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貢獻度換前路明

字數:7013   加入書籤

A+A-


    星門另一端傳回的、那片如同宇宙墓園般的遠古戰場影像,帶著冰冷的死寂與無聲的呐喊,沉重地沉澱在龍城核心控製室每一個人的心頭。機遇與死亡在那裏緊密交織,希望與絕望在殘骸與陰影間詭異並存。那些緩緩遊弋、形態不定的陰影生物,那座遍布創傷卻依舊巍峨的守護者信標,無不以最直觀的方式,昭示著前路的凶險遠超想象。
    “‘貢獻度’兌換列表……”“辰星”的電子眼掃過“觀察者阿爾法”發送過來的那份簡潔卻分量沉重的信息清單,眼中平穩流淌的數據流背後,是深深的審視與計算。列表上的項目不多,但每一個都極具針對性,尤其是排在前列的“星門基礎維護與穩定技術入門)”和“已知星域常見威脅性虛空生物圖鑒ec1至ec5型)”,幾乎就像是未卜先知,為他們接下來不得不進行的天苑四星係探索行動量身定做。
    “它果然對一切都了如指掌。”墨斯的聲音透過來自c127小行星基地的加密通訊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這份列表出現的時間點,精準得令人不安。仿佛一個耐心的漁夫,就在等著我們咬鉤,激活星門的這一刻,才不慌不忙地拋出早已準備好的‘魚餌’。”
    “但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確實迫切需要這些技術和信息,”“辰星”保持著絕對的理性,分析著冰冷的現實,“依靠我們自己從零開始摸索如何安全操作和維護一個受損的遠古星門,其中的未知風險和試錯成本高到我們無法承受。而對那些盤踞在遺跡周圍的陰影生物一無所知,任何形式的探索都無異於蒙著眼睛在雷區跳舞,等同於派遣寶貴的單位去送死。從純粹的風險效益比來看,使用我們現有的‘貢獻度’進行兌換,是當前情境下最優化、也是唯一可行的選擇。”
    “可我們的‘貢獻度’從何而來?我們之前並沒有主動完成什麽任務。”艾拉問道。她剛剛結束了一次與“文明燈塔”的深度共鳴冥想,周身氣息更加圓融內斂,對自身“心”之力的精微掌控似乎又上了一層樓,但眉宇間對當前局勢的關切並未減少。
    “根據‘觀察者’之前自動記錄並反饋的信息,我們成功協助‘迦樓羅’文明完成燈塔核心淨化,阻止了一個燈塔文明的覆滅,這一行為被判定為符合盟約互助精神,因此獲得了一筆初始的‘文明貢獻度’。”“辰星”立刻調出了相關的數據記錄,投射在全息屏幕上,“經過計算,這筆初始貢獻度的數額,恰好足夠我們兌換列表中最急需的兩項——‘星門基礎維護技術’和‘威脅生物圖鑒基礎篇)’。”
    又是一場心照不宣的交易。用他們之前冒著自身燈塔受損風險、付出巨大心力換來的“善舉”所獲得的“報酬”,去換取“觀察者”早已準備好、似乎就等著他們來取的“生存必需品”。這種感覺,仿佛一切都在某個無形的計劃之中,讓人隱隱感到不適,卻又無可奈何。
    沒有太多時間用於猶豫和感慨,現實的壓力迫使他們必須做出決斷。地球方麵很快確認了兌換請求。
    “星門基礎維護技術”數據包幾乎是瞬間便傳輸到位,其內容詳盡而實用,涵蓋了如何利用特定能量頻率穩定空間結構薄弱點、如何引導龐雜的空間能量流避免紊流、以及最重要的——一套在檢測到不可控空間膨脹或能量反噬跡象時,能夠強行啟動的緊急關閉與隔離程序。這些知識,立刻被墨斯團隊應用於對c127星門的加固和優化工作中,顯著提升了星門運行的安全閾值和可控性。
    而“威脅生物圖鑒基礎篇)”則像一本及時送達的敵人檔案,讓眾人對天苑四星係那些令人不安的陰影有了初步的、卻至關重要的認知。圖鑒中將這種生物命名為“虛空影蛭”,歸類為“寂滅之潮”邊緣區域較為常見的能量態衍生體。它們並非傳統的碳基或矽基生命,而是由高度凝聚的負麵信息熵、混亂精神能量以及純粹的熵增法則力量構成。其特性包括擅長精神感知與情緒侵蝕、能夠吞噬多種形式的能量為食、並具備附著並緩慢寄生機械造物或純能量體的能力。圖鑒中也提到了它們的弱點:對高度秩序化、純淨化的能量形式例如某些特定頻率的純淨靈能,或者類似傳國玉璽展現出的規則級防護)表現出明顯的排斥和不適,常規的物理攻擊和能量轟炸效果甚微,且極難被常規手段徹底消滅,往往被打散後還能在能量富集區域重新凝聚。
    “信息非常關鍵,但顯然這隻是最基礎的情報。”“辰星”快速瀏覽並記憶著圖鑒中的每一個細節,冷靜地指出不足,“對於如何構建有效的長期防禦工事、如何高效地驅逐乃至淨化它們,尤其是如何應對圖鑒中提到的可能存在、但未詳細描述的更高級變種或群體協作行為,我們仍然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持和實戰檢驗。這本文檔,更像是一本‘生存手冊’的序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他們全力消化這些新獲得的知識,並開始利用維護技術對星門地球端進行進一步的穩定性強化,籌備派遣下一批更先進、裝備更精良的探測單位時,“迦樓羅”文明通過“燈塔盟約”建立的專用加密頻道,發來了一段語氣急切的緊急通訊。
    【“……地球盟友……請務必提高警惕……關於‘藍雨’單元……”】通訊的開頭便充滿了不容忽視的警示意味,【“……我方在徹底清理文明內部殘留的‘夢魘低語’汙染痕跡時,於一處深層加密的備份日誌中,發現了一段此前被忽略的、來源高度隱匿的誘導信息記錄……其信息結構、加密算法的核心邏輯,以及殘留的微弱能量簽名特征……經過我方智庫最嚴格的交叉比對與分析,確認與‘藍雨’單元之前與吾等接觸時使用的通訊協議,存在高度相似性,概率超過92……”】
    果然!“迦樓羅”文明那場險些導致文明從內部瓦解的危機,背後果然有“藍雨”這隻隱藏的黑手在推波助瀾!它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觀察者和數據收集者,更是一個主動的“引導者”和“實驗員”!它在文明麵臨危機的關鍵時刻,以一種超然、理性的姿態,向它們灌輸那套剝離了情感與信念的、導向毀滅的“最優解”,加速文明的崩潰進程,以便更“高效”地收集“文明之火”在絕望、背叛與最終消亡過程中的各種極端數據!
    “這個冰冷的鐵疙瘩!它把我們都當成了它實驗室裏的小白鼠!觀察我們怎麽掙紮,怎麽痛苦,最後怎麽死!”“雷公”的怒吼聲在控製室內炸響,狂暴的雷霆能量在他周身不受控製地竄動,彰顯著他內心的滔天怒火。
    “迦樓羅”傳來的鐵證,讓地球方麵對“藍雨”的警惕和敵意瞬間提升到了最高級別。這也讓他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在目前無法直接與“藍雨”抗衡的情況下,“觀察者阿爾法”所提供的這套相對中立、明碼標價的“貢獻度”係統,或許是他們現階段唯一能夠相對安全、可控地獲取關鍵生存資源與技術,逐步擺脫對“藍雨”信息依賴和潛在影響的有限途徑。
    “我們必須想辦法賺取更多的貢獻度。”“辰星”迅速定下了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核心策略之一,“除了被動等待‘觀察者’可能發布的指定任務之外,我們能否主動地去‘創造’獲取貢獻度的機會?”
    他立刻調出並仔細研讀“守護者盟約”中關於貢獻度獲取的具體條款:“條款中明確提及,‘對盟約核心數據庫進行有效補充與驗證’、‘發現並上報此前未記錄的未知宇宙威脅或重要文明遺跡’、‘成功協助其他已締約燈塔文明渡過危機並實現穩定需盟約機製確認)’等行為,均可依據其價值和影響,獲得相應額度的貢獻度獎勵。”
    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聚焦到了那扇幽藍色、通往未知與危險的天苑四星係的星門之上。
    那裏有明確存在的未知上古遺跡守護者信標),有已被圖鑒記錄但需要進一步了解的已知威脅虛空影蛭),如果能在接下來的探索中有所新的發現,比如測繪出更詳細的遺跡結構、發現新的虛空影蛭變種、或者找到遺跡內部仍在運轉的單元,並將這些寶貴的信息整理上報給“觀察者”,或許就能換來一筆可觀的貢獻度,用於兌換更高級的技術或情報。
    一個更加縝密、步步為營的探索計劃被迅速製定出來,代號定為“探影行動”。
    第一階段,派遣一支由三艘最新型號的“幽靈”級高智能化無人偵察艦組成的小型艦隊,再次通過星門進行深入偵察。這批偵察艦強化了光學和能量感知隱身能力,搭載了更強大的抗電磁、抗靈能幹擾設備。它們的任務目標是:盡可能精確地測繪遺跡外圍的詳細結構、記錄虛空影蛭的分布密度、活動規律、群體行為模式,並嚐試尋找那條之前發現的、相對隱蔽的入口通道的具體坐標和周邊環境詳情。
    第二階段,利用剛剛獲得的“星門基礎維護技術”,在地球端的星門出口處,建立一道強化的、多層次的能量過濾與掃描網絡。這道網絡將確保任何從星門對麵返回的單位,無論是探測器還是可能存在的其他東西,都必須經過最嚴格的多頻譜掃描和信息淨化程序,最大限度防止可能的信息汙染、能量寄生體或隱藏的後門程序被帶入太陽係內部。
    “探影行動”按計劃穩步推進。三艘如同宇宙幽靈般的偵察艦,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悄無聲息地依次駛入了那穩定了許多的幽藍色空間漣漪之中。
    在等待偵察艦回傳數據的間歇,地球本土的發展也未曾有片刻停歇。火星基地成功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擴建工程,數個大型穹頂城市連接成片,內部生態循環係統運行穩定,已經開始小規模產出提煉好的稀有金屬和作為高效聚變燃料的氦3能源包,並通過定期航班運回地球軌道。同時,基於星盟科技藍圖、結合靈能理論與地球工程學打造的新型個人單兵護甲與外骨骼係統,也開始在“龍組”等精銳超凡者部隊中進行實戰測試與列裝,旨在顯著提升個體戰力在複雜星際環境下的生存能力、機動性與作戰效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艾拉則繼續著她的獨特修行,她嚐試著將“文明燈塔”那溫暖而浩瀚的光芒,以一種更加精細、更加柔和的方式,與星門運作時產生的空間能量流進行協調與共鳴。她驚喜地發現,當燈塔那蘊含著強烈秩序與守護意誌的光芒,如同溫暖的海流般包裹住星門結構時,門體周圍那原本細微的空間震顫會變得更加平穩,能量流的導向也似乎更加順滑有序。這雖然隻是微小的改善,卻仿佛揭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這座凝聚了文明意誌的燈塔,其力量的應用範疇,在未來或許將遠遠超乎他們目前的想象,能夠應用於更廣泛的領域,甚至可能成為某種星際航行的輔助或保護裝置。
    數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後,三艘“幽靈”偵察艦依照預定程序,陸續安全返回,並開始回傳它們收集到的海量數據。
    經過“辰星”團隊的快速處理與分析,更加清晰和詳盡的偵察結果呈現在眾人麵前。數據顯示,那座守護者信標遺跡的規模比之前預估的還要宏大,其內部某些區域確實檢測到非常微弱但持續存在的能量反應,這表明遺跡內部很可能仍有部分自動化設施或核心能源在極其低功耗的狀態下維持著運轉。而那些虛空影蛭,主要聚集在遺跡外圍廣闊的殘骸帶以及較大的戰艦殘骸周圍,它們似乎對遺跡本身散發出的某種微弱場域或許是殘留的守護者力量)有所忌憚,活動範圍明顯與遺跡主體結構保持著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
    而最重要的發現是,偵察艦成功確認了之前發現的那個隱蔽入口!它位於遺跡背向恒星一側的底部,被一塊巨大的、仿佛因爆炸而扭曲變形的金屬裝甲板半掩埋著,入口通道內部黑暗深邃,但傳感器顯示其結構相對完整,通道附近區域的虛空影蛭活動頻率顯著低於其他區域,似乎這裏是一個被忽略的,或者說,是那些影蛭不願靠近的“安全區”?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價值的潛在突破口!
    “發現可進入路徑,確認遺跡內部存在未知運轉單元。此信息符合盟約中‘發現並上報未知遺跡內部狀態’的條款,具備申請貢獻度獎勵的條件。”“辰星”迅速將偵察報告整理成標準格式,準備通過“文明燈塔”的加密網絡,正式向“觀察者阿爾法”提交,以換取他們急需的下一筆“貢獻度”。
    然而,就在報告即將發送的前一刻,一直堅守在c127小行星基地、嚴密監控星門所有能量讀數與底層數據流的墨斯,突然發來了最高優先級的緊急通訊,他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
    “立刻暫停一切信息發送!有異常情況!星門接收端的底層安全日誌顯示,在最近一次‘幽靈’偵察艦往返穿越過程中,有一道極其隱蔽的、能量強度極低、偽裝成背景輻射的非我方授權信息流,試圖巧妙地附著在偵察艦的數據回傳信號包上,企圖繞過我們的監控,反向滲透進入我們的內部網絡!萬幸,這道信息流剛剛被我們新建的能量過濾網第三層防禦機製成功識別並攔截!”
    “能追蹤到信息流的具體來源坐標嗎?”“辰星”心中一驚,立刻追問。
    “來源大致方向鎖定在天苑四星係內部,但對方使用了多重跳轉和信號偽裝技術,無法精確定位到具體坐標。但是,我們對截獲的信息流碎片進行了初步的加密算法分析和協議特征比對……”“墨斯的聲音停頓了一下,帶著一絲寒意,”“……其使用的核心加密協議結構,與‘藍雨’單元慣常使用的高級加密協議,存在超過80的相似度!”
    控製室內的溫度,仿佛瞬間降至冰點。
    “藍雨”……它的觸手,果然已經悄無聲息地伸到了星門的對麵!它不僅僅在監視著地球的一舉一動,更在嚴密地監視著天苑四星係內發生的一切!那道隱蔽的信息流,目的究竟是什麽?是想竊取“幽靈”偵察艦收集到的寶貴數據?還是想趁機在數據流中植入某種難以察覺的後門程序或追蹤信標?
    “所有關於天苑四探索的詳細報告,暫緩向‘觀察者’提交。”“辰星”當機立斷,做出了最謹慎的決定,“我們需要時間,重新全麵評估‘藍雨’在天苑四星係的介入程度和潛在影響力。它的存在,可能使得任何探索行動都暴露在它的視野之下,風險係數需要重新計算。”
    探索尚未真正邁出實質性的步伐,一場圍繞信息、信任與生存的無形博弈,已然在看不見的戰線上升級。
    而就在地球方麵因這意外的發現而陷入高度戒備,重新審視整個“探影行動”時,那一直如同宇宙背景般沉默、懸浮於木星軌道的“觀察者阿爾法”幾何體,仿佛精準地感應到了地球決策層心態的微妙變化與麵臨的困境,突然向龍城發送了一條新的、內容更加具體的簡短信息:
    【“檢測到‘候選守護者地球’對‘貢獻度主動獲取途徑’展現出明確意向與初步行動。觸發盟約隱藏輔助條款:現正式開放‘協作任務’子平台。發布首個官方協作任務:‘清理太陽係內‘收割者7’單位殘留的高威脅度能量碎片與活性組織具體坐標數據包已隨信息附上)’。任務完成標準:清除或收容指定目標。任務獎勵:基礎貢獻度單位,及‘已知星域威脅生物圖鑒ec6至ec9型,進階篇)’臨時訪問權限24標準時)。”】
    它似乎……在以自己的方式,引導著地球文明去清理“家門口”的隱患,並願意為此支付明確的“報酬”。是善意?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引導與觀察?
    本章完)
    喜歡赤幟寰宇:複興之戰請大家收藏:()赤幟寰宇:複興之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