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次驗證
字數:5309 加入書籤
陸明在內鬼的疑慮中度過了一夜。他並未聲張,隻是將那股異常波動的特征牢牢刻印在帝魂深處。在沒有確鑿證據前,打草驚蛇是最愚蠢的行為。
第二天清晨,趙建國親自來到了他的房間,臉色比昨日更加凝重,卻也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興奮。
“最高層高度重視。”趙建國開門見山,“一個由國內頂尖專家組成的驗證小組已經抵達基地。他們來自物理、生物、材料、甚至哲學領域。”他頓了頓,意味深長地看著陸明,“陸明同誌,接下來的‘麵試’,將直接決定‘龍騰計劃’的最終命運。他們可不像我這麽好說話,都是各自領域的權威,隻認數據和邏輯。”
“我明白。”陸明平靜地點點頭。科學的歸科學,這本就是他期望的。隻有用科學的目光審視並接納修仙體係,才能實現真正的融合與飛躍。
在趙建國的引領下,他們穿過數道戒備森嚴的走廊,來到一間更大的會議室。這裏更像一個指揮中心,環形布置的桌椅上已經坐了七八個人,有男有女,年紀多在四十到六十歲之間,個個氣度不凡,眼神中充滿了睿智與審視。
房間一側是巨大的顯示屏,另一側則是那塊單向玻璃。陸明能感覺到,玻璃後麵,定然有更高級別的人物在密切關注。
“這位就是陸明同誌。”趙建國簡單介紹了一句,便坐到一旁,將主場交給了專家們。
短暫的沉默後,一位頭發花白、戴著厚厚眼鏡的老者率先開口,他是理論物理界的泰鬥,陳院士。
“陸明同學,”陳院士語氣平和,但問題卻直指核心,“你聲稱掌握了一種名為‘靈力’的未知能量操控方法。根據能量守恒定律,你昨天展示的懸浮,能量從何而來?你如何證明這不是某種我們尚未理解的物理現象,或者……高級的心理暗示?”
“陳院士您好。”陸明微微欠身,從容不迫,“靈力並非無中生有。它存在於天地萬物之間,是一種更基礎、更本源的場態能量。修煉者如同一個‘接收器’和‘轉化器’,通過特定法門,將環境中彌散的、低熵的靈力吸納、提純,轉化為可供自身驅使的高熵能量。”
他打了個比方:“這類似於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將分散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隻不過我們轉化的效率更高,形式更直接。”
一位生物能量學的女專家立刻追問:“‘接收器’和‘轉化器’?你的意思是在人體內存在我們尚未發現的能量轉換器官或係統?”
“可以這麽理解,但並非單純的生物器官。”陸明指向自己的小腹,“我們稱之為‘丹田’,它是能量匯聚和轉化的核心樞紐。而遍布全身的‘經脈’,則是能量傳輸的通道。這套係統存在於生命場的更深層次,常規解剖無法發現,但可以通過特定的冥想和內視法門感知並構建。”
“荒謬!”一位研究人體結構的老教授忍不住皺眉,“這缺乏解剖學依據!”
“在顯微鏡發明之前,細菌也被認為是荒謬的。”陸明淡然回應,“有些存在,需要換一把鑰匙才能打開觀察的門。”
這時,一位相對年輕、戴著黑框眼鏡、目光銳利的女性學者推了推眼鏡,她是量子物理與信息科學領域的後起之秀,蘇雲清博士。她一直沉默地快速在平板電腦上記錄著什麽。
“陸明先生,”蘇雲清抬起頭,語速很快,“你提到的‘場態能量’、‘生命場更深層次’,讓我聯想到量子糾纏和宏觀量子效應。你是否認為,所謂的‘靈力’,實際上是基於某種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在宏觀尺度上展現的量子信息協調機製?而‘修煉’,就是通過意識一種高度有序的量子係統)去同調並引導外界無序或弱序的量子漲落能量?”
這番話一出,連幾位老院士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蘇雲清的思路非常大膽,跳出了常規框架。
陸明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讚賞。他沒想到,現代科學的前沿理論,竟然能如此迅速地與古老的修真概念產生共鳴。
“蘇博士的猜想非常接近本質!”陸明肯定道,“意識,或者說‘神念’,在修煉體係中至關重要。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強大的神念,確實可以更有效地感知、引導甚至‘編程’靈力的運作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高深的符籙、陣法,就是對宇宙底層規則信息的‘編碼’和‘調用’。”
他將修仙理論拔高到了信息哲學和規則層麵的高度,讓在場的專家們陷入了更深的思考。會議室的氛圍,從最初的質疑和對抗,逐漸轉向了激烈的思想碰撞與探索。
理論辯論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專家們的問題層出不窮,從熱力學第二定律到意識的本源,陸明皆能憑借其高屋建瓴的見識和巧妙比喻一一應對,雖不能完全說服所有人,但至少證明了這套體係並非胡言亂語,而是擁有嚴密內在邏輯的、值得深入探究的學問。
但光有理論還不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材料學的王院士沉聲道,“陸明同學,你昨天展示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但能否讓我們親眼目睹一個更具代表性、更難以用現有科學解釋的現象?比如,你提到的‘聚靈’?”
“當然可以。”陸明早有準備。他看向趙建國,“我需要一些材料:朱砂、黃表紙、上好的玉石粉末,或者能量傳導性好的金屬粉末也可以,再來一支新毛筆和一碗清水。”
材料很快被送來。專家們,包括單向玻璃後麵的人,都屏息凝神,看著陸明拿起毛筆,蘸上混合了玉石粉末的朱砂,在黃表紙上緩緩繪製起來。
他畫的並非已知的任何符號,線條蜿蜒扭曲,充滿了某種古樸而神秘的韻味。他的動作看似緩慢,實則每一筆都灌注了微弱的靈力和強大的神念意誌,仿佛不是在畫畫,而是在與某種無形的規則進行溝通和烙印。
蘇雲清緊緊盯著陸明的每一個動作,以及他筆尖下似乎引動的、肉眼不可見的微空間漣漪,手指在平板電腦上飛快地建模。
片刻之後,一個結構複雜、散發著奇異力場的圖案繪製完成。
“這是一個簡易的‘聚靈陣’。”陸明將陣圖放在會議桌中央,然後將那碗清水端放在陣圖的正上方。
他雙手掐訣,體內那縷可憐的靈力被催動到極致,化作一道細微的流光,打入陣眼之中!
“嗡——”
一聲輕微的、仿佛來自虛空深處的震鳴響起!
桌上的“聚靈陣”圖驟然亮起微弱的白光,上麵的符文仿佛活了過來,緩緩流轉。緊接著,專家們麵前的精密環境監測儀器,發出了急促的“滴滴”聲!
顯示屏上的數據瘋狂跳動!
“溫度恒定,濕度恒定……但背景輻射能譜出現異常峰值!”
“環境磁場強度發生微弱偏轉!”
“空氣離子濃度……正在快速提升!尤其是負氧離子!”
“檢測到未知類型的能量場!強度在持續緩慢增強!”
專家們一片嘩然,紛紛起身圍攏到儀器前,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盡管能量提升的幅度有限,但這確確實實是憑空產生的、被引導匯聚的能量!
而那碗放置在陣圖上的清水,在眾人驚駭的目光中,表麵開始凝結出細密的白霜,並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碗壁內側凝結出一層薄薄的冰!碗外的溫度計,卻顯示室溫毫無變化!
聚靈,成冰!
這違背了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向!
事實勝於雄辯。
當陣圖的效力逐漸消散,白光隱去,儀器上的異常數據也緩緩恢複正常,那碗水上的冰霜也開始融化時,會議室裏陷入了長久的寂靜。
所有專家,包括最初最質疑的老教授,都沉默了。他們看著桌上那張看似普通的黃表紙,又看看那碗還在滴著冰水的碗,最後目光複雜地聚焦在臉色有些蒼白、卻依舊平靜的陸明身上。
科學家的尊嚴讓他們無法否認親眼所見、儀器所測的事實。
陳院士長長地吐出一口氣,看向趙建國,緩緩而堅定地點了點頭:“老趙,我無法用現有理論解釋這一切,但我以我多年的科研生涯擔保,這現象是真實的!這背後,是一個我們完全陌生的、浩瀚的新世界!”
蘇雲清更是激動得臉頰微紅,她快步走到陸明麵前,眼神灼熱:“陸明先生,這太不可思議了!這個‘陣法’……它是在局部改變了物理常數嗎?還是說,它打開了一個微觀層麵的‘蟲洞’,從高維或者平行空間汲取了能量?我們必須深入研究!這可能是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鑰匙!”
其他專家也紛紛表態,從最初的質疑者,變成了最狂熱的研究倡導者。他們意識到,一扇通往新物理學、乃至新文明的大門,正在他們眼前緩緩開啟。
趙建國看著這一幕,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煙消雲散。他知道,“龍騰計劃”已經不再是設想。
他走到陸明身邊,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然後,他麵向所有專家,沉聲道:“各位,請盡快整理你們的觀察報告和初步結論。我將立刻向上級進行最終匯報!”
就在會議結束,專家們仍沉浸在激動和討論中,陸明在趙建國陪同下準備離開時,蘇雲清突然追了上來。
她將平板電腦屏幕轉向陸明和趙建國,上麵是一個複雜的數據流模型。
“陸明先生,趙主任,”蘇雲清的語氣帶著一絲困惑和警惕,“剛才在‘聚靈陣’啟動,能量場達到峰值的那十幾秒裏,我的儀器捕捉到了一段非常微弱的、帶有明確編碼規律的信息片段,像是……某種應答信號。”
她放大了一段波形圖:“它似乎是對我們啟動能量場的一個……‘回應’。而且,根據其衰減模型和偏振特性反向推算,信號的源頭……似乎並不遙遠。”
蘇雲清抬起頭,目光銳利地掃過基地天花板,仿佛要穿透層層岩石,望向蒼穹。
“它好像……來自近地軌道。”
喜歡這個仙尊很愛國請大家收藏:()這個仙尊很愛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