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村北開荒

字數:4587   加入書籤

A+A-


    手扶拖拉機“突突突”的轟鳴聲,成了七月底八月初李家坳最動聽的樂章。
    這台嶄新的鐵牛沒有片刻停歇,立刻投入到了開墾北坡荒地的戰鬥中。
    王振山早就物色好了兩個頭腦靈活、手腳麻利的年輕後生。
    一個叫趙衛國,是民兵排的積極分子,幹活肯下力氣,人也穩重;另一個叫王鐵錘,是王振山的本家侄子,對機械玩意兒有天生的興趣。
    兩人被正式任命為李家坳生產隊的拖拉機手,跟著王振山和李滿倉學了幾天,很快就掌握了駕駛和掛接農具的基本技巧。
    開荒的日子定在了一個天剛蒙蒙亮的清晨。
    北坡上,人頭攢動,幾乎全村能出動的勞力都來了。
    男人們扛著鎬頭、鐵鍬、撬棍,女人們拿著筐簍、耙子,孩子們也跑來跑去,氣氛如同過節,又帶著一股大戰前的肅穆和激昂。
    王振山站在一塊大石頭上,做戰前動員:“鄉親們!咱們李家坳能不能種出金疙瘩,就看今天這一錘子買賣了!拖拉機在前麵啃硬骨頭,咱們在後麵清理戰場!都鉚足了勁,幹!”
    “幹!”眾人齊聲呼應,聲震山林。
    趙衛國深吸一口氣,搖動拖拉機手柄,手扶拖拉機發出一陣有力的咆哮,排氣管冒出股股黑煙。
    他掛上檔,操縱著方向杆,拖拉機後方的犁頭,狠狠的插入土中。
    “哢嚓……轟……”
    草根被切斷,板結的土塊被翻起,裏邊的石塊露了出來。
    拖拉機走過的地方,留下一條條深翻鬆軟的土壟。
    荒坡上大大小小的石塊太多了,犁頭偶爾碰到大石頭,會發出令人牙酸的嘎嘣聲,甚至迸出火星。
    這就需要跟在後麵的人們上前清理。
    李滿倉和李滿屯帶著鐵柱、鐵蛋等壯勞力,用鋼釺、撬棍,喊著號子,將那些埋得深、個頭大的石頭一塊塊撬出來,滾到地邊。
    婦女和年紀大些的社員則用耙子將翻出來的小石塊、頑固的草根摟到一起,裝進筐裏,抬到地頭堆放。
    半大的孩子們也不閑著,負責把撿出來的石頭搬到指定的地方壘好,這些石頭以後可以用來砌田埂或者修路。
    這是一場人與自然的角力。汗水很快浸濕了每個人的衣衫,手上磨出了水泡,但沒有人叫苦叫累。
    那台不知疲倦的鐵牛給了大家無窮的信心和力量。
    看著地裏的石塊被一點點清理出去,村裏人開心壞了。
    李滿倉力氣遠超常人,往往別人需要兩三個人才能撬動的石頭,他一個人就能搞定。
    他還不時停下來,抓起一把翻鬆的泥土在手裏撚開,仔細觀察土質,心裏盤算著後續該如何整理地塊,如何做參床。
    中午,各家的大娘送來了各自的午飯,幹重活中午不吃飽,下午沒力氣。
    眾人或蹲或坐,在剛剛開出來的地頭邊,就著涼開水,狼吞虎咽,雖然簡單,卻吃得格外香甜。
    休息了一個多小時,村民又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勞動中。
    拖拉機手趙衛國和王鐵錘更是辛苦,機器的轟鳴和震動讓他們一天下來渾身都快散架,臉上、身上沾滿了油汙和塵土,但兩人眼神裏卻充滿了興奮和自豪。
    能駕馭這鐵牛,每天滿工分,以後就是說媳婦,都很簡單。
    日複一日,北坡上“突突”的轟鳴聲和人們勞作的號子聲從未間斷。
    進度比所有人預想的都要快。
    原本以為要靠人力一鎬一鎬刨的艱難工程,在拖拉機強大的動力麵前,效率提升了何止數倍。
    到了八月中旬,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當人們再次站在北坡上眺望時,眼前的景象已經煥然一新!
    原本雜草叢生、亂石遍布的荒坡,已經被規整成一片片層次分明、初具規模的梯田。
    深翻過的土壤在陽光下呈現出肥沃的黑褐色,大部分石塊已被清理出去,在地邊壘成了整齊的石牆。
    粗略估算,開墾出來的荒地,竟然超過了一百畝!
    這個數字讓王振山和周建黨都驚呆了,更是讓所有參與開荒的社員們歡欣鼓舞。
    一百多畝啊!雖然還是生地,需要養,但這可是實實在在從荒山裏搶出來的良田!而且是指向未來巨大財富的參田!
    地開出來了,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堆肥養地。
    參田需要的是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新開墾的生地遠遠達不到要求。
    李滿倉一聲令下,堆肥大戰拉開帷幕。
    這回,目標轉向了村子周圍茂密的山林。
    社員們幾乎傾巢出動,扛著麻袋、扁擔、鋤頭,如同螞蟻搬家般湧向山腳和林間空地。
    “快看!這片榛子樹底下,落葉厚得能埋人!”
    “這邊鬆樹林的腐殖土,黑得流油啊!”
    人們興奮地叫喊著,揮舞著工具。鋤頭刨開表層,底下是常年累月腐爛的樹葉,枝條形成的黑色腐殖土,這正是參田最需要的天然肥料。
    麻袋很快被裝滿,兩個人用木棍抬著一袋沉甸甸的黑土,晃晃悠悠地下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扁擔隊更是排成了長龍,籮筐裏裝滿了連枝帶葉的腐殖質。
    旁邊的山林算是遭了老罪,凡是容易到達的地方,地表那層最肥沃的精華都被刮地三尺,露出了下麵顏色較淺的生土層。
    村裏的兩頭老黃牛,此刻也成了香餑餑,地位陡然提升。
    它們被套上牛車,專門負責從山腳往參田運輸裝滿腐殖土的麻袋和籮筐。
    牛車所到之處,總有一群半大的孩子提著簸箕和小鏟子眼巴巴地跟在後麵,就等著老牛撅尾巴,那意味著新鮮的、熱乎乎的牛糞即將出爐!
    這可是上好的肥料,一點兒都不能浪費!
    “快!這邊!牛要拉屎了!”眼尖的孩子一聲喊,幾個小家夥立刻舉著簸箕衝上去,精準承接,然後小心翼翼地倒進指定的糞坑裏,臉上洋溢著撿到寶般的笑容。
    參田的地頭,挖了幾個巨大的深坑。
    收集來的腐殖土、雜草、落葉、牲畜糞便主要是牛糞和豬糞),按照一定比例分層填入坑中,潑上水,再用泥土封蓋,進行厭氧發酵。
    李滿倉知道,這樣漚製出來的有機肥,肥效持久,能極大改善土壤結構,正是園參生長所需要的。
    就在參田建設和堆肥工作如火如荼進行時,一個傍晚,李滿倉從參田回來,剛進院子,就看到小女兒冬蘭撅著小嘴,一臉悶悶不樂地坐在門檻上。
    “咋了?冬蘭,誰惹你不高興了?”李滿倉走過去,摸了摸她的頭。
    冬蘭抬起頭,大眼睛裏水汪汪的,帶著委屈:“爹,點點……點點是不是真的不回來了?它都走了好久了……”
    李滿倉心中一歎,正想再安慰幾句,忽然,後院傳來火雲幾聲異常急促和警惕的低吠。
    李滿倉神色一凜,立刻站起身。這種叫聲,火雲隻在遇到極不尋常的情況時才會發出。
    他快步走到後門口,朝著後山望去。在一片朦朧的光影中,他看到幾個移動的身影,正朝著村子的方向而來。
    而跑在最前麵,身形矯健,頭頂那對分叉鹿角在夕陽下格外顯眼的,赫然是已經放歸山林一個多月的——點點!
    在它身後,似乎還跟著幾頭體型稍小的梅花鹿!
    李滿倉的瞳孔微微收縮,點點……竟然真的回來了?而且還不是獨自一個?
    喜歡1975,別賣我女兒請大家收藏:()1975,別賣我女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