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埋下伏筆:借力打力
字數:6027 加入書籤
電腦屏幕剛亮起那行“yr07β”的瞬間,顧軒的手已經滑到了鍵盤下方的隱藏接口。他沒點開文件,也沒翻監控回放,而是反手拔掉網線,把筆記本直接切進離線模式。
他知道,從周臨川出現在檔案室監控那一刻起,他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是別人棋盤上的棋子。
但這次,他不躲了。
他要反手喂餌。
淩晨兩點十七分,出租屋的燈還亮著。他打開三個虛擬機,分別掛上江楓、林若晴、陳嵐常用的登錄環境,然後從加密盤裏調出三份“項目資金異常報告”草稿。內容完全不同——給江楓的版本強調“曆史項目名義被濫用”,措辭克製,留有餘地;發給林若晴的直接點出“rnn資金疑似流入私人賬戶”,附帶模糊的轉賬截圖;而標注“陳局內部核查用”的那一份,則列出了整整七條審計疑點,條條指向張宏團隊的核心賬目。
每一份結尾,都加了同一句話:“rnn0427需閉環”。
他沒用任何已知的加密協議,而是把文件打包成偽裝成pdf的可執行程序,內置水印追蹤模塊。隻要誰打開,係統就會反向記錄終端ip、設備指紋,甚至鍵盤敲擊節奏。
“你們不是都想聽點動靜嗎?”他低聲說,指尖在回車鍵上頓了頓,“那就給你們聽個夠。”
發送成功。
他合上電腦,靠在椅背上,盯著天花板上的裂縫。那道縫從牆角斜穿過去,像極了他七天前在安全屋看到的那份文件上的折痕——20180417,歸檔權限追溯日。
而u盤上跳出的倒計時,還剩三天十四小時。
他閉上眼,腦子裏卻不是數據,不是布局,而是陳嵐遞u盤時手套邊緣露出的那道疤痕,還有江楓筆尖劃破紙麵的瞬間。
這盤棋,早就不是他一個人在下。
可他現在要的,不是真相,是混亂。
混亂才能讓張宏狗急跳牆。
第二天一早,顧軒剛進單位,就聽見茶水間裏有人在議論。
“聽說了嗎?上麵要查rnn的老賬了。”
“不是說早就歸檔了嗎?”
“誰知道呢,反正風聲是傳出來了,說是有人拿曆史項目名義虛報經費。”
顧軒端著杯子路過,低著頭,嘴角卻壓了壓。
他知道,江楓動了。
果然,中午前,他收到一條短信,是江楓發的,就一句話:“你轉給我的材料,被張宏截了胡,現在全處都在傳我挪用rnn資金。”
顧軒笑了。
他回了個“靠”,然後把手機塞進兜裏。
他知道江楓在演,也知道自己在演。可這場戲,必須演得讓張宏信。
因為真正的殺招,不在外麵,而在內部。
下午三點,市政府外聯辦。
張宏坐在會議室角落,手指敲著桌麵,臉色陰沉。他剛接到消息,紀檢組那邊有人在調rnn項目的舊檔,雖然隻是“例行查閱”,但時間點太巧了。
更巧的是,今天早上,市長講話稿裏莫名其妙冒出一句“個別幹部利用曆史項目名義虛報經費”。
“個別?”他冷笑,“這他媽是衝我來的!”
他掏出手機,翻出昨晚的會議記錄——他連夜召集心腹開了個閉門會,確認了幾筆“特殊支出”的賬目處理方案。本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可現在這風聲,像是有人提前泄了密。
他抬頭看向對麵的劉建華,“你那邊,沒問題吧?”
劉建華穿著一身藏青色西裝,手指摩挲著腕表邊緣,淡淡道:“錢已經轉到離岸戶頭,七十二小時內完成洗白。但……”他頓了頓,“我聽說,顧軒最近動作不少。”
“顧軒?”張宏嗤笑,“一個連報銷單都能被退三次的科員,能翻出什麽浪?”
“可他昨天半夜,往三個不同終端發了加密文件。”劉建華聲音壓低,“我們的人截到了傳輸信號,雖然內容沒破,但目標很明確——江楓、林若晴,還有……陳嵐。”
張宏的笑容僵住了。
“他怎麽敢?”
“所以他不是一個人。”劉建華盯著他,“有人在幫他。而且,這個人,能在副市長辦公室安插眼線。”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忌憚。
“查。”張宏咬牙,“給我查他所有通訊記錄,尤其是昨晚之後的。我要知道,他到底跟誰在通氣!”
顧軒不知道張宏已經下令追查,但他知道,魚線已經繃緊了。
他現在要做的,是把最後一塊拚圖補上。
晚上八點,他回到出租屋,從抽屜深處取出那串檀木珠。珠子溫潤,帶著妻子生前常用的沉香味。他一顆顆摩挲過去,直到第十七顆——那裏有一圈幾乎看不見的接縫。
他用小刀輕輕撬開,裏麵藏著一枚指甲蓋大小的sd卡。
插進讀卡器。
屏幕上跳出一個老式解碼程序,界麵是十五年前rnn項目組的專屬係統,綠色字符,黑色背景,右下角還標著“v1.0.32008”。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把u盤插進去。
解碼程序自動運行,進度條緩慢推進。第一層加密破開,是偽裝成圖片的審計底稿;第二層,是嵌套在音頻文件裏的數據流;第三層,終於跳出了原始文檔。
《rnn項目第一階段審計初稿》
簽署日期:2008年4月27日。
結論欄寫著:“項目資金流向異常,存在多筆未授權轉移,建議立即凍結賬戶並啟動內部調查。”
簽字人:顧振華、陳嵐。
顧軒盯著那兩個名字,手指微微發抖。
這是他父親的手跡。
他點開末頁,發現邊緣有一行極小的手寫批注,墨跡已經泛黃,但依然清晰:
“若後人見此,勿信檔案歸檔記錄。”
他放大,仔細比對筆跡。
和陳嵐在u盤上留下的那支萬寶龍鋼筆寫的字,一模一樣。
他忽然明白了。
所謂的“歸檔”,根本就是一場清洗。
他們不是在保存曆史,是在篡改曆史。
而這份文件,才是真正的原始底稿。
他迅速將文件備份到三個不同介質,一份藏進妻子遺留的梳妝盒夾層,一份上傳至境外加密雲,最後一份,他刻進一枚偽裝成普通u盤的量子存儲器,準備交給真正能用上它的人。
做完這些,他打開手機,翻出江楓發來的那條“材料被截”的短信。
他盯著“截了胡”三個字,忽然意識到什麽。
江楓不是在抱怨。
他是在提醒。
“截了胡”——不是被動泄露,而是主動轉移。
也就是說,那份材料,根本沒落到張宏手裏。
真正被放出去的,是顧軒那三份“異常報告”。
而江楓,借著市長講話稿的機會,把“虛報經費”這個概念,正式塞進了官方話語體係。
高,實在是高。
顧軒撥通江楓的電話。
響了三聲,被掛斷。
他沒再打。
他知道,江楓現在不能接。
但他發了條新消息:“下次寫稿,別用萬寶龍,換支鉛筆,墨太重,容易暈。”
發送成功。
他知道江楓會懂。
萬寶龍的墨跡重,容易留下修改痕跡——而江楓昨天劃破“個別”二字,墨暈成“極個別”,就是在暗示:追責範圍有限,別慌。
這是他在用筆跡,給他遞底牌。
三天後,市局檔案室。
顧軒拿著“預備材料領取通知”走進大廳,刷卡時,餘光掃到監控攝像頭微微轉動了一下。
他知道,有人在看著他。
他沒急著進檔案區,而是先去了洗手間。
關上隔間門,他從內袋掏出一張微型膠片,貼在手機背麵,然後打開相機,對準門縫下方。
三秒後,他看到了走廊盡頭的反光——有人在用遠程鏡頭偷拍他的一舉一動。
他冷笑,把手機收好,走出隔間。
正要推門,手機震了一下。
是林若晴發來的消息,隻有一張圖:一張會議桌的俯拍照片,桌上擺著幾份文件,其中一份的頁腳,畫著一隻蝴蝶輪廓。
他放大。
蝴蝶旁邊,有一行極小的鉛筆字:“她錄你”。
他盯著那四個字,忽然想起陳嵐說過的話:“別信能輕易拿到的東西。”
他轉身,沒去檔案室,而是直接打車去了城東的老印刷廠。
那裏,是他和周臨川約好的接頭點。
他推開門,看見周臨川正坐在角落的椅子上,左手虎口的燙傷疤在燈光下泛著暗紅。
“你來了。”周臨川抬頭,聲音沙啞,“我拿到了你要的東西。”
他遞出一個牛皮紙袋。
顧軒接過,沒急著打開。
他盯著周臨川,“你不怕這是陷阱?”
“怕。”周臨川笑了笑,“但我更怕,你一個人扛到最後。”
喜歡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