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指紋謎題破解貪腐網絡

字數:5631   加入書籤

A+A-


    顧軒一腳踹開技術封存室的門,鞋底還沾著剛才踩碎的灰燼。他沒看燈,也沒開燈,直接走到廢紙簍前彎腰翻找,指尖從撕成四片的坐標紙中抽出那張被揉成團的舉報信殘片。
    紙角焦了,邊沿發黑,但那枚血指印還在——偏左,拇指第二關節處,紋路模糊,像是被人用布擦過又重新按上去的。
    他把它攤在桌上,台燈一打,油光立刻泛了出來。
    不是汗漬反光,也不是墨水殘留,而是一層薄得幾乎看不見的膜,貼在指紋邊緣,像塗了層防水漆。
    “不對勁。”他低聲說。
    這印子做過手腳。
    不是為了隱藏身份,是為了藏別的東西。
    他掏出手機撥號,號碼沒存名,隻標了個“橋東”。
    電話響三聲接通。
    “買個放大鏡。”他說,“高倍,帶ed燈的那種。”
    “現金交易,別走店家係統。半小時後老城區文具街口見。”
    掛了電話,他盯著那枚指印看了足足兩分鍾,手指輕輕劃過紙麵,觸感微澀,像是有什麽顆粒嵌在纖維裏。
    他知道這不是巧合。
    上一秒賬冊自燃送坐標,下一秒就送來一枚被處理過的舉報指印——對方不是慌了,是故意把線索切成碎片,一片一片喂給他們,逼他們按節奏走。
    可這次,他要先一步破局。
    周臨川接到電話時正把車停在橋下。他沒回隊裏,也沒去值班室,而是繞了七公裏專門找一家二十年沒換招牌的老文具店。
    老板認識他,見他左手虎口那道疤就知道來者不善,二話不說抽屜裏摸出個黑色硬盒。
    “一百八,不開發票。”
    周臨川甩出兩張皺巴巴的百元鈔,抓起盒子轉身就走。
    車上,他擰亮車內頂燈,打開放大鏡電源,對著舉報信殘片一點點掃。
    起初看不出什麽,就是普通的模糊指印。
    但他知道顧軒不會無緣無故讓他用現金買工具——這意味著不能留電子痕,也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他們在查什麽。
    他調大倍率,鏡頭貼近紙麵。
    就在那一瞬,他發現了異常。
    指紋邊緣的油膜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呈波浪狀排列,每隔0.3毫米就有一道細微凸起,像是……蓋章之後再覆了一層墨。
    “操。”他猛地坐直。
    這不是偽造指紋,是複刻。
    有人先把真實指印蓋在紙上,再用特殊油墨描一遍,既保留原始紋路,又覆蓋了生物信息——常規指紋庫比對根本識別不了,因為係統會判定為“汙染樣本”自動剔除。
    但這層油墨有問題。
    它太規整了,不像手工塗抹,倒像是某種印章配套使用的專用墨。
    他立刻拍照,加密發送給顧軒,附了一句:“油膜有規律,疑似海關稽查章用墨。”
    發完消息,他關掉手機熱點,把放大鏡塞進副駕儲物格,一腳油門衝向省廳地下物證實驗室。
    陳嵐到的時候,實驗室隻剩一個技術員在加班。
    她沒穿製服,一身深灰風衣,銀匙掛在腰側,進門一句話沒說,直接走到檢測儀旁插上私人接口。
    “剛收到的樣本,做成分分析。”她把裝著殘片的密封袋遞給技術員,“結果隻報我。”
    技術員抬頭看了她一眼,沒問流程,默默接過袋子放進掃描艙。
    五分鍾後,光譜圖跳出來。
    “耐高溫有機油墨,含微量鈦鋇化合物。”技術員念數據,“這種配方……全市隻有三個單位備案使用。”
    陳嵐目光一凝:“哪三個?”
    “邊檢、海關稽查處,還有市審計特派辦。”
    她立刻調出內部物資申領記錄,手指在屏幕上滑動,直到看見一條三個月前的審批單——
    qh09批次海關專用油墨,配發至稽查處辦公室,簽收人:趙明遠。
    她瞳孔縮了一下。
    趙明遠。
    這個名字她不陌生。
    三年前塌方案件裏,正是這位稽查處副處長以“程序合規”為由壓下了兩份關鍵稽查報告,導致後續拆遷補償款被層層套空。當時顧軒還在基層跑項目,沒人敢提他的名字。
    而現在,這枚被精心修飾過的舉報指印,用了趙明遠部門專屬的油墨。
    不是巧合。
    是信號。
    她立刻撥通顧軒電話:“油墨確認,qh09批次,全部流向稽查處。負責人趙明遠。”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秒。
    然後傳來一聲極輕的冷笑。
    “果然是他。”
    地下車庫最裏麵有個廢棄的配電間,門鎖早就壞了,顧軒拿塊木板頂住門縫,權當臨時指揮點。
    他把通訊錄攤在膝蓋上,一頁頁翻。
    第207章那次泰山石畫行動,他在暗格裏找到一張手寫名單,上麵全是代號和編號,其中“趙明遠”旁邊寫著“qh09”,當時以為是物資分類代碼,沒深究。
    現在看來,那是油墨批號。
    也是鑰匙。
    他腦子裏迅速拉出一條線:
    舉報信用趙明遠部門的油墨修飾指紋 → 油墨本應用於稽查文件蓋章 → 稽查文件涉及哪些項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猛地想起什麽,翻出手機裏存的一份舊資料——東港3號倉的土地審批流程圖。
    稽查處是終審環節之一,有權駁回或加注“暫緩執行”。
    而那份賬冊自燃前浮現的坐標,指向城建局地下檔案庫,存放的正是二十年前舊改項目的原始批文。
    如果當年的批文被篡改過呢?
    如果趙明遠利用稽查權,在關鍵文件上蓋了假章,再用同批油墨修飾舉報信,製造“內部人舉報”的假象,實則轉移視線呢?
    那他就不隻是貪腐節點。
    他是整個鏈條的掩護層。
    顧軒呼吸沉了下來。
    他終於看清了這張網的結構:
    底層是王金強這樣的白手套負責洗錢;
    中層是秦霜這類政商掮客操控輿論與人事;
    而頂層,是像趙明遠這樣躲在製度縫隙裏的“合規腐敗者”,用程序正義包裝非法操作,連審計都查不出問題。
    但現在,他們漏了一步。
    他們以為修飾指紋就能騙過係統。
    但他們忘了,係統可以被騙,人不會。
    他抓起筆,在紙上寫下兩行字:
    趙明遠 + qh09 = 油墨來源
    油墨 → 稽查章 → 東港3號倉審批鏈
    然後他撥通林若晴的加密線路。
    “準備一篇稿子。”他說,“標題就叫《誰在替違法項目蓋合規章?》”
    “內容聚焦海關稽查處近三年異常放行記錄,重點提qh09批次油墨的唯一性。”
    電話那頭頓了一下:“你要公開撕?”
    “不。”他聲音冷下來,“我是讓他們自己跳出來。”
    “隻要這篇稿子發出去,趙明遠一定會動。他不動,說明背後還有人壓著他;他一動,就會露出破綻。”
    “等他開始刪記錄、換證人、封鎖檔案——那就是我們收網的時候。”
    林若晴低聲道:“可你手裏還沒實錘。”
    “現在沒有。”他盯著手中那張殘片,“但等他慌了,就會給我們造一個。”
    掛了電話,他把紙條折好塞進口袋,起身推開門。
    夜風灌進來,吹得紙頁嘩啦作響。
    他回頭看了一眼桌上的通訊錄,最後一行字還墨跡未幹。
    突然,他注意到一件事。
    在“趙明遠”名字下方,原本空白的位置,不知何時多了一道極細的劃痕——像是有人用針尖輕輕劃過紙背留下的凹槽。
    他伸手摸了摸,指尖傳來一絲異樣。
    不是隨意刮擦。
    那是摩斯碼的短長組合。
    他心頭一震。
    還沒來得及反應,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有人來了。
    喜歡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