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記者腕表的全民時代

字數:5020   加入書籤

A+A-


    他把報告折好,塞進西裝內袋。風從通風口吹進來,袖口空蕩蕩的,手指習慣性地動了動,卻什麽也沒摸到。
    手機響了。
    是林若晴。
    “我在樓下。”她的聲音很穩,“你讓我改的東西,弄好了。”
    顧軒看了眼時間,下午三點十七分。他轉身朝電梯走,腳步不快,但一步沒停。
    林若晴站在大廳門口,背著一個舊款帆布包,手腕上的表閃著微光。她抬手捋了下鬢角,動作自然得像呼吸。
    “帶來了?”顧軒問。
    她點頭,從包裏取出一台改裝過的攝像機,外殼磨得發白,鏡頭邊緣纏著膠帶。“不是新設備,是老物件翻新的。我把存儲模塊拆了,換成信號直傳芯片,接通全民監督係統後,能實時上傳畫麵,自動打上時間戳和定位標記。”
    顧軒接過設備,沉甸甸的。
    “每個人都能用?”他問。
    “隻要注冊過係統,綁定身份,開機就能連。”林若晴說,“它不錄無關內容,隻拍舉報現場。拍完自動加密上傳,原文件本地不留存。”
    顧軒抬頭看她:“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以後沒人能說‘我沒看見’。”她說,“也不再是誰說了算,而是誰拍了算。”
    顧軒沒再說話,帶著她往主控室走。
    陳嵐已經在等了。她站在數據通道入口,銀匙胸針別在領口,看到林若晴時微微點頭。
    “測試環境準備好了。”她說,“三百二十七個節點同步響應,延遲控製在0.3秒以內。”
    林若晴把手裏的設備接入終端。屏幕亮起,跳出一行字:【全民監督終端·激活倒計時】。
    “開始吧。”顧軒說。
    林若晴按下啟動鍵。
    整個城市的數據網瞬間震動。街頭的電子屏、小區公告欄、公交站台廣告位,全部切換成統一界麵——一隻睜開的眼睛圖標,下方寫著:你的視角,就是證據。
    第一批推送消息發出:【市民可申請領取監督終端,實名認證後享有舉報直通權】。
    三小時後,試點區域注冊率不足三成。
    基層反饋陸續傳來:“老百姓說這玩意兒麻煩”“有人怕得罪人不敢用”“還有幹部私下勸群眾別碰”。
    顧軒坐在控製台前,調出一組數據。某個區教育局剛被凍結的采購項目,舉報人三天都沒提交完整材料。不是不想報,是不知道怎麽操作。
    “問題不在技術。”他說,“在人心。”
    林若晴靠在牆邊,喝了口水:“他們覺得這隻是個工具,跟以前那些app一樣,點一下就完了,沒感覺。”
    陳嵐插話:“需要儀式感。讓人意識到,這不是打卡,是承諾。”
    林若晴忽然笑了:“我記得小時候背《滿江紅》。老師說,念這首詞的時候,要站著,聲音不能抖。”
    顧軒看向她。
    “把注冊流程改一下。”她說,“想成為監督員,先誦讀一段《滿江紅》。係統分析聲紋情緒,隻有真正投入的人才能通過。”
    大廳安靜了幾秒。
    “不是形式主義?”陳嵐問。
    “是提醒。”林若晴說,“你錄下的不隻是聲音,是你對這個城市的在乎。”
    顧軒起身走到主控台前,敲下確認指令。
    【係統升級:新增公民誓詞認證模塊】
    第二天早上八點,第一段錄製視頻傳回。
    一位退休教師站在社區廣場,穿著舊軍裝,挺直腰板,聲音洪亮:“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緊接著是第二段。一個外賣小哥蹲在電動車旁,頭盔還沒摘:“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第三段來自醫院走廊,護士趁著換班間隙,輕聲但堅定地念完最後一句。
    社交平台上開始出現話題:我以我聲護公正。十二小時內,十二萬人完成認證。視頻片段被反複轉發,有人評論:“原來我們也能這麽硬氣。”
    顧軒看著熱力圖不斷擴張,指尖劃過屏幕。
    突然,警報響起。
    “檢測到異常操作。”技術員回頭,“某區副局長遠程請求刪除三條實名舉報視頻,涉及其親屬掛職企業套取補貼。”
    “權限來源?”顧軒問。
    “內部公號,已驗證為本人登錄。”
    陳嵐冷笑:“他以為換個ip就查不到?”
    顧軒抬手:“別攔。”
    “什麽?”
    “讓他刪。”顧軒說,“係統有反製協議,不是用來藏的。”
    五分鍾後,刪除指令被執行。
    下一秒,全城震動。
    所有已接入終端的市民手腕設備同時亮起,屏幕浮現一行黑字:有人正試圖抹去真相。
    緊接著,機械女聲緩緩響起——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聲音不是單點播放。市中心最先響起,隨後向四周擴散,像波浪一樣推過每一個街區。有人正在做飯,聽見聲音停下動作;有人騎車經過路口,抬頭看向路燈上的公共屏;地鐵車廂裏,幾個年輕人不約而同掏出終端,跟著朗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朗誦聲層層疊疊,由近及遠,卻沒有一句雜音。
    那個副局長正在辦公室簽字,突然聽見窗外傳來整齊的聲音。
    他走到窗邊。
    樓下不知什麽時候聚了幾十人,全都舉著終端,麵對大樓,齊聲誦讀《滿江紅》。
    鏡頭對準他辦公室的窗戶。
    直播鏈接瞬間衝上熱搜。
    顧軒站在主控大廳,看著實時畫麵。熱力圖上,代表舉報量的紅點正在瘋狂增加。教育、醫療、社保、交通,各個領域都有新線索冒出來。
    林若晴調試著語音模塊,低聲說:“剛才那段朗誦,我已經設成默認提示音。以後每次有人試圖屏蔽信息,全城都會響起這句話。”
    陳嵐走過來,遞過一份報告:“剛才那波刪除操作,留下了完整日誌。紀委已經立案,涉事幹部暫停職務。”
    顧軒點頭,目光仍停留在屏幕上。
    一個老太太上傳了視頻。她站在自家樓下,指著牆上的拆遷通知:“他們說補償款下個月發,可我都等了兩年了。”    另一個年輕人拍下了工地夜間偷排汙水的畫麵,定位精確到經緯度。係統立刻標記為高風險事件,推送至環保執法終端。
    顧軒拿起通訊器:“通知各區,明天上午九點,開放首批五百台監督終端領取點。優先發放給低收入社區和投訴高頻區域。”
    放下設備,他轉頭看向林若晴:“你還記得第一次采訪我時,問我什麽叫正義?”
    她抬手捋了下鬢角,笑了:“你說,正義就是讓普通人敢說話。”
    “現在他們不僅能說。”顧軒看著全息屏上跳動的數據流,“他們還能被聽見。”
    林若晴坐回技術席位,繼續調試模塊。她的腕表靜靜發光,像無數即將睜開的眼睛。
    陳嵐走進數據通道,身影隱入層層光纜之間。
    顧軒站在城市全景屏前,風吹進來,拂過他空蕩的腕部。
    屏幕上,一條新的舉報信息剛剛上傳。
    拍攝者是個小學生,舉著媽媽的手機,站在學校食堂門口。
    他說:“老師讓我們吃剩菜,說這是節約糧食。”
    係統彈出提示:【已生成調查工單,市教育局將在兩小時內回應】。
    孩子對著鏡頭認真地說:“我要當監督員。”
    顧軒看著那張稚嫩的臉,抬起手,又放下了。
    他的手腕上,依舊什麽也沒有。
    喜歡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