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後生可畏

字數:7268   加入書籤

A+A-


    秦鬥與計無施正要交手,向雲端突然發話:“秦旗使,夜貓子計無施本是我神教下屬人士,你盡量別傷著他”。
    秦鬥躬身道:“屬下遵命”。心中卻不免忖度:這是要我隻贏得比武還是真要我不傷著他?還是有其他用意?
    秦鬥不由看向父親秦偉邦。秦偉邦已曆任幾代教主,從東方不敗到任我行、任盈盈、向問天,再到如今的向雲端,他深知向雲端和當年的東方不敗、任我行一樣,禦下極嚴,殺伐果決。特別是對不忠誠的叛教之徒隻殺不留。計無施雖不算叛教,但也算公然與神教作對,向雲端必然是要殺雞儆猴的。所以當秦鬥看向父親秦偉邦時,秦偉邦眼神陰冷,對秦鬥隻動了一下嘴型。雖沒出聲,但秦鬥已明白那是一個“殺”字。秦鬥心中了然。
    秦鬥的武功得自家傳,擅使一柄長槍。他的武功雖不及他大哥秦奮,但也算得上是年輕一代中出類拔萃的人物,尤其是獲得《吸星大法》後,武功更是大進。他對上計無施,自然是占盡兵刃、年齡、地勢、功力上的優勢。
    計無施所使武器乃是一把尺多長的精鋼為骨的折扇。對上兵器之王的長槍,自然吃虧,畢竟是一寸長一寸強。雖然也有一寸短一寸險的說法,但折扇又能險到哪裏去?盡管他也修習了《青龍偃月心法》,但終究是年齡過大,基礎太差,獲益不多。所以二人拚鬥三十招以後已現敗象。
    計無施見自己在招式,內力上都占不到便宜,隻能出奇方能製勝。本來他武器比對方短太多,隻有近身戰才有利,但他突然利用躲避對方攻勢猛然往後退出兩米開外。折扇對準秦鬥按下機刮,三根鋼針從折扇中激射而出,直射秦鬥胸口。秦鬥在他突然退開之後已然料到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早有防備。
    秦鬥見對方已是黔驢技窮,也不再留手,既然對方先用暗器,自己也可以下狠手了。隻見他將手中長槍舞的虎虎生威,如一道屏障,潑水難進。待將計無施射來的鋼針一一打掉後,他將手中長槍當成長矛向計無施投擲而去。
    這一擲來勢極猛,但計無施本擅長輕功,自然輕易躲開。卻見秦鬥早已猱身而上,扣住計無施肩膀,運起吸星大法要將計無施內力吸幹、精血吸幹。
    計無施本是日月神教中人,自然深知吸星大法的厲害。他一察覺內力如洪水開閘止不住的往外狂泄,不禁大駭,但卻無力掙脫。
    玄翊是練過吸星大法的,自然知道計無施已遭道,他忙叫道:“是吸星大法,手下留情”。他本站得較遠,正在運功調息準備下一場比鬥,想要加以援手卻鞭長莫及。
    華國雄、陳最、唐逸風等久聞吸星大法之名,深知其厲害,但不知道怎麽救援。都怕自己貿然出手內力也會被對方吸幹,那就又多輸一場比鬥。
    隻見趙一飛手中飛爪疾射而出,直奔秦鬥麵門,秦鬥不得撤功退去,計無施已癱倒在地。華國雄、陳最急忙搶出扶起計無施,計無施內力猛然失去大半,人已虛脫,已是站立不穩。
    對方鮑不凡立刻揮刀而上,擋住趙一飛的飛爪,大聲喝道:“二打一麽”?
    趙一飛也是大怒:“吸星妖法都用上了,太狠毒了”。
    鮑不凡道:“別忘了你也是神教出生”。二人邊打邊吵。
    向雲端見趙一飛稱吸星大法為吸星妖法,心中大怒,當下開口道:“既然趙兄弟也是神魔後裔,包兄弟也要手下留情”。
    鮑不凡心中了然。凡是叛教之人,必誅之。
    鮑不凡本是神教年輕一代領軍人物,已然靠實力坐上了白虎法王之位。他的父親鮑大楚本就是四大法王中武功最高的。鮑不凡天生神力,聰明好學,武功已然有其父八九成,他也因功獲得《吸星大法》,他本來武功見識又高出秦鬥甚多,所以他的吸星大法更厲害。他的真實實力比起老一輩法王也不遑多讓。
    趙一飛雖然輕功無敵,又有家傳寒冰綿掌,還有青龍偃月心法加持,但終歸是根基太差,自身又沒有太過厲害的攻擊手段。所以他要勝過鮑不凡這種超一流高手幾無可能。
    但鮑不凡想要勝過趙一飛也難。趙一飛的輕功太過高超,鮑不凡任憑刀法淩厲,拳腳精純,都傷不到其分毫。關鍵鮑不凡還要小心提防趙一飛那神出鬼沒的飛索探陰爪。二人遊鬥到五十招以後,鮑不凡就著急了,自己比秦鬥武功高太多,地位也比他高,他不到五十招就已傷敵取勝,自己五十招已過,還拿不下對手。一旁教眾卻是不知道這趙一飛比計無施武功高出甚多,隻道是我鮑不凡還不如秦家老二了。
    鮑不凡也待使出吸星大法,但卻連趙一飛衣角也沾不到。
    場外一眾高手都是心中明白,這二人隻怕難以分出勝負。並不是鮑不凡不行,實在是趙一飛輕功太占優勢了,又有青龍偃月心法,內功精純深厚,所以短時間內他的輕功不會衰減,加上他又有飛爪出奇製勝,防不勝防。但凡換個比鮑不凡稍弱的對手,隻怕早已被趙一飛反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向雲端對趙一飛也起了愛才之心,當下對華國雄、令狐玄翊笑道:“此二人要分出勝負,隻怕要鬥到明天,隻有看誰先力竭而衰。不如這一場判平,如何”?
    華國雄和令狐玄翊自然點頭願意。畢竟以他們的眼力自然也已看出鮑不凡功力確實在趙一飛之上,已然是超一流高手行列。自己這方隻有華國雄、令狐玄翊、陳最能穩勝他,那唐逸風還沒見出過手,不知道其實力能否勝過鮑不凡。待下由他鬥秦偉邦或鮑大楚,估計有點懸。
    鮑不凡聽到教主發話,心中雖有不甘,卻也不得不停止進攻,但仍不忘記譏諷趙一飛兩句:“趙兄果然不愧是飛天神魔的兒子,你這身輕功隻怕想殺你的人隻能等你睡熟了才能得手”。
    趙一飛笑道:“那也未必,如向教主要殺我,我肯定逃不過”。他自是聽出對方在嘲笑自己不敢硬接,隻能遊鬥。當下立刻還擊,話中也暗示還是因為他鮑不凡武功不夠高,所以奈何不了自己。
    向雲端乘機道:“趙兄是我神教前輩高人之子,豈能隨便打殺?神教還希望趙兄重歸神教,共鑲勝舉。以繼承爾父飛天神魔趙鶴遺誌”。
    趙一飛拱手道:“正在彌補家父生前遺憾,稟承他的遺誌”。
    除了玄翊、計無施等人,眾人都不知道趙一飛所說的他父親生前最想做的事就是脫離魔教跟隨風清揚。可惜二人沒那緣分,風清揚與趙鶴的人生都沒有好的結果,不過最後二人的歸宿都在華山思過崖,趙鶴死在洞中,風清揚則隱居在洞中。這也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接下來就是秦偉邦上場了,唐逸風也抱劍而出。
    二人也不多話,直接開打。秦偉邦自然也用的是一柄長槍,隻是他的功力卻是高出秦鬥甚多,雖然招式大同小異,但其威力卻不可同日而語。一柄長槍如遊龍似閃電,快如疾風,勢若奔雷,不愧是神教之四朝元老,果有驚人技業。
    這邊的唐逸風,在場之人都是第一次見他出手,江湖上都傳他武功極高,出手極狠。他從不輕易出手,一旦出手就必分生死。
    唐逸風的人生信條就是:能不出手就不出手,出手必永絕後患;隻要能忍就忍,不能忍時再忍一次,忍無可忍,斬草除根。所以才得了個“多情劍客無情劍”的稱號。
    唐逸風深知秦偉邦雖然在外名聲不顯,但其能在高手如雲的日月神教中穩坐四大法王二十餘年,肯定不會是靠運氣。何況唐逸風平生隻要出劍,就必須是獅子搏兔,必用盡全力。
    所以唐逸風一出手就是唐門絕技三絕劍法。這套劍法的設計理念,旨在將蜀中唐門“精於機關、奇於暗器、狠於用毒”的三大絕技融於一爐,化入劍法之中。故稱“三絕”。其風格並非堂堂正正之劍,而是詭譎奇險,於不可思議處發動致命一擊,正合“精、奇、狠、毒”之要旨。其總綱要旨是: 劍招為表,機巧為裏;劍光為虛,毒殺為實。不求劍勢連綿,但求一擊絕命。
    其三絕總共十二招,每一絕分成四招。每一招又有若幹變化。
    第一絕:精巧詭變。此四招劍法側重於招式本身的精妙與變化,融合了唐門機關巧術,令人防不勝防。第一招,絲雨穿簾:起手式謙遜平和,劍尖微微下垂,似行禮,又似露破綻。待敵攻入中宮,手腕驟然發力,劍身急顫,化作十數點寒星,如春日牛毛細雨,無聲無息卻又無孔不入,直刺對手上身十餘處大穴。此招看似守勢,實為淩厲的突刺。劍尖顫動幅度極小,軌跡難測,專破各種護身罡氣與軟甲。若劍上淬毒,則每一“雨點”皆是索命之符。
    第二招,含沙射影:與敵纏鬥時,假意側身卸力,露出後背空門。在敵人追擊的瞬間,反手一劍自腋下刺出,角度刁鑽至極。更陰險者,劍柄處藏有機括,可在出劍同時激射出一枚無聲無息的透骨釘,與劍招形成雙殺。將暗器手法與劍法完美結合。真正的殺招未必是劍,也可能是那一道“影”。即使敵人能格開長劍,也難防這近在咫尺的暗算。
    第三招,鐵樹開花:此招專為破敵兵器而生。運劍成圓,以劍身或護手主動迎向對方兵刃。在接觸的刹那,護手處的機關瞬間觸發,彈出數支精鋼倒鉤,如鐵樹開花般死死鎖住對方兵器。與此同時,長劍可順勢前滑,直削對方手指。將劍作為機關陷阱使用,化被動為主動。一旦兵器被鎖,敵人心神俱震,便是毒劍及身的絕佳時機。
    第四招,回風拂柳:一招敗中求勝的詭劍。假意不敵,向後縱躍,卻在空中擰腰轉身,長劍借勢劃出一道曼妙卻致命的弧光,掃向追擊者的下盤。劍風所過,如微風拂柳,待敵人察覺,筋腱已被斬斷。違背常理,在退卻中蘊含殺機。動作飄逸,與殺招形成強烈反差,極具欺騙性。
    第二絕:奇險難測,此四招將唐門暗器的詭譎理念融入劍法,招式天馬行空,從最意想不到的角度發起攻擊。第一招,雲詭波譎:步法飄忽,身形如鬼魅般左右搖擺,劍光隨之迷離閃爍,似攻非攻,似守非守。劍勢如蜀山之雲霧,繚繞不定,讓敵人完全無法判斷攻擊將從何方而來,心智為其所奪。此為惑心之劍。目的在於擾亂對手的感知和節奏,創造一擊必殺的空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招,盲蛇入穴:蹲身伏地,身形壓至極低,幾乎貼地而行。長劍並非直刺,而是如毒蛇出洞般,從下至上,鑽刺對手的小腹、胯下等防禦薄弱之處。招式陰損,全無武林正道之風。攻擊角度極為卑劣,專攻下三路,令許多注重上身防守的武功措手不及。
    第三招,流星追月:脫手劍技!在急速衝刺中,將全身勁力貫於劍柄,猛然將長劍如暗器般擲出,其去勢之疾,真如流星趕月。這並非棄劍,劍柄後連有幾乎看不見的天蠶絲,一擊無論中與不中,皆可迅速收回。將長劍作為一次性的大型“飛鏢”使用,極大地延長了攻擊距離,出乎任何對手的意料。
    第四招,天羅地網:群戰殺招。劍者急速旋轉,長劍隨之舞成一片光幕,護住周身。但此招真正的殺著在於,劍光中會借離心力拋灑出淬毒的飛針、鐵蒺藜等微小暗器,形成一張立體的死亡之網。攻防一體,將劍舞與暗器風暴結合,適用於被圍攻的絕境。
    第三絕:狠毒絕殺,此四招乃是三絕劍的精華,招招不離毒殺,中者非死即殘,毫無挽回餘地。第一招,腐筋蝕骨:此招不求深入髒腑,隻以劍尖輕靈劃過對手的四肢筋腱。劍身所淬之毒並非見血封喉的劇毒,而是能令肌肉腐爛、經脈萎縮的慢性奇毒。中招者即便當場不死,也會逐漸淪為廢人。毀滅性的心理打擊,其目的不在速殺,而在折磨與摧毀,讓敵人在無盡的痛苦和恐懼中消亡。
    第二招,朱砂點額:極致速度的一劍。身法與劍速提升至巔峰,化作一道紅色殘影若劍穗為紅),直刺對手眉心。劍尖隻需輕輕一點,留下一個如朱砂痣般的血點,劍上劇毒便可隨血直透腦髓,瞬間斃命。極速、精準、一擊斃命。是典型的刺客之劍,華麗而致命。
    第三招,萬劫不複:舍身劍法。麵對強敵,不閃不避,以同歸於盡的決絕姿態,合身撲上。所有防禦盡皆放棄,將全部生命精氣神凝聚於一劍之上,直刺對方心髒。劍勢之中,充滿絕望與毀滅的意誌。意誌與毒殺的結合。此招威力巨大,但使用者亦九死一生,非到絕境不可動用。
    第四招,無常索命: 三絕劍的終極殺招。招式看似平平無奇,乃是一記簡單的直刺。但在此招發動時,劍尖可能會噴出毒霧,劍刃可能突然崩裂飛出碎片,甚至劍柄會彈出第二把短劍……其中變化,隻有施招者知曉。它匯聚了前十一招的所有陰毒技巧於一身。 “無常”之名,寓意生死無常,無可預料。此招沒有定式,是唐門機關、暗器、毒藥三大絕技的終極體現,是真正的“絕”劍。
    此三絕十二劍,招招相連,環環相扣,構成了唐門劍法陰狠詭譎、令人聞風喪膽的完整體係。非心誌堅定、殺伐無情之唐門核心弟子,不可傳授。
    唐逸風本就是唐門第一傳承人,家族長輩均寄以厚望,加之其天資聰慧,體質優越,性格堅韌,正是練此劍法的不二人選。就因為此劍法太過神秘,全仗出奇製勝,所以家族規定出劍必滅口。
    但今日人眾囂囂之下,又怎能滅得完口?所以唐逸風好多招式都不便施展,否則也不至於纏鬥良久。
    不過拳怕少壯,秦偉邦畢竟年老,雖然功力深厚,經驗豐富,但終究還是精氣神都不如年輕人。加上他這些年極少親自動手,養尊處優已久,二人鬥到五六十招後,秦偉邦氣息已然不穩,他是萬萬沒想到自己堂堂神教護教法王與一個年輕小輩居然鬥到百招都分不出勝負,太過丟臉了。不過他越急,就越影響他判斷力,出錯越多。
    唐逸風十二招三絕劍因為要保密,雖然隻能施展一半,但他還有一個自己研究的殺招。他唐門本就是以機關暗器著稱於世。原來他那花裏胡哨的劍鞘卻大有文章。上麵的金銀珠寶都可以通過劍鞘內的機括發射襲敵。雖然不一定能傷到秦偉邦這種級別的高手,但隻需讓秦偉邦一分神,自己就有機會取勝。
    當下主意已定,唐逸風見對方長槍當頭砸下,轉身便跑,秦偉邦正要速戰速決,當即提槍從背後急追而來,不料唐逸風的背上劍鞘突然綠光一閃,那顆花生米大小的綠寶石像一道綠色閃電直擊自己心窩而來,由於唐逸風是背對自己,他雙手又持劍在前,秦偉邦就算事先也在提防唐逸風用暗器,此時也防不勝防,加上二人離得又近,根本避不了,那顆綠寶石打中秦偉邦膻中穴,雖然立刻被護體真氣彈掉,但秦偉邦也是氣息一窒,一口氣緩不過來,身體隨慣性還在衝向唐逸風。
    唐逸風此時已轉身持劍而待。不過唐逸風平時再無情,他也知道此刻在日月神教總壇,斷然殺不得秦偉邦。隻見他手中劍一偏,刺進了秦偉邦左肩膀。
    如此,前三場雙方一勝一負一平。
    向雲端不愧是做大事之人,看不出其喜怒,隻聽他說:“今日已晚,明日再比過。敝教已為諸位設宴接風洗塵,還請移步殿內”。
    喜歡一劍封候請大家收藏:()一劍封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