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晉開遠侯陳北為鎮北公,賜丹書鐵券,世襲罔替!

字數:4155   加入書籤

A+A-


    趙明宇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但脊梁卻挺得筆直,擺出一副“死諫”的架勢:
    “陛下!非是老臣不願信,而是此戰果實在有違常理,匪夷所思!
    六千對八萬,這已非勇猛所能解釋,近乎神話!
    老臣敢問信差,那突厥八萬鐵騎,難道是泥塑紙糊的嗎?那拓跋野和巴突多,也是久經沙場的名將,豈會如此不堪一擊?”
    吏部尚書張崇文也立刻出列,跪在趙明宇身旁,他的語氣相對沉穩,但言辭更為犀利:
    “陛下,趙大人所慮極是!兵者,詭道也,虛報戰功,古來有之。
    臣並非質疑陳將軍的忠誠,但或許……是前線探馬誤報,或是小勝之後誇大其詞?
    六千破八萬,殲敵三萬,俘虜一萬,這意味著幾乎每個我軍士卒都要斬殺五人,俘虜兩人!
    這可能嗎?請陛下明察!此事關乎國策,若被虛報所誤,貿然激怒突厥,恐招致真正的大禍啊!”
    又有幾位禦史言官紛紛出列附和:
    “陛下!數字太過荒唐,怕是開遠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或是軍中書記官筆誤,將六千對八千,誤寫成了八萬?”
    “定是那陳北,虛報戰功,想借此蠱惑聖聽,加官進爵,其心可誅!”
    文官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紛紛開始“理性分析”,試圖從邏輯上否定這場大捷。
    他們的核心論點就是:這不可能,所以一定是假的,是陳北為了個人名利而欺君罔上!
    龍椅上的李長民,臉上的振奮和喜悅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平靜。
    他冷冷地掃視著跪在地上的文官們。
    他心中其實也有一絲疑慮,畢竟這戰果確實太過驚人。
    但文官們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為了維護自身立場就全盤否定前線將士用命換來的功勳的態度,更讓他感到厭惡。
    “都閉嘴。”李長民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大殿內瞬間安靜。
    他看向張崇文和趙明宇,緩緩說道:
    “你們口口聲聲說可疑,說不可能。
    好,朕來問你們,陳北若是虛報戰功,他圖什麽?圖朕的封賞?
    他難道不知,如此驚天戰報,朕必會派人核實?一旦查實是假,便是欺君之罪,滿門抄斬!
    他會拿全族的性命,去開這種玩笑嗎?”
    “這……”張崇文一時語塞。
    李長民繼續道:“你們說數字荒謬。那好,首級呢?繳獲的軍械旗幟呢?俘虜的一萬突厥人呢?
    這些,都是可以清點核驗的!難道陳北能憑空變出三萬顆突厥首級和一萬俘虜來騙朕?”
    趙明宇硬著頭皮道:“陛下,或許……或許他殺良冒功……”
    “混賬!”
    李長民終於動怒,一拍龍案,
    “趙明宇!你是在暗示朕的邊軍已經墮落到如此地步,還是覺得朕是昏聵之君,連首級是突厥人還是大乾百姓都分不清?!”
    一聲怒斥,嚇得趙明宇渾身一抖,伏地不敢再言。
    李長民深吸一口氣,強壓下怒火,做出了決斷:
    “戰功真偽,豈是爾等在此空口白牙所能斷定?朕,不會因捷報而衝昏頭腦,也絕不會因爾等猜忌而寒了將士之心!”
    信差雖然非常疲憊,但麵對這些人質疑開遠伯,誣陷開遠伯,即使對方是朝中二品大臣,他此刻也毫無畏懼。
    對著李長民就咣咣幾個響頭:“陛下,小人有話要說!”
    奉天殿其實沒有他一個傳信兵說話的份,但他還是鼓足勇氣請求,李長民想了想點頭同意了。
    “你還有何事稟奏?”
    ““請陛下恕罪,小人實在不瞞他們誣蔑開遠伯,在小人看來,他們與開遠伯相比,隻是些會搖筆杆子的蠢貨!不吐不快!”
    說完又是咣咣三個響頭,不知道他疼不疼,嗑完看向他前麵是文官。
    “開遠伯乃天神下凡,開遠伯的軍事才能,列兵布陣豈是你等,隻會紙上談兵的庸才能比!
    你們沒本事,就以為天下人都跟你們這群廢物一樣嗎?”
    他真是不把自己的小命當命,就不怕離開奉天殿被人嘎了嗎?他當然不怕,繼續道
    “開遠伯用兵如神,豈是他們能揣度的?龍門陣乃奇陣,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有何不可?他們沒見過,就說是假的?簡直混賬!”
    再次對著站在龍椅前李長民重重叩首:
    “小人願以人頭擔保,小人說的句句屬實,激戰之時小人就站在城頭上,親眼目睹,此時隻恨當時未能與開遠伯,與眾兄弟並肩戰鬥。請陛下明察!”
    李長民點點頭:“好!朕相信你!你且下去休息,休息好後,朕會傳你詢問經過!”
    其實戰報上已經寫明了戰鬥經過,李長民這麽說也是在袒護這個傳信兵。
    “謝!陛下!”
    傳信兵離開,李長民目光銳利看著眾百官,沉聲道:
    “擬旨!加派欽差,攜兵部、禦史台精幹人員,即刻奔赴滄瀾關!給朕仔細核驗戰果,清點首級、俘虜、繳獲,詢問參戰將士,務求真實無誤!”
    即使李長民相信陳北,相信信差,但這個朝堂上的官員盡出世家,他也需要用證據讓他們信服。
    “至於爾等……”
    他的目光冷冷掃過文官們:“在此事查明之前,若再有人無端詆毀邊將,蠱惑人心,視同擾亂軍心,嚴懲不貸!”
    這個決定,既沒有完全偏信捷報,也沒有支持文官的質疑,而是采取了最穩妥的調查手段。
    但這道旨意,無疑是對文官集團的又一次重擊,皇帝的態度已經明顯傾向於相信前線將士。
    “退朝!”
    李長民已然離去,文武百官各懷心思,正欲陸續退出波瀾迭起的奉安殿。
    武將們三五成群,議論著那不可思議的龍門陣,迫不及待想要親眼見見龍門陣是什麽樣的,臉上仍洋溢著與有榮的光彩。
    而以張崇文、趙明宇為首的文官們,則麵色灰敗,步履沉重。
    皇帝的警告言猶在耳,但他們心中那份基於“常理”的懷疑並未消散,反而因為皇帝的強硬態度而更添了幾分不甘與憂慮。
    他們互相交換著眼神,低聲商議著該如何引導欽差調查,如何在這看似不利的局麵中尋找轉機。
    就在這暗流湧動、眾人即將踏出殿門的刹那!
    又一匹快馬如旋風般直衝宮闕。
    喜歡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滿朝文武愁瘋了請大家收藏:()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滿朝文武愁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