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新的起點
字數:3376 加入書籤
趙翠花被公社幹部帶走,如同搬走了壓在李家坳上空最後一塊陰雲。
持續了兩天的喧囂與混亂徹底平息,村子重新恢複了秋收尾聲應有的忙碌與平靜。
隻是,茶餘飯後,村民們依舊會津津樂道地談論著李滿倉那天神下凡般的巴掌,以及趙、王兩家人灰溜溜逃走的狼狽相。
李滿倉家的新院裏,氣氛也明顯輕鬆了許多。
雖然孩子們偶爾還會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但更多的是擺脫麻煩後的釋然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秋收工作進入了最後的掃尾階段。曬穀場上的糧食大部分已經入庫,隻剩下些晚熟的豆類和紅薯還在晾曬。
王振山通過喇叭安排著最後的活計:壯勞力們清理田埂、修補農具,婦女和半大孩子們則負責將曬幹的糧食裝袋、過秤,準備上交公糧和分配口糧。
李滿倉和李滿屯依舊是幹活的主力。
經曆了這場風波,李滿倉的心境似乎更加沉靜通透。
他揮舞著鋤頭清理田溝,動作穩健有力,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
靈泉水持續改善的體質,加上規律的練武和充足的肉食營養,讓他在繁重的體力勞動中遊刃有餘,成了生產隊裏名副其實的“頭等勞力”,工分賺得足足的。
李滿屯看著弟弟,心裏既佩服又踏實。他現在徹底信服了,這個弟弟是真的脫胎換骨了,有他在,這個家就倒不了。
下午收工回來,王秀芹和春梅已經做好了晚飯。
飯菜雖然簡單,但分量十足,桌上依舊有一盆紅燒野兔肉,是李滿倉前幾天打的。
現在家裏吃肉已經成了習慣,孩子們的臉色都紅潤了不少,個子也似乎竄高了一些。
吃完飯,天色尚早。春梅、鐵蛋和夏竹拿出課本,在煤油燈下溫習功課。
鐵牛則被李滿屯督促著認字算數,為以後可能繼續讀書打基礎。
秋菊和冬蘭在一旁玩著李滿倉用木頭削的小玩具。
娟子幫著母親收拾碗筷。李孫氏老太太坐在炕頭,看著兒孫滿堂、和睦向上的景象,臉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李滿倉沒有加入他們,而是搬了個小馬紮坐在院門口,看著遠處沉入地平線的夕陽,心中規劃著秋收後的安排。
首先,是結算。秋收結束,馬上就是交公糧、算工分、年底分紅。
今年風調雨順,加上他家和大哥家都是強勞力,工分掙得多,分紅肯定比往年豐厚。這是一筆重要的現金流。
其次,是藥材種植。那幾畝荒地已經深翻並撒了厚厚的黑土,底肥充足。
他托胡秋萍打聽的柴胡、黃芪種子也有了消息,等忙完秋收就可以買回來,爭取在土地封凍前播下去。
這是未來重要的收入來源,也是試驗靈泉水對作物效果的關鍵一步。
第三,是狩獵和銷售渠道的維持。縣鋼鐵廠劉科長那條線不能斷,需要定期送些山貨過去,維持關係。
空間裏還存著不少肉,得找機會分批出手。同時,深山裏的資源也要持續利用,尤其是那幾株澆過靈泉水的人參,得找時間去看顧一下。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孩子們的教育和這個家的安全。
要確保孩子們在學校安心讀書,不受幹擾。
同時,自身的實力還要繼續提升,不僅要練武強身,更要利用空間裏的“未來”知識,悄悄為家庭積累更多的底蘊,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挑戰。
王起龍那個隱患,像一根刺紮在他心裏,但現在還不是動他的時候,需要等待更合適的時機和更周密的計劃。
“滿倉,想啥呢?”李滿屯走過來,遞過一鍋煙。
李滿倉接過煙袋鍋,就著李滿屯的火點燃,吸了一口,緩緩吐出煙霧:“沒想啥,就是琢磨著,秋收完了,該忙活咱自家的事了。”
“是啊,”李滿屯在他旁邊蹲下,“等分了紅,先把那種藥材的本錢留出來。開春事兒多,得提前準備。”
兄弟倆就著暮色,低聲商討著未來的計劃,語氣中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踏實肯幹的決心。
這時,夏竹拿著一本書走過來,有些不好意思地問:“爹,這個詞是啥意思?老師講的時候我沒太聽明白。”
李滿倉接過書,看了看,是一個成語“厚積薄發”。
他雖然文化不高,但前世活了八十多年,閱曆豐富,大致能理解意思。
他想了想,用最樸實的話解釋道:“就是說,要像咱家現在這樣,先踏踏實實地積攢力量,把地種好,把本事練好,把基礎打牢。等機會來了,才能一下子爆發出來,過上好日子。”
夏竹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覺得父親的話很有道理。
李滿倉摸摸她的頭:“好好學,知識就是力量。以後咱家,不光要出力氣,更要靠腦子。”
“嗯!”夏竹用力點頭,拿著書又跑回燈下。
看著女兒用功的背影,李滿倉心中欣慰。改變命運,不僅僅在於他這一代的努力,更在於下一代能擁有更廣闊的眼界和更多的選擇。
夜色漸深,繁星點點。李家新院的燈光溫暖而明亮,與夜空中的星辰交相輝映。
在這個普通的北方秋夜,一個曾經支離破碎的家庭,正以一種嶄新的、充滿希望的姿態,穩穩地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積蓄著力量,準備迎接下一個春天的到來。
所有的風波與坎坷,都已成為過去的注腳。站在這個新的起點上,前路或許仍有荊棘,但李滿倉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與力量。
第一卷:《重生歸來·斬斷孽緣》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而李滿倉和他的家人們,即將開啟屬於他們的新篇章。
喜歡1975,別賣我女兒請大家收藏:()1975,別賣我女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