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 味道還不夠正

字數:2077   加入書籤

A+A-


    材料寫得不錯,結構清晰,案例生動,既有做法也有思考。
    但胡步雲看完,卻皺起了眉頭。他把李國明叫到辦公室。
    “國明部長,材料我看了,基礎不錯。”胡步雲先肯定了一句,然後說,“但是,味道還不夠正。”
    李國明一愣:“請步雲書記指點。”
    “你看這裏,”胡步雲指著其中一段,“‘我們深刻認識到,黨建工作必須緊緊圍繞經濟發展這個中心來開展’,這個認識是對的,但太籠統。怎麽叫‘圍繞’?是黨建給經濟讓路?還是黨建融入經濟、引領經濟?這裏麵的主次關係、融入方式,需要更精準地表述。”
    他又指著一處案例:“這個縣搞‘黨建+產業’的模式,寫了他們做了什麽,但效果呢?增加了多少產值?帶動了多少就業?黨組織的具體作用體現在哪個環節?是協調了土地?還是引進了技術?或者是黨員帶頭試種?要寫實,寫具體,不能用‘取得了顯著成效’這樣模糊的話一筆帶過。”
    “還有這裏,”胡步雲翻到後麵,“‘我們注重在重大任務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哪些算重大任務?考察識別了什麽?用了哪些具體方法?發現了哪些好幹部?後來怎麽使用的?效果怎麽樣?都要有幹貨,不能泛泛而談。”
    胡步雲合上材料,看著李國明:“全國性的會議,各路行家都在下麵聽著。我們的發言,不能是工作總結,更不能是表功材料。要讓人聽了,覺得北川的做法確實摸到了一點門道,確實解決了些實際問題,確實對別人有啟發、可借鑒。要言之有物,要切中要害,要體現我們北川對這項工作真正的思考和探索,哪怕還不成熟,但方向要對,路子要實。”
    他頓了頓,語氣凝重地說:“這是一個窗口,不僅是展示北川工作的窗口,更是展示我們北川幹部作風和水平的窗口。材料質量,代表的就是我們北川的水平。不能有半點虛的,必須經得起問,經得起琢磨。”
    李國明聽完,額頭上微微見汗,但眼神卻越來越亮:“步雲書記,您批評得對。是我把關不嚴,思考不深。我拿回去,組織力量重新打磨,一定按您的要求,把最實、最精華的東西提煉出來!”
    “好。”胡步雲點點頭,“時間緊,任務重,辛苦你們了。告訴寫的同誌,要跳出組織部看組織部,站在全省發展的高度來審視和提煉我們的黨建工作。需要協調哪些部門提供數據、案例,你直接協調,就說是我說的。”
    李國明拿著那份被劃滿紅線的初稿,匆匆走了。他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但更有一種被點醒、要幹出一篇漂亮文章的興奮感。
    他也知道,雖然發言的是胡步雲,但成績和功勞會歸功於省委組織部,他這個空降的部長短短時間內就讓工作煥然一新,以後更進一步的希望就大了。
    李國明回到部裏,立刻召集筆杆子們開會,傳達了胡步雲的要求。
    辦公室裏煙霧繚繞,幾個資深調研員皺著眉頭,反複咀嚼胡步雲那幾句“味道不夠正”、“要經得起問”的批示。
    “胡書記這是要我們脫層皮啊,”一位老處長嘬著牙花子,“以往這種材料,拔高一下,找幾個亮點案例就行了。現在要寫實,還要寫深,難搞,難搞啊。”
    “我知道難搞,但難搞也得搞!”李國明語氣堅決,“胡書記點得很透,我們以前就是太滿足於寫‘正確的廢話’,這次必須拿出真東西。小趙,你剛從圩河上來,你說說基層黨建和經濟工作‘兩張皮’最典型的表現是什麽?別用文件語言,說大白話。” 被點名的趙輝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鏡,鼓起勇氣說:“我說個最實在的。我們區裏搞招商引資,考核的是經發局,組織部門考核黨建是看‘三會一課’記錄全不全、心得體會交沒交。引進了一個高耗能、高汙染但能快速拉升gdp的項目,經發局立功受獎,這個項目裏的黨員也跟著沾光。可要是引進了一個前期投入大、見效慢的高科技項目,哪怕前景再好,短期內數字不好看,負責引進的幹部考核就吃虧。黨組織開會學習的時候喊‘轉型升級’,但實際考核指揮棒還是盯著傳統gdp和短期效益,這就叫‘兩張皮’,黨建說歸說,經濟幹歸幹。”
    喜歡權鬥江湖路請大家收藏:()權鬥江湖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