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星門初開新征程
字數:7676 加入書籤
傳國玉璽投影所展現出的、那超越純粹能量層麵的規則級信息防護,如同一堵無形卻堅不可摧的文明壁壘,暫時逼退了“藍雨”單元那帶著赤裸裸覬覦的強行窺探。那艘深藍色的梭形飛行器,如同被無形之手推開,靜靜地懸浮在近地軌道之外的安全距離上,不再試圖靠近。然而,那種如同被冰冷毒蛇鎖定的、充滿了分析與占有欲的“注視”感,卻依舊如芒在背,清晰地縈繞在龍城上空,提醒著每一個人,威脅並未遠離,隻是暫時改變了策略。
“‘藍雨’絕不會輕易放棄。”墨斯的聲音帶著星裔特有的冷靜與篤定,打破了控製室內暫時的沉寂,“它對‘文明之火’本質的渴望,已經通過其行為表露無遺。既然直接的強行手段因傳國玉璽的意外特性而暫時失效,以它的邏輯,必然會轉向采取更迂回、更隱蔽的方式。例如……利用我們文明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對外部高級資源與關鍵技術的迫切需求。”
“辰星”的全息影像微微閃爍,表示讚同:“它之前拋出的關於‘天苑四星係守護者信標’的信息,就是一個典型的、精心設計的誘餌。這個誘餌具備幾個關鍵特征:目標價值極高上古守護者遺產),真實性難以立即驗證,以我們當前的宇航能力又無法獨立抵達。這使我們處於一種明知可能有詐,卻又難以完全割舍的困境。我們必須加快自身科技與力量體係的建設速度,盡快形成內循環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這類外部不確定、高風險因素的依賴。”
鞏固自身,提升文明整體實力,成為了地球當前毋庸置疑的首要任務。與“迦樓羅”文明建立的“燈塔盟約”,如同打開了一扇通往更廣闊宇宙視角的窗戶。來自那個擅長生物靈能科技的鳥形文明的知識分享,為地球的靈能研究注入了全新的思路與靈感。結合從星盟數據包中獲得的基礎科技樹,以及自身在對抗“收割者”和點燃“文明燈塔”過程中積累的獨特經驗,地球的科技發展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鍵,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多領域交叉融合的高速突破期。
龍城上空,那座巍峨的“文明燈塔”,在傳國玉璽投影那蘊含著文明正朔的規則之力守護下,以及全球數十億生靈日益凝聚、愈發堅定的信念持續滋養下,變得日漸穩固。其散發出的溫暖光芒,不再僅僅局限於籠罩地球,而是如同緩慢漲潮的海水,穩定地、堅定不移地將光芒覆蓋範圍,擴展至月球軌道、火星軌道,乃至更遙遠的小行星帶邊緣,初步將整個太陽係的核心區域納入了其象征性的守護範圍。
然而,伴隨著力量的成長,一個嚴峻的瓶頸也隨之清晰地浮現——能源與物質的絕對需求量,開始呈現出指數級的恐怖增長。要將“文明燈塔”的力量,從一種象征性的守護光環,真正轉化為能夠抵禦“寂滅之潮”邊緣波動、甚至在未來可能發展為某種主動防禦或反擊手段的實體屏障,其所需要的能量供給,是一個足以讓任何恒星係初級文明感到絕望的天文數字。太陽係內傳統的化石能源、核裂變資源,乃至初步開發的聚變能源,在如此宏偉的藍圖麵前,都顯得杯水車薪,難以滿足這如同黑洞般的需求。
“我們必須走出去,將發展的腳步真正踏入星空深處。”“辰星”在一次由全球頂尖科學家、工程師與戰略家參與的最高級別會議上,用無可辯駁的數據指出了問題的關鍵,“這不僅僅是發射幾艘探測器進行象征性的探索,而是要建立穩定的、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的地外資源采集點、能源中轉站,甚至是具備一定自持能力的永久性前哨基地。我們的第一階段目標,應明確鎖定在火星、主小行星帶,以及木星、土星這兩顆氣態巨行星的衛星係統上。那裏蘊藏著近乎無限的金屬礦產、水冰、以及核聚變燃料氦3。”
這項雄心勃勃的星際開拓計劃,被正式命名為——“星拓計劃”。
得益於對“彼岸”飛船星盟探索船逃生艙)技術的持續逆向工程突破,以及自身在材料學、能源與控製論領域的飛速進步,新一代的高效磁約束聚變推進器、近乎完美的封閉式生態循環維持係統,以及能夠抵禦星際輻射與小天體撞擊的小型化能量護盾技術相繼成熟並進入實用化階段。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使得人類文明首次具備了進行大規模、跨行星際的資源開發與殖民建設的現實能力。
首先被提上日程,作為“星拓計劃”橋頭堡的,是那顆熒惑之星——火星。這顆星球擁有稀薄但存在的大氣層、已被證實的大量地下水資源冰、豐富的金屬礦藏,以及相對穩定與更外圍星球相比)的表麵環境,使其成為了建立第一個地外永久家園、工業基地和資源樞紐的理想選擇。
在接下來的數月裏,一副壯麗的畫卷在近地空間展開。數以千計的大型工程船、模塊化殖民居住艙、自動化資源采集與精煉平台,如同即將奔赴新大陸的龐大艦隊,從地球各大航天港以及月球“廣寒宮”基地陸續啟航,拖著長長的藍色離子尾跡,義無反顧地航向那顆懸掛在星空中的紅色星球。與此同時,在火星的同步軌道上,一座規模空前龐大的組合式軌道船塢開始如同搭積木般快速搭建起來,它的建成,將標誌著人類文明正式邁出孕育自身的母星搖籃,走向了星係文明的新紀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艾拉、墨斯、“雷公”、“山魈”和“辰星”這五位地球文明的守護者與引領者,也並未在這場文明級的飛躍中置身事外。他們清晰地認識到,在文明層級的巨大跨越中,個體超凡力量的進化與定位同樣至關重要。借助“文明燈塔”那玄妙的共鳴場,以及從星盟和“迦樓羅”處獲得的靈能知識,他們開始係統地嚐試將自身的超凡力量特性,與日新月異的尖端科技進行深度結合,探索個體在星際時代所能扮演的全新角色與發揮的極限力量。
“雷公”開始係統地學習如何操控大型艦隊能量矩陣,嚐試將自己那至剛至猛的雷霆之力,與新型戰艦的主炮係統或區域防禦網絡相結合,追求極致的瞬間爆發與毀滅力;“山魈”則將他那與大地共鳴的天賦,投入到星球環境改造的宏大課題中,試圖引導磅礴的大地之力,用於穩定火星或其他外星基地那脆弱的地質結構,甚至嚐試催化局部生態圈的形成;墨斯和“辰星”更是沉浸在了科技與靈能融合所產生的無限可能性之中,一個從星裔的微觀能量操控入手,一個從宏觀的數據模型構建著眼,試圖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態造物或戰術。
艾拉則繼續沿著她獨特的道路前行,不斷深化對自身“心”之力本質的理解,以及與“文明燈塔”之間那近乎共生的連接。她隱隱有一種預感,這座凝聚了文明意誌的燈塔,其光芒的潛力,或許遠不止於目前所展現的防禦、淨化與共鳴……它應該還有更深層、更強大的應用方式,等待她去發掘。
就在“星拓計劃”如火如荼地推進,第一批火星殖民地基剛剛完成初步的生態循環係統建設,紅色的土地上首次出現了大規模的人造綠色之時,一個完全在意料之外的發現,如同投入平靜水麵的巨石,瞬間打破了原有的發展節奏與計劃。
一支隸屬於“星拓”計劃、在小行星帶進行高價值稀有礦物勘探的自動化工程艦隊,在對其一顆編號為c127的、富含鉑係金屬的高密度小行星進行深層鑽探時,於其核心深處,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絕非自然形成的、極其古老的人工結構——一個直徑約五十米、通體由某種未知的黑色金屬鑄造、表麵刻滿了繁複到令人目眩的、與星靈符文和“彼岸”技術風格都有些許相似、卻又在根本上截然不同的幾何紋路與能量導管的環形裝置!
這個環形裝置並非完全死寂,而是處於一種極其微弱的、半激活的休眠狀態,持續散發著幾乎難以探測的、細微的空間坐標波動。經過墨斯和“辰星”的緊急遠程數據分析和能量頻譜比對,得出了一個讓所有知情者都為之震驚的結論:這並非普通的遺跡,而是一個超小型的、功能嚴重不全的……穩定空間門通常被稱為星門)的接收端單元!
“星門?!”消息被嚴格保密,但仍在龍城最高層內部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在太陽係內,可能隱藏著一個他們此前一無所知的、能夠進行點對點超光速星際航行的交通網絡!或者說,在極其久遠的過去,曾經存在過這樣一個網絡!
“立刻將c127小行星劃為最高禁區!封鎖所有消息渠道!參與勘探任務的所有人員簽署最高級別保密協議!”“辰星”在震驚之餘,第一時間下達了最嚴格的指令。同時,一支由墨斯親自掛帥、成員包括頂尖物理學家、空間工程師、考古學家以及最精銳的“龍組”護衛隊的特遣隊,被火速派往c127小行星,對這個驚天發現進行最全麵、最謹慎的現場考察與研究。
通過對這個古老環形裝置的細致清理、能量測繪,以及與“文明燈塔”數據庫中那有限的上古文明信息進行交叉比對,研究團隊逐漸解讀出部分令人心潮澎湃的信息。這個星門接收端的製造年代,古老到難以精確測定,其運用的材料科學與空間技術,明顯超越了“彼岸”文明星盟)的水平,其設計理念與能量回路風格,更傾向於與傳說中的上古“守護者”文明屬於同一時期,甚至可能更早!它似乎是因為某種無法想象的、波及範圍極廣的超級能量衝擊研究人員推測,極有可能與導致“守護者”文明主力盡歿的“悲慟走廊”戰役有關)而嚴重受損,最終脫離了原有的星門網絡,如同宇宙漂流物般,被c127小行星的引力捕獲,並一直深埋在其核心,處於近乎永恒的休眠狀態,直到被人類工程艦隊的鑽探作業所產生的特定能量頻率偶然間輕微激活。
更令人震驚的發現接踵而至。通過耗費巨大心力,解析該裝置內部殘留的、幾乎磨滅的最後一組空間坐標錨定信息,墨斯帶領的團隊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極其冒險的反向推演計算,大致定位到了其理論上應該對應的、位於宇宙另一端的‘發射端’所在的方向——而那個方向,經過星圖校準後,赫然指向了之前“藍雨”單元所提到的、可能存在“守護者信標”的天苑四星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有的線索,在此刻仿佛被一條無形的線串聯了起來!“藍雨”看似隨意拋出的關於天苑四遺跡的信息,很可能並非空穴來風!而這個意外發現的、受損的星門接收端,或許就是通往那片未知星域的唯一鑰匙,或者說……是某個精心布置的、等待著好奇者踏入的陷阱的入口!
是應該冒著未知的巨大風險,嚐試修複並激活這個不穩定的星門,去探尋那可能存在的、足以讓文明實現飛躍的守護者遺產?還是應該出於絕對的安全考慮,將其徹底封存甚至摧毀,避免可能由此引來的、遠超當前應對能力的未知風險?
又一個沉重的、關乎文明命運的抉擇,毫無征兆地擺在了地球決策者的麵前。
“‘藍雨’肯定早就知道這個星門接收端的存在於太陽係!”墨斯在從c127傳回的高度加密通訊中,語氣篤定地斷言,“它之所以拋出‘天苑四’這個誘餌,其深層目的,很可能就是在引導我們,利用我們自己的手,‘主動’地去發現並最終激活它!它想利用我們對資源和技術的渴望,驅使我們去往它想要我們去的地方!那裏等待我們的,絕不可能隻是友好的遺產!”
“但是,從理性角度分析,我們也確實迫切需要獲得更高級的能源技術、材料科學以及關於‘寂滅之潮’的直接信息,來應對那懸於頭頂的、名為‘宇宙終結’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辰星”盡管同樣充滿警惕,但仍保持著戰略層麵的理性思考,“‘寂滅之潮’的威脅是客觀存在且不斷迫近的,我們不能永遠被動地困守在太陽係內等待。這個意外發現的星門,盡管充滿了顯而易見的風險,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能是在當前形勢下,我們能夠抓住的、實現快速技術提升和戰略突圍的唯一已知‘捷徑’。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控製風險。”
最終,在經過最高層內部反複多次、有時甚至堪稱激烈的辯論與極其詳盡的風險收益評估後,一個大膽而謹慎的決議被最終敲定:嚐試對c127小行星核心的星門接收端,進行有限度的、可控的修複與激活測試!
但行動綱領被嚴格限定:絕非立刻進行魯莽的載人跨星係傳送。第一階段的目標,僅僅是嚐試建立一條極其不穩定、但可以傳輸基礎信息的超光速通訊鏈路。如果通訊建立成功,下一步也隻是計劃發送最基礎的、非可回收的微型無人探測單位過去,如同伸出一根極其纖細的觸角,去小心翼翼地收集星門另一端的第一手環境信息與能量數據。
修複工作在c127小行星上秘密展開,安保等級提升至最高。整個過程充滿了難以預料的挑戰與驚險,數次因為能量回路的不穩定匹配,險些引發小範圍的空間褶皺和引力異常,差點將整個研究團隊和小行星本身都吞噬進去。但在墨斯精湛的星裔能量操控技術、“辰星”提供的精確數學模型、“文明燈塔”遠程輸送的穩定純淨能量,以及地球工程師們卓越技術的通力協作下,那古老而脆弱的星門接收端,終於被暫時性地、極其勉強地穩定在一個可以維持最低功率運行的臨界狀態,並成功與遙遠彼岸那個理論上存在的發射端,建立了一條信號極其微弱、時斷時續、仿佛隨時會徹底中斷的量子超光速通訊連接。
第一艘僅有探測器大小、裝備了多種環境傳感器與高分辨率攝像頭的無人飛船,在所有參與者凝重目光的注視下,如同投入未知深淵以試探虛實的石子,緩緩地、顫巍巍地駛入了那在環形裝置中央、剛剛穩定下來的、閃爍著不穩定幽藍光芒的空間漣漪之中。
接下來的等待,是無比煎熬和漫長的,每一秒都仿佛被無限拉長。
數個小時後,當那艘無人探測飛船按照預設的最保守程序,成功從幽藍漣漪中返回,並將其記錄的核心數據包傳回龍城指揮中心時,所有有權查看這些數據的人,在解讀完內容後,都不約而同地陷入了長久的、充滿了震撼與憂慮的沉默。
傳回的影像資料經過增強處理顯示,星門的另一端,確實位於一個陌生的恒星係內部光譜分析初步確認與天苑四相符)。在那裏,幽暗的宇宙背景前,懸浮著一座龐大到難以用言語形容的、風格與地球文明乃至“迦樓羅”文明都迥然不同的巨型金屬遺跡。其主體結構由無數個大小不一的、精密嵌套旋轉的同心圓環構成,散發著一種蒼涼、古老而又充滿技術美感的磅礴氣息——那極大概率就是“藍雨”口中的“守護者信標”,一座上古遺留的星際設施。
然而,這座遺跡並非靜靜地沉睡在真空之中。其龐大的金屬表麵,布滿了各種觸目驚心的、顯然是能量武器轟擊與物理撕裂留下的巨大傷痕與破損。更令人心神緊繃的是,在遺跡周圍的廣闊空間中,如同宇宙墳場般,漂浮著大量風格與“收割者”戰艦類似、但顯得更加古老、更加殘破、仿佛經曆了無法想象的慘烈星際戰爭的戰艦殘骸,無聲地訴說著往昔的慘烈。而就在這些冰冷的殘骸之間,一些形態不定、如同活體陰影般緩緩蠕動、散發著與“夢魘低語”同源、但其能量凝練程度與壓迫感卻強大了十倍不止的未知存在,正在如同幽靈守衛般,漫無目的地遊弋、徘徊……影像捕捉到的幾個瞬間,甚至能看到這些“陰影”輕易地撕碎飄過的較大塊金屬殘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裏,絕非一個等待探索的無主寶藏之地,而是一個危機四伏、殺機暗藏的……遠古戰場墳場!
通訊數據的最後一段,探測飛船捕捉到了一組來自遺跡內部的、極其微弱、仿佛是由某種自動防衛係統發出的、斷斷續續的重複信息流,經過破譯,內容如下:
【“……信標……功能受損……核心數據庫……部分強製封存……警告……高維陰影……活性提升……非授權訪問者……勿入……極度危險……”】
星門的對麵,機遇與死亡以最直接、最殘酷的方式並存著。
而就在地球最高層為這震撼性的發現而緊急召開會議,商討下一步如履薄冰的、極其有限的探索計劃,並為此爭辯不休時,那一直如同背景般沉默、懸浮於木星軌道的“觀察者阿爾法”,突然毫無征兆地向龍城發送了一條簡短而直接的信息流:
【“檢測到穩定低功率)星門激活事件,事件編號:so3gate001。根據《上古守護者盟約》資源與貢獻章節),現向‘候選守護者地球’開放‘初級文明貢獻度’兌換列表第一層級)。當前可兌換項目包括:‘星門基礎維護與穩定技術入門)’、‘已知星域常見威脅性虛空生物圖鑒ec1至ec5型)’、‘低損耗超光速通訊中繼器基礎藍圖限製版)’……”】
它似乎對星門的激活毫不意外,更像是一直在等待著這一刻。而它的“貢獻度商城”,也在這風雲變幻的時刻,悄然拉開了帷幕,等待著地球文明用它的“貢獻”去換取在這危險宇宙中生存下去的資本。
本章完)
喜歡赤幟寰宇:複興之戰請大家收藏:()赤幟寰宇:複興之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