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台風救援的領導力展現

字數:5336   加入書籤

A+A-


    手機在床頭櫃上震了第三下,顧軒才睜眼。窗外天剛蒙亮,雨沒停,簷水砸在鐵皮棚上像敲鼓。他沒看屏幕,直接劃開接聽,應急辦老李的聲音劈頭蓋臉:“老城區滑坡!三戶人家被埋,人還沒撤出來!”
    他坐起身,拇指蹭了下袖口的檀木珠,聲音沒一點剛醒的糊勁:“消防、醫療、街道,現在誰在現場?”
    “都沒到齊!消防隊說等指揮命令,街道辦主任電話打不通,醫療組說沒書麵授權不敢進——”
    “我現在出發。”顧軒掛了電話,抓起西裝就往身上套。皮鞋剛踩進一半,手機又響,周臨川來電。
    “車在樓下等你。”周臨川嗓音低沉,“兩輛救援車,我調的,車牌尾號78和31,司機知道規矩。”
    “謝了。”顧軒扣上最後一顆扣子,抓起車鑰匙,“現場別提我名字,就說臨時協調組來了人。”
    車子衝進雨幕時,天邊剛透出點灰白。路麵全是積水,車輪碾過去嘩啦作響。顧軒一路沒說話,手指在檀木珠上一粒粒滑過,像在數秒。
    現場比預想的亂。
    泥水順著山坡往下淌,幾間老屋歪斜著,最裏麵那棟牆裂得像蜘蛛網,門口堆著半人高的泥塊。幾個穿製服的站成一圈,誰也不動。
    顧軒下車就往裏走,皮鞋陷進泥裏都沒停。他徑直走到人群中間,掏出手機打開前置攝像頭,鏡頭掃過所有人臉。
    “從現在開始,所有行動全程直播。”他聲音不高,但每個字都砸在地上,“我宣布成立‘0725應急臨時指揮部’,編號備案,所有調度錄音錄像,責任到人。誰不配合,名字第一個上追責名單。”
    沒人吭聲。
    消防隊長皺眉:“你誰啊?有上級授權嗎?”
    顧軒沒答,從公文包抽出一張紙,遞過去。是陳嵐手抄的資金流向圖複印件,他指著其中一行:“王局前天批的應急油料,80進了私人車隊油箱。你現在不救人,等明天審計組進來,第一個問話的就是你。”
    消防隊長臉色變了。
    顧軒把紙塞回包裏,環視一圈:“現在聽我調度。消防一組清障,二組準備破門;醫療組在空地搭臨時救護點;街道辦的人馬上聯係家屬,確認被困人數。十分鍾後我要看到進度。”
    沒人再推諉。
    他卷起襯衫袖子,抄起一把鐵鍬就往泥堆裏衝。幾個年輕隊員愣了下,跟著撲上去幹。泥水濺到臉上,他抹一把,繼續挖。
    “沙袋!快壘防洪堤!”他吼了一聲,“再塌一次,整片都得埋了!”
    周臨川不知什麽時候到了,遞來一袋沙袋:“調來了二十包,後續還在路上。”
    “不夠。”顧軒接過,扛起就往坡上走,“通知周邊社區,所有沙袋、木板、塑料布,統一送到這兒。誰送來的,記名字,事後統一報賬。”
    他一邊喊一邊幹,聲音蓋過雨聲:“誰現在衝在前麵,名字記在救援日誌第一行!上麵要看的不是流程,是結果!”
    十分鍾,防洪堤壘了半米高。
    二十分鍾,消防隊清出入口。
    三十分鍾,屋內傳來咳嗽聲。
    “有人!裏麵有人!”一個隊員喊。
    顧軒甩掉皮鞋,脫下西裝外套扔給旁邊人,隻穿襯衫鑽進危房。屋內昏暗,牆縫漏著水,老人蜷在床角,手裏攥著個舊布包。
    “走不了……這是我家,我哪兒也不去。”老人聲音發抖。
    顧軒蹲下,離他近了點:“我太太也死在台風夜。她要是活著,現在該叫我一聲‘爸爸’。”
    老人抬眼看他。
    “我不騙你。”顧軒聲音穩,“那天雨也這麽大,警報沒響,她回不去。我找了三年,才明白有些人,根本不想讓人活。”
    老人的手抖得更厲害。
    “現在我能做的,就是不讓同樣的事再發生。”顧軒伸出手,“你要是不走,我沒法跟自己交代。”
    老人盯著他看了五秒,終於鬆手。
    顧軒背起他往外衝。剛踏出門檻,身後“轟”地一聲,牆體整個塌了。
    外麵一片驚呼。
    他踉蹌兩步站穩,雨水順著頭發往下淌,後背全濕透了。老人在他背上哆嗦著,手死死抓著他肩膀。
    救護車鳴笛響起,醫療組衝上來接人。顧軒靠在牆邊喘氣,胸口像被石頭壓著。周臨川遞來咖啡,他搖頭。
    “日誌第一行寫誰?”周臨川問。
    “謝那個消防員。”顧軒喘勻了氣,“勸了十分鍾,嗓子都啞了,還一直喊‘老爺子,再撐一下’。”
    周臨川點頭,掏出本子記下。
    林若晴是十分鍾後到的。
    她沒穿職業裝,套了件雨衣,攝像機扛在肩上。鏡頭從顧軒濕透的襯衫、泥濘的褲腳,慢慢推到他臉上。他正蹲著檢查一個孩子的腳踝,動作輕。
    “你還記得我嗎?”他問孩子。
    孩子搖頭。
    “沒事。”他笑了笑,“等雨停了,我請你吃糖。”
    林若晴按下錄製鍵,聲音壓得很低:“這段我發出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發。”顧軒站起身,“標題就寫《背影:一個公務員的72分鍾》。”
    “你不怕出風頭?”
    “怕。”他看著遠處那棟亮著燈的辦公樓,“但更怕沒人看見。”
    視頻兩小時破兩百萬。
    熱搜第一:顧軒 背老人
    評論炸了。
    “這才是公務員該有的樣子。”
    “說他作秀的閉嘴,誰敢背一個試試?”
    “昨天他還說要調去檔案室,今天就衝進塌房——這人根本沒打算躲。”
    顧軒在臨時指揮點吃盒飯時,手機響了。
    陳嵐來電。
    “省委書記看了視頻。”她聲音平靜,“問了一句:‘這個顧軒,之前在哪?’”
    他嚼著米飯,咽下去,才開口:“告訴他,我一直,在該在的地方。”
    電話那頭沉默兩秒。
    “你演得夠真。”陳嵐說,“朋友圈那條‘清閑日子挺好’,多少人信了。”
    “信了就好。”他放下筷子,“人總得給自己留條退路。”
    “現在退路沒了。”
    “不。”他站起身,走到門口,看著外麵還在忙碌的隊伍,“現在,是他們得給我找退路了。”
    他掛了電話,掏出手機,刪掉那條朋友圈。
    重新發了一張圖:泥濘的地麵,一串深深的鞋印,從廢墟延伸到救援點。
    配文隻有五個字:路泥濘,但得走。
    當晚八點,應急辦提交初步報告。
    標題寫著:“關於‘7·25’泥石流應急處置的集體行動總結”。
    通篇沒提顧軒的名字,隻說“多方協同,高效聯動”。
    顧軒看完,沒說話,把文件夾合上,遞給周臨川。
    “留一份。”他說,“原件退回去,附一句:‘建議補充現場指揮責任人姓名,便於後續追責備案。’”
    周臨川笑了:“你這是逼他們寫你名字?”
    “不是逼。”顧軒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是讓他們知道,有些事,可以抹掉名字,但抹不掉記錄。”
    林若晴發來新剪的視頻片段:他背著老人衝出危房的瞬間,鏡頭拉遠,背景是王金強辦公樓的霓虹燈,四個大字被雨水泡得發亮——為民服務。
    “這回夠狠。”她發語音,“已經有人扒出那棟樓三年沒做結構檢修,去年申請的維修款,被劃給了‘城市形象提升項目’。”
    顧軒聽著,沒回。
    他打開電腦,調出泵站那晚的監控截圖,牆上粉筆箭頭還清晰可見。他放大,盯著看了很久。
    手機震動。
    周臨川發來一張圖:機場內網調出的航班記錄,王金強和劉慶,台風前夜,同乘一趟私人航班,落地時間淩晨一點十七分。
    而應急辦值班日誌的修改時間,是淩晨兩點。
    他合上電腦,站起身。
    窗外雨停了,城市濕漉漉的,像被洗過一遍。
    他摸了摸袖口的檀木珠,指尖劃過那道裂紋。
    遠處,救護車的藍光還在閃爍。
    喜歡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