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新開局
字數:4450 加入書籤
正月十六一大早,生產隊那口掛在老槐樹下的鐵鍾就被王振山敲得嗡嗡作響,沉甸甸的鍾聲在李家坳上空蕩開。
隊部那間最大的倉庫裏,早就擠滿了人。
男人們蹲在牆根吧嗒著旱煙,女人們納著鞋底、扯著閑篇,半大的小子丫頭在人群裏鑽來鑽去。
空氣裏還殘留著昨個兒正月十五留下的炮仗硝煙味,混合著莊稼人身上特有的汗味和煙草氣,熱烘烘地攪成一團。
王振山站在前頭,用力清了清嗓子,底下嗡嗡的議論聲才漸漸小了下去。
“老少爺們兒,嬸子大娘們!年過完了,咱得琢磨新一年的營生了!”王振山聲音洪亮,臉上帶著壓不住的喜氣,
“去年,咱們搞菌房,算是蹚出了條路子,掙著了錢!今年,咱得把步子邁得再大點!”
他大手一揮:“頭一件,開春化凍,咱就動工,建新的菌廠!不能總擠在那幾間破倉庫裏搗鼓了,咱要蓋就蓋個像樣的!”
底下立刻響起一片讚同聲。
“早該蓋了!那點地方轉不開身!”
“隊長,你說咋幹咱就咋幹!”
王振山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掃過人群,落在了坐在前排的李滿倉身上:“滿倉,這菌廠是咱村的錢袋子,你來當這個廠長,領著大夥幹!”
李滿倉還沒說話,旁邊就有人喊了起來:“讓滿倉幹俺們放心!”
“對!就滿倉了!”
李滿倉卻搖了搖頭,站起身。
他今天穿了件半舊的藏藍色棉襖,身板挺直,眼神沉靜,在一眾鄉親裏顯得格外穩當。
“振山哥,各位鄉親,”他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裏,“這廠長,我幹不了。”
倉庫裏頓時一靜,眾人都疑惑地看著他。
李滿倉不緊不慢地解釋:“菌廠往後要跟縣裏、甚至市裏的單位打交道,要簽合同、看文件、講政策。我一個大老粗,認得的字湊不夠一籮筐,怕耽誤了咱村的大事。”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坐在角落的胡秋萍,“我看,秋萍同誌最合適。她是省城來的知青,有文化,見識廣,跟外麵溝通也方便。菌房能搞起來,她出力最多,技術也最熟。”
這話一出,不少人暗暗點頭。
胡秋萍來李家坳快兩年了,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嬌氣的女學生。
菌房從無到有,她確實下了大力氣,人也踏實肯幹。
王振山和周建黨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認同。
周建黨開口道:“滿倉考慮得在理。秋萍同誌,你的意思呢?”
胡秋萍沒想到李滿倉會推薦自己,微微一愣,隨即站了起來。
她圍著條紅圍巾,襯得臉蛋白淨,眼神清亮。
“王隊長,周支書,滿倉哥,各位鄉親,”她聲音清脆,帶著點激動,“要是大家信得過我,我願意試試!一定盡心盡力,把菌廠辦好!”
“好!”王振山一拍大腿,“那就這麽定了!胡秋萍同誌,任咱李家坳菌廠廠長!”
倉庫裏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胡秋萍臉上泛起紅暈,悄悄看了李滿倉一眼,見他微微頷首,心裏更踏實了幾分。
掌聲稍歇,胡秋萍穩了穩心神,接著說道:“既然要建新廠,擴大生產,光靠我們現在這幾個人手肯定不夠。
我提議,咱們菌廠公開招工!要年輕的,有文化的,腦子活的,願意學新東西的!”
招工?這下人群更熱鬧了。
菌房的效益大家有目共睹,能進菌廠幹活,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李滿倉聽著,心裏念頭飛轉。
他想起前世,就在今年年底,那中斷了十年的高考就要恢複。
這可是改變無數人命運的機會,尤其是對這些被困在土地上的年輕人和知青。
眼下正是正月,離高考消息公布還有大半年,正是暗中準備的好時機。
他再次站起身,朗聲道:“秋萍同誌提議招工,我讚成。不過,這工人怎麽選,得有個章程。”
所有人都看向他。
“咱不能光看誰力氣大,誰關係近。”李滿倉目光掃過人群中那些麵露期盼的年輕麵孔,“新菌廠要用新法子,沒文化幹不了。我的意見是考試!”
“考試?”底下有人驚呼。
“對,考試!”李滿倉語氣肯定,“就考高中那幾門,語文、數學、政治、物理、化學……咱按分數高低,擇優錄取。
新廠房估計得到四月才能建好,考試就定在廠房建好那天!給想報名的年輕人留出一個多月的複習時間!”
這話像塊石頭投進平靜的水麵,激起了層層波瀾。
年輕人們眼睛亮了,年紀大的社員們則有些茫然和議論。
“考高中功課?俺們家那小子初中都沒念完……”
“這……這能行嗎?”
“咋不行?滿倉說得對,沒文化咋看溫度計、咋記台賬,咋接收新事物?”
胡秋萍眼睛一亮,李滿倉的提議非常好,她當廠長,也怕別人說情,還是考試公平。
她接口道:“滿倉哥這個辦法好,公平!也能選出真正適合的人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看,從今天起,咱就把這倉庫收拾出來,當成臨時教室。
願意報名的,晚上都來這裏學習!不會的,我和幾個老知青可以幫著輔導!”
李滿倉見火候差不多了,拋出了最後一個準備。“學習,得有課本。”他看向王振山和周建黨,
“振山哥,周書記,去年我在縣裏廢品站搗鼓東西的時候,碰巧收上來幾十套前幾年的高中課本,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都有,看著還挺新。
本來想著以後也許能用上,現在就捐給隊裏,給年輕人學習用!”
幾十套高中課本!在這年頭可是稀罕物!王振山激動得直搓手:“滿倉!你可真是……真是咱村的及時雨啊!這……這太好了!”
消息很快傳開,李家坳徹底沸騰了。
尤其是那些年輕人和高、初中畢業下鄉的知青,個個摩拳擦掌。
當天下午,不用催促,一群年輕人就主動把倉庫打掃得幹幹淨淨,搬來了桌椅板凳。
傍晚,倉庫裏掛起了兩盞明亮的汽燈。
幾十個年輕人坐在下麵,麵前擺著李滿倉貢獻出來的、略顯陳舊卻保存完好的課本。
胡秋萍和幾個文化程度高的知青站在前麵,開始講解數學題。
朗朗的讀書聲和討論聲,第一次在這個偏遠的山村倉庫裏響了起來,驅散了冬夜的寒意,也點燃了無數顆渴望改變命運的心。
李滿倉站在倉庫窗外,看著裏麵燈火通明、埋頭苦讀的身影,聽著那充滿希望的沙沙書寫聲,嘴角微微勾起。
種子已經播下,隻待春風。
他轉身,融入夜色,朝著自家院子走去。
火雲悄無聲息地跟在他腳邊,綠瑩瑩的眼睛在黑暗中警惕地掃視著。
喜歡1975,別賣我女兒請大家收藏:()1975,別賣我女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