
雲知夏將手中的微型竹筒遞過去。
竹筒裏卷著層半透明的藥膜,是用“回音引”製成的,能錄下特定頻率的聲響:“毒在碗裏,針在我手。明日宴上,他們捧的‘龍光’,我要燒成灰。”
蕭臨淵接過竹筒,指腹擦過她凍紅的耳垂:“楚雲歸已混進樂班。方才他彈《鳳來儀》時,有三個音偏高半調。”
“偏得好。”雲知夏望著東邊漸白的天色笑了,“讓他彈完。我要聽清,是誰在幕後調弦。”
春宴前夜的雪停了。
雲知夏站在實證院門口,看著宮道上掛起的大紅燈籠被風吹得搖晃。
她摸了摸袖中換好的龍紋碗,轉身時,簷角的銅鈴突然輕響——像極了前世藥廬外,山風掠過風鈴的聲音。
次日卯時,鳳池殿的琉璃瓦上還凝著霜。
二皇子的貼身太監捧著食盒穿過回廊,盒中“九龍纏枝碗”在錦緞上泛著幽光。
他不知道,這隻碗裏盛著的,將是一場足以掀翻整個京城的——烈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