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沙袋與戒律
字數:3807 加入書籤
自打李家新院在村裏站穩腳跟,日子漸入正軌,他愈發明白,要讓一家人安穩度日,光有糧食和營生遠遠不夠。
強健的體魄能抵禦病痛,傍身的技藝能應對危難,這些與知識、財富一樣,都是孩子們邁向未來的基石。
後院那兩根碗口粗的青岡木木樁,是上月李滿倉帶鐵柱親手立的。
選料、截段、埋土、用黃泥夯實,每一步都做得紮實,任憑風吹雨打都紋絲不動。
從那天起,每天天蒙蒙亮,後院“砰砰”的撞擊聲與父子倆的呼喝聲便準時響起,成了李家新院獨特的“起床號”。
鐵柱本就結實,常年下地幹活練出了一身力氣。有了針對性練習後,進步更是肉眼可見。起初打木樁時,拳頭又疼又麻,力道總跑偏,可他性子執拗,李滿倉教他如何握拳、如何借腰腹發力,他便一遍遍練,汗水浸透短褂也不停歇。
不過半月,他的動作愈發利索,身板更顯協調有力,連簡單的擒拿動作都做得有模有樣,力道拿捏精準,早已不是當初隻會用蠻力的愣小子。
可李滿倉總覺得還差些火候。這天清晨,鐵柱練完歇腳時,李滿倉繞著木樁踱步,眉頭微蹙:“木樁是死的,隻能練固定擊打和發力。可真遇上事,對手是活的,會跑會躲還會攻擊,哪會站著讓你打?”
他目光掃向角落的廢舊物資——幾塊厚實的帆布邊角料、一捆粗麻繩,心中頓時有了主意,“得練反應、練閃避,還要練移動中發力。”
當天下午,李滿倉著手製作新教具。
他把帆布邊角料拚成條形,用粗棉線密密縫好,針腳緊實得扯都扯不動。
鐵柱在旁打下手,遞剪刀、抻布料,滿眼期待。
帆布袋縫好後,李滿倉從糧囤裏舀出篩過雜質的細沙,讓鐵柱扶著袋子,一捧捧往裏裝,每個袋子都裝得半滿,沉甸甸卻方便擺動。
裝滿後,他用麻繩牢牢紮緊袋口,還多打了幾個結防漏。
隨後,李滿倉選了後院兩棵相距三丈多的大樹,搬來梯子,在樹幹等高位置釘上木楔,架上粗木杆,用麻繩固定穩妥。
接著,他用三根長短不一的麻繩係住沙袋,掛在橫杆上,調整出對應頭部、胸腹部、腿部的高度。
三個沙袋並排懸掛,風一吹便輕輕晃動,比木樁靈活多了。
次日清晨,鐵柱一進後院就看到了新沙袋,伸手一碰,沙袋晃了晃,滿是厚重感。
“叔,這練啥的?”他好奇追問。
李滿倉沒直接回答,示意他仔細看。
隻見李滿倉輕輕推開胸口處的沙袋,待其蕩回時側身輕挪,輕鬆避開;接著同時推兩個沙袋,麵對交錯擺動的沙袋,他或低頭或側步,身形在小範圍快速移動,沙袋總擦著衣服掠過。
最後他推開三個沙袋,麵對不規則晃動的沙袋,眼神驟然專注,腳步如遊魚般穿梭,呼吸平穩,動作精準,總能在間不容發時躲開撞擊。
鐵柱看得眼花繚亂,嘴巴張得能塞進拳頭——這比打木樁難多了!
李滿倉練了幾分鍾,因分神被沙袋撞了腰,他退了兩步,擦汗喘氣:“這練的是眼力、反應和步法。真動手時,沒人會站著讓你打,得在移動中保護自己、尋找機會。”
說著,他又示範閃避時如何出拳、出掌、出肘,強調動態中要保持平衡與發力精準。
“叔,我試試!”鐵柱摩拳擦掌上前,學著推沙袋,卻因腳步沒跟上,被沙袋結結實實撞在肩膀上,疼得齜牙咧嘴。
“急啥!”李滿倉笑道,“先從一個沙袋練,熟悉擺動規律,慢慢來。”
父子倆的動靜,引來了準備上學的夏竹。她背著新花布書包,扒著後院門框往裏看,眼裏滿是好奇。
“夏竹,快吃飯上學!”王秀芹在灶房喊。
夏竹應著,卻又往前挪了挪——她本就有股不服輸的勁兒,見了新鮮事總想試試。
李滿倉見女兒感興趣,招手讓她過來:“小竹,要不要試試?”
夏竹猶豫著點頭。李滿倉調低膝蓋處的沙袋,教她輕推沙袋再側身躲避。
夏竹雖力氣小,卻心思細膩、觀察仔細,練了幾次就躲得有模有樣,興奮地喊:“爹,我躲開啦!”
下午,在公社上學的小娟和鐵牛放學回來,剛進院就聽見後院的動靜。
走近一看,隻見鐵柱在沙袋間閃避,夏竹在旁等候,兩人好奇追問。
鐵柱得意地演示講解,夏竹在旁補充,聽得小娟和鐵牛心癢難耐,鐵牛拉著鐵柱嚷嚷:“哥,快教教我!”小娟也連連點頭。
晚飯後,天漸黑,李滿倉把鐵柱、夏竹、小娟、鐵牛叫到後院。
秋菊和冬蘭年紀小,在一旁嬉戲,偶爾好奇張望。
後院掛著一盞馬燈,昏黃的燈光拉長了人影,李滿倉站在孩子們麵前,神色罕見地嚴肅。
“你們想學拳腳強身健體,是好事,我可以教你們。”
李滿倉的聲音不高卻有分量,目光掃過每張年輕的臉,“但教之前,有幾句話,你們必須刻在心裏!”孩子們瞬間安靜,認真聆聽。
“第一,練武是為了強身健體、保護自己和家人,不是讓你們好勇鬥狠、欺負弱小!誰要是學了本事惹是生非,我第一個廢了他的功夫!”
“第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練了點皮毛就自滿,是取死之道!任何時候都要心存敬畏,能講理不動手,能避讓不衝突!”
“第三,除非至親遇險或自身受致命威脅,否則絕不能輕易動狠手!尤其是擒拿關節技,分寸難握,稍不注意就會傷人致殘!”
夜靜得隻剩風聲,李滿倉的話像小錘子般敲在孩子們心上。他們收起興奮,神色鄭重,齊聲答:“明白了!”
見孩子們聽進去了,李滿倉臉色稍緩:“好,從現在起,先教你們站樁、步法和基礎防禦。下盤穩、反應快,比啥都強。”
他示範馬步: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屈不超腳尖,腰背挺直,雙手胸前抱球。
孩子們跟著學,鐵柱學得最快,夏竹認真調整動作,小娟偷偷模仿糾正,鐵牛起初覺得好玩,被李滿倉看了一眼便乖乖站好。
站完樁,李滿倉又教滑步和側步,強調腳步輕、身體穩。
他逐個糾正動作:“鐵柱,滑步別抬腳,貼著地麵動!”
“小竹,側步時腰別晃,保持平衡!”
孩子們學得認真,雖動作稚嫩,卻一遍遍地練,馬燈的光暈裏,滿是專注的身影。
喜歡1975,別賣我女兒請大家收藏:()1975,別賣我女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