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當時差點都把我嚇尿了
字數:5619 加入書籤
張大山、張家大伯和張家二伯來到王大娘家時,整個陳家村的人幾乎都圍在門前,看熱鬧。
“荷花真是有福啊,隻可惜張老三命薄!要是他還活著……”一個村民搖著頭,滿臉惋惜。
“誰說不是呢!荷花確實是個有福之人。
自從她成了張老三的媳婦,老張家的日子那一天比一天好。現在呀,更是要去京城享福嘍!”另一個村民附和道。
“哎!你們說小北在村裏餓得隻能扒樹皮、捋樹葉吃,我咋就沒給他端碗飯呢!陳家人真不是東西!”另一個嬸子一臉懊惱。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不止她一人。
誰能料到陳北會有這般鴻運呢?也就隻有王荷花,會偷偷摸摸地拿些吃的給希希和小北。
“得了吧!你們還在這可惜。
瞧瞧老陳家,年前還吹噓小東能到京城陳家族長麵前當差,那趙桂花得意得喲……嘖嘖嘖!
我都學不來她那副模樣。跟小北……哦不,跟開遠伯相比,小東算什麽呀?簡直丟人現眼!”
又有人忍不住嘲諷道。
“嗯,你說得沒錯。要是老陳家那口子不那麽惡毒,今日被接進京光宗耀祖的,可不就是他們陳家嘛!
可惜啊,真是可惜!”眾人紛紛歎息。
“不行,我得趕緊回去教訓教訓我家那口子,要是再對孩子們不好,我就休了她!”
一位村民突然下定決心說道。
“你說得對,我也得回去整頓整頓家風了!”
今日這事,就像一記重重的警鍾,敲響在陳家村每個人的心頭。
那些平日裏被冷落、被打壓,或是妯娌間關係不和的人們,瞬間都和好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能知道明天誰會一夜發達呢?
要是到時候自家孩子不認自家的恩情,跑去報答別人,那可不要哭死!
其他的張家人得知消息後,也紛紛來到了王大娘家門口。
看到張大山、張家老大和老二過來,他們臉上堆滿了笑容,笑得見牙不見眼,紛紛上前恭喜道賀。
“貴明,貴平,大山,恭喜恭喜啊!”
張貴明、張貴平、張大山笑著向眾人抱拳行禮,說道:
“感謝大家關心,容我們先進去看看!”
“好好好!”圍在門口的人趕忙讓出一條道來。
張大山走在最前麵,此刻他心中雖有些惶恐,但腰板卻挺得筆直。
他清楚地記得陳北曾對他說過:
“人窮,誌不能窮。別人小瞧我們沒關係,但我們自己要挺直腰板,這樣路才能走得穩,才能走得遠!”
想到陳北這句話,張大山的腰板挺得更直了,邁著大步,大搖大擺地往家走去。
張家大伯和二伯跟在他身後,一邊走,一邊不停地對兩邊的人笑著拱手道謝。
來到門口,他們三人被站在門口的守衛抬手攔下。
“官爺,他們是王荷花的大兒子,還有她大哥和二哥!”一位村民趕忙解釋道。
張大山三人並未生氣,而是客氣地拱手說道:“官爺,我叫張大山,這是我大伯和二伯!”
“嗯!三位稍等!”守衛應了一聲,隨後便有個護衛轉身進了屋,那派頭十足的模樣,讓陳家村的村民們又是一陣驚歎。
“我聽說大戶人家都是這樣,不管是誰要拜訪,都得先遞上拜帖,通報,得到主人家允許後才能進去呢!”
一位村民說道。
“你懂啥!沒規矩不成方圓,這就是規矩!”另一位村民接話道。
不一會兒,那護衛出來說道:“張公子,張大老爺,二老爺請!”
圍觀的百姓又是一陣驚歎:“看看,聽到沒,大山現在都成公子了,貴明和貴平也成大老爺、二老爺了!”
“不行!我回去非得好好教訓教訓我家婆娘,當初怎麽就沒伸手給小北一口飯吃呢!”又一位村民懊惱地說道。
這樣的想法,幾乎存在於陳家村每一個人的心中,隻可惜,老天爺可不會給他們重新選擇的機會。
三人走進屋,隻見王荷花坐在堂屋,顯得有些魂不守舍惶恐不安,魏延正在跟她說著什麽。
看到張大山進來,王荷花仿佛一下子有了主心骨。
“山子啊!他們說小北在京城封了開遠伯,你靜蘭嬸子也被封了四品誥命,
陛下還賞賜了他們一座跟咱們村子一樣大的伯爵府,小北派人來接咱們進京。你說……”
王荷花緊張地把話說完,她哪見過這種陣仗,一直都是強裝鎮定罷了。
後來到了京城,在跟張靜蘭說悄悄話時還提到過,“當時差點都把我嚇尿了!”
這都是後話,先說當下。
張大山還沒來得及開口,張貴明就先問道:
“三妹,這可是好事啊,你是怎麽想的?”
“大哥,我知道這是好事,靜蘭妹子終於不用再受氣了。可他們叫我去京城,這算怎麽回事嘛!”
王荷花有些糾結地說道。
魏延對著張貴明和張貴平拱了拱手,說道:
“二位老爺,你們來得正好,幫我勸勸大娘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不願去京城,可我們伯爺說了,要是不把大娘接回去,我們也不用回去交差了。
你們也知道,伯爵府很大,夫人身邊也沒個說貼心話的人,她時常念叨著張大娘,沒少在我們麵前誇讚張大娘的好。
在村裏的時候,張大娘不嫌棄我們夫人、伯爺還有小姐,給他們飯吃,給他們衣穿。
現在伯爺發達了,正是該報恩的時候。
張大娘,您要是不去,傳出去,別人還不得說我家伯爺無情無義呀?
張公子,大老爺,二老爺,你們就替我勸勸大娘吧!”
張二伯點了點頭,也對魏延拱了拱手,說道:“官爺一路辛苦,先進屋歇息喝口茶,我們來勸勸三妹。”
“嗯!好!喝茶就不必了,我們在門外等候便是!”
魏延和劉安民對他們拱了拱手,便退出了院子,把空間留給了王大娘一家。
“三妹,你到底咋想的呀?這麽好的機會,你咋能拒絕呢?”張貴明問道。
“大哥,這我咋能答應呢?你瞧瞧屋裏那兩箱金銀綢緞,我不過就給了他們一口飯吃,哪能值這麽多錢啊!
再說,我一個外人進伯爵府,成什麽樣子?傳出去不得讓人笑話,不行,我不去!”
張貴明和張貴平看了一眼堂屋放著的裝滿金銀綢緞布匹的箱子,雖然心中震驚,但並沒有絲毫貪婪之意。
“三妹,要不這樣,你先跟著去京城看看,要是實在不想住伯爵府,咱們再回來。
大山也到了成家的年紀了,老三在的時候,說定的親事,老三沒了,人家也退了。
小海現在還小,還有機會讀書考功名。
以前沒機會就算了,現在機會擺在眼前,三妹你就不想讓孩子們出人頭地嗎?”
王荷花聽了,陷入了沉默。
“三妹,老二這話雖然有些直白,但我覺得在理。
我知道你不想沾開遠伯的光,怕人說閑話。
但為了孩子們,你就去一趟。
實在不行,咱們兩家湊湊錢,在京城給你買座宅子。
以前咱們在京城沒認識的人,不敢去京城,孩子們求學也沒門路。
現在咱們在京城也算有人了,也不指望開遠伯給孩子們安排什麽差事,就圖個萬一在京城被欺負了,開遠伯能幫襯一把。
小海這孩子聰明,我們三家一起供他讀書,將來要是能中功名,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你覺得呢?”
其實,張貴明這麽想也無可厚非,這是人之常情,做父母的誰不希望孩子能過得好一些。
以前是沒機會,現在張家好不容易有機會送孩子讀書,為什麽不抓住?
哪怕能把小海培養成進士,對張家人來說,祖墳也算冒青煙了。
在大乾,官場大多被世家把控。
普通百姓可不是說能送孩子讀書,就有學堂肯收的。
進學堂不僅要有錢,還得有背景。
要是沒背景,想進學堂,門兒都沒有。
哪怕僥幸進了學堂,考上了童生、秀才、舉人,毫無背景,那也很麻煩。
要麽成為世家的門徒,要是不同意,恐怕連進京參加春闈的機會都沒有了。
所以,在大乾,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難上加難!
這也是張貴明一定要勸王荷花去京城的原因,哪怕不住伯爵府,隻要有伯爵府這層關係在就行。
喜歡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滿朝文武愁瘋了請大家收藏:()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滿朝文武愁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