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政策文件的深層解讀
字數:3824 加入書籤
顧軒把那杯留下口紅印的水倒進下水道,杯壁滑落的紅痕像一道未愈的傷口。他沒洗杯子,反手扣在瀝水架上,讓那抹顏色朝下,壓著不鏽鋼台麵。這玩意兒現在不是證據,是餌。
他回到書房,離線電腦還亮著,屏幕上停在林若晴留下的“jq07”加密包解壓界麵。文件夾裏一堆編號文檔,最上麵是她手寫批注的掃描件——字跡潦草,像趕時間,可每個圈出來的政策條文都戳在命門上。
他點開“政策修訂異常清單”,三處標記紅框的位置,全卡在“老城記憶項目”推進的關鍵節點。時間線一拉,和秦霜接手城市更新辦的履曆嚴絲合縫。這不是巧合,是埋伏。
u盤插進接口,他調出“老宅b2協議”啟動的種子文件。南都深眼那邊回傳了兩份資料:一份是省財政廳內部流轉的“城市更新專項基金”申報細則修訂稿,另一份是去年第四次城建聯席會議的非公開備忘錄。後者沒蓋章,但頁腳編號和會議記錄對得上,來源可靠。
他把三份文件並排打開,開始對。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這話聽著好聽,可底下附件裏“社會資本”的定義被悄悄加了括號:“含由政府指定平台代持的混合所有製企業”。換句話說,錢看著是民企出的,實際是財政左手倒右手,套專項資金。
更狠的是審批流程。2022年的版本寫得清清楚楚:超五千萬項目必須組織跨部門聯審,專家評審團不少於五人,公示期不得少於十五日。可到了2023年修訂版,這些全被塞進“可優化流程”條款裏,一句話帶過:“為提升效率,特定項目經分管領導批準,可簡化程序。”
“特定項目”?他冷笑,翻到備忘錄第8頁。
“秦霜分管項目,列為‘試點綠色通道’,免專家複審,審批時限壓縮至三個工作日。”
三個工作日?材料都沒人看明白,章就蓋了。這哪是優化,這是明搶。
他調出妻子舊部搞來的內部係統截圖,把近三年所有“城市更新專項基金”撥付記錄拉出來,按時間節點篩。問題來了——其他區的項目,哪怕金額小,也都走完公示、評審、聯簽流程,唯獨秦霜手裏的“073號備案”,從立項到撥款,二十天走完全部流程,連專家評審意見都是空白。
他把政策條文和資金流向疊在一起看,像拚圖。一邊是“程序合規”的漂亮外衣,一邊是“特批豁免”的暗門鑰匙。門後站著誰?他放大文件簽批欄,秦霜的簽名出現在三份“豁免申請”上,筆跡一致,落款時間都在周五下午——那是領導班子例會後的固定簽批時段。
他忽然想起什麽,打開掃描儀,把秦霜留下的那份基因報告複印件放上去。不是看內容,是看紙張右下角——那裏有個極小的編號,和政策文件用的內部文號格式一模一樣。
他心頭一跳。
再翻出翡翠蝴蝶胸針的掃描圖,放大蝴蝶翅膀的紋路。那紋路是手工雕刻的,弧度特殊。他把胸針圖層透明度調低,疊在秦霜簽名上——翅膀的曲線,竟和她簽名末尾那一勾的走向完全重合。
同一支筆,同一個手勢,同一個習慣。
他猛地合上電腦,靠在椅背上,手指無意識摸向內袋。檀木珠串還在,但少了一顆。那空缺的觸感提醒他,他已經沒有退路。
女兒的事,他不能碰。一旦用私人信息反咬,他就和秦霜沒區別了。他要撕開的,是這層“合法外衣”。
他重新開機,建了個新文檔,命名為“暗夜玫瑰政策黑箱”。第一部分,他列了時間軸:2022年11月,政策初修,埋下“可特批”伏筆;2023年3月,聯審機製被“優化”;2023年6月,秦霜正式分管項目,首單“綠色通道”落地。每一步,都有會議紀要、簽批文件、資金流水對應。
第二部分,他畫了審批權限轉移圖。原本屬於聯審小組的否決權,被拆解成“建議權”,最終決策權集中到分管辦公室。而這個辦公室,三年換了四任主任,全是秦霜心腹。
第三部分,他把簽名比對、文號關聯、胸針紋路重疊做成圖示。不說話,證據自己會開口。
他盯著屏幕,突然意識到一件事——這些文件能公開查到的,隻有表麵版本。真正的問題,藏在“未公開附件”裏。而能接觸到這些附件的,全省不超過二十人。
也就是說,政策被動手腳,不是基層執行偏差,是頂層設計就被汙染了。
他打開隱藏分區,把文檔加密存進去,標注“待驗證,暫不啟用”。現在出手,隻會被當成瘋子。他得等一個時機,一個能把這些文件變成子彈的時機。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樓下那輛黑色轎車還在,車窗貼著膜,看不清裏麵。他沒躲,反而拉開窗簾,讓燈光照在臉上,像在示威。
手機震動,一條匿名短信:“b2協議觸發,信號已屏蔽。”
他回了個“收到”,刪掉記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剛放下手機,電腦右下角彈出提示:外部設備接入。
他瞳孔一縮,立刻拔掉u盤,切斷電源。可剛才那瞬間,係統日誌顯示,有個微型讀取指令從usb接口閃過,持續0.3秒。
有人在遠程試探。
他冷笑,從抽屜裏取出另一塊主板,換上。這是他準備好的,所有敏感數據都不在主設備上。真正的“暗夜玫瑰”文件,藏在妻子舊檔案盒的夾層裏,物理隔離。
他重新開機,假裝繼續瀏覽公開政策文件,動作放慢,像在查資料。十分鍾後,他關機,把電腦塞進防磁箱,拎起外套出門。
外麵下雨了,不大,但濕氣重。他沒打傘,沿著街邊走,拐進一家24小時打印店。店員打著哈欠,他遞過去一份文件:“打印三份,a4,雙麵,不裝訂。”
是《城市更新管理條例》的公開版本,他特意選了帶“跨部門聯審”條款的舊版。
店員接過u盤,插進機器。顧軒盯著屏幕,突然說:“你這u口有點鬆,上次我朋友在這打東西,差點把u盤卡住。”
“是啊,修過兩次了。”店員一邊操作一邊抱怨,“老設備,廠商都不供貨了。”
顧軒點頭,接過打印好的文件,付了現金。出門時,他順手把u盤留在了機器上。
那是個空u盤,貼著“若晴07”的標簽,水漬暈染。
他知道,有人會去查這個u盤的來源。而這條線,會引向一個早已注銷的郵箱,再跳轉到一個境外服務器,最後停在一段自動播放的錄音上——林若晴的聲音:“政策可以改,但程序不能廢。廢了程序,就沒了底線。”
他走在雨裏,襯衫濕了半截。拐進一條小巷,停下,從內袋掏出真正的u盤,塞進牆縫,用磚灰蓋住。
三天期限,才過十二小時。
他抬頭看了眼巷口的路燈,光暈在雨裏發散,像一張網。
他摸了摸內袋,檀木珠串安靜地躺著,殘缺的那一處,正好抵在心口。
喜歡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