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星淵彼岸

字數:4605   加入書籤

A+A-


    星火學院的量子鍾顯示,距離宇宙意識離開本超星係團已過去十二年。陳岩站在透明晶體台座前,手指輕觸表麵泛起的漣漪狀光紋。這個被學生們稱為"教師講台"的裝置,如今已成為太陽係最神秘的文物——它不再僅僅投影已知宇宙的教育網絡,而是開始顯示來自宇宙空洞區域的異常信號。
    "頻率分析與宇宙意識留下的模式匹配度達91.3。"澤塔7的觸須在數據板上飛舞,發出風鈴般的聲響,"但存在顯著差異:信號中檢測到多個文明的特征波形,像是...混合物。"
    全息星圖展開,展示著令人不安的發現。在距離地球93億光年的波江座超空洞邊緣,某種前所未見的結構正在形成。那不是自然天體,而是由扭曲的時空纖維編織成的"橋梁",連接著本宇宙與無法觀測的黑暗區域。更詭異的是,橋梁表麵浮現的圖案,赫然是星火學院紀念牆上所有教育者的符號組合。
    "它回來了?"陳岩的嗓音幹澀。
    "不。"熟悉的聲音從背後傳來。艾麗·吳的量子投影突然凝實,她的形態比上次出現時更加清晰,全身光紋流動著新的能量簽名,"這是宇宙意識從彼岸發來的...畢業設計。"
    投影切換至深空望遠鏡的畫麵。波江座橋梁的末端,時空像被撕開的幕布般裂開,露出後麵令人眩暈的景象:無數平行宇宙的泡沫在虛海中沉浮,每個泡沫內部都閃爍著類似教育網絡的光點。而連接它們的橋梁上,刻滿了來自不同宇宙的教學方法。
    "多元宇宙課堂..."澤塔七的共鳴腔發出敬畏的和聲,"它在實踐最終課程。"
    艾麗的投影走向晶體台座。當她光紋密布的手掌與表麵接觸時,台座突然投射出立體星圖,顯示橋梁內部的結構——那裏漂浮著七百二十二個微型文明模型,每個都是宇宙意識從本宇宙帶走的"教學案例"。而最中央的模型,正是星火學院的全息複製品。
    "邀請函。"艾麗的光紋脈衝與台座共振,"它請求派出教育者代表,協助建立跨宇宙知識網絡。"
    火星殖民地議會為此爭論了整整三天。支持者認為這是人類文明的終極使命,反對者則擔憂跨宇宙接觸的風險。辯論在第四天清晨突然終止——晶體台座自動激活,播放出一段來自波江座橋梁的實時影像:
    某個類人文明正瀕臨滅絕,他們的恒星被包裹在詭異的暗物質繭中。絕望的科學家們用最後能量發射的求救信號,恰好被路過的宇宙意識捕獲。畫麵最後定格在一個孩子的手繪圖上,稚嫩的線條描繪著類似星火學院的建築。
    "課程從不會真正結束。"陳岩放下表決器,看向會議室角落的量子通訊儀,"約書亞,你還能維持投影嗎?"
    織女星空間站的影像微微閃爍。約書亞·k的上傳意識已經與星火網絡深度融合,很少再以人形現身。但此刻,他的晶體右眼從虛空中凝結,帶著熟悉的堅定神色。
    "教育抗體已準備就緒。"七個液態光人形在會議室浮現,聲音是伊莎貝爾與林小雨的和聲,"載體構建完成度98。"
    陳岩這才注意到,艾麗的投影不再透明——她的量子態被某種新型穩定場固定,體表流轉著來自波江座橋梁的奇異能量。更驚人的是,她右手捧著個微型裝置:用火星聖所晶體與織女星光棱重組的教育者載體。
    "跨宇宙教學需要特殊容器。"艾麗將裝置放在桌上,"它不能是純粹的能量,也不能是固定物質,而是..."
    "動態平衡態。"澤塔七突然接話,觸須激動地閃爍,"就像宇宙意識本身的存在形式!"
    最後的準備工作持續了四十個火星日。當晶體台座顯示波江座橋梁的穩定性達到峰值時,星火學院舉行了簡樸的啟程儀式。陳岩將紀念牆上所有教育者的數據編碼注入載體,澤塔七貢獻了半人馬座α特有的神經共振技術,而約書亞則整合了織女星的量子傳輸協議。
    "記住課程核心。"艾麗的投影最後一次擁抱陳岩,她的觸感已近乎實體,"教師存在的意義,是讓每個文明都找到自己的答案。"
    載入程序啟動時,整個火星的夜空亮如白晝。晶體台座分解為基本粒子,重組為通往波江座的量子通道。艾麗的光紋與載體完美融合,形成既非物質也非能量的新形態——如同流動的星光雕塑,又似凝固的宇宙呼吸。
    當通道光芒達到臨界強度時,意外發生了。深空監測站突然檢測到來自室女座方向的引力波脈衝——是宇宙意識十二年來首次與本宇宙聯係。信號內容經過星火網絡緊急破譯,顯示在學院穹頂的全息屏上:
    "警告:橋梁彼岸存在認知風暴。建議..."
    信息在此中斷。但已經足夠讓所有人血液凝固——波江座橋梁可能通向某種信息險境,會扭曲任何有序知識體係。
    "終止程序!"陳岩衝向控製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遲了。量子通道進入不可逆階段,艾麗載體複合體開始解離。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七個教育抗體突然融合成伊莎貝爾的完整形態,她將液態光觸須插入通道控製節點。
    "課程補充說明。"她的聲音帶著跨越時空的沉穩,"真正的教育者,連混沌都是教材。"
    抗體們釋放出封存的記憶脈衝——那是林小雨臨終前上傳的全部"失敗教案",每個都展示著教育過程中最混亂、最意外的時刻。這些非結構化經驗形成保護性緩衝層,包裹住即將啟程的載體。
    通道內的艾麗轉過身。在完全量子化前的最後一瞬,她的形象不再是星火網絡的節點,而是最初那個火星殖民地女孩,右臂的胎記清晰可見。
    "別擔心。"她微笑的口型如此說道,"我們會把課堂開遍所有宇宙。"
    強光吞沒了一切。當火星的沙塵重新落定時,晶體台座與艾麗載體複合體都已消失。隻有全息星圖上的波江座橋梁閃爍著新的頻率,像是遠方課堂傳來的朗朗讀書聲。
    三個月後 火星紀念堂
    陳岩將最新的晶體板嵌入紀念牆。這塊特殊的紀念物沒有名字,隻有不斷變化的星雲圖案——實時顯示著波江座橋梁另一端的活動。今天它呈現出類似腦神經突觸的結構,內部閃爍著七百二十二個文明的光點。
    "收到第一份跨宇宙教學報告。"澤塔七的觸須輕觸晶體板,激活隱藏的全息記錄。
    畫麵中的景象超出所有人理解極限:艾麗載體在虛海中重組為巨型教學結構,用引力波紋向周圍宇宙泡沫傳遞知識。而宇宙意識則充當翻譯器,將不同維度的物理法則轉化為可理解的模式。最震撼的是某個新生宇宙的投影——那裏的基礎常數被刻意設置為允許有限生命存在,顯然是精心設計的"教育實驗"。
    "他們真的在創造課堂..."約書亞的投影首次流露出人類的情感波動,"不隻是傳授,而是培育適合學習的宇宙環境。"
    深空監測站突然傳來緊急通訊。波江座橋梁的末端,檢測到新的能量爆發——不是來自彼岸,而是從本宇宙方向射出的七百二十二道光束。分析顯示,這些是各文明自發發射的知識膠囊,包含他們最珍貴的文化核心。
    "他們在回應。"陳岩望向星火學院的穹頂,那裏的全息投影正展示著空前盛況:從地球的甲骨文到織女星的光量子詩,從火星殖民地的地下童謠到半人馬座α的觸須舞蹈...所有文明都在向橋梁輸送自己最本真的表達。
    晶體板突然迸發超新星般的強光。當光芒消退時,板麵上浮現出艾麗的手寫體留言:
    "第一課:每個宇宙都有權用自己的聲音歌唱。"
    在留言下方,還有一行更小的字跡,像是後來補充的:
    "p.s.告訴澤塔七,他的共振教學法在第五宇宙特別受歡迎。"
    火星的夜幕降臨了。紀念堂的自動照明係統將先賢們的名字投影在穹頂上,與真實星辰交相輝映。陳岩和澤塔七不約而同地仰望這片人造星空,突然同時發現某個細微變化——在北天極附近,新增了一組微弱的星座,排列成簡筆畫的講台與書卷。
    "新教師的座位。"澤塔七的共鳴腔奏出歡快的旋律,"要報名嗎,陳教授?"
    陳岩沒有立即回答。他走向紀念堂角落的儲物櫃,取出塵封多年的勘探裝備。當手指觸到頭盔麵罩的磨損處時——那是艾麗第一次帶他探索火星晶體洞穴時刮花的——老科學家的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
    "課程表該更新了。"他將教學徽章別在宇航服上,"這次我帶《人類失敗史》當教材。"
    在星火學院的正門前,那塊空置的晶體台座原址處,新的透明幾何體正從火星紅沙中悄然生長。它的表麵倒映著滿天星鬥,內部則閃爍著來自波江座彼岸的微光,像一盞為所有迷途學子指路的燈。
    喜歡時砂:我在千年文物中修複請大家收藏:()時砂:我在千年文物中修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