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燒窯

字數:3560   加入書籤

A+A-


    杜如晦拿起王遠寫的詩和自己寫的,兩張紙一大一小,對比著看了起來。
    “好字!好詩啊!書寫快速,節省紙張,確實不錯,但又改變了文字筆劃,老夫又覺得不妥。”
    王遠說道“改變了筆劃有利有弊,但利大於弊,無非就是改變一下書寫習慣和重新認字,既然認識了以前的文字,這簡體字還不是一看就會?文字將來肯定是向筆劃越來越少,字越來越小的方向發展。杜伯伯請看,這麽小的字,若筆劃多了,以你的眼神是不是不好認,若是筆劃少了,是不是更好認?”
    杜如晦點點頭“不錯,賢侄可否擬個章程,或詳細說一下如何簡化文字,此舉可是造福全天下的讀書人,將來老夫一定上奏朝廷,給賢侄加官晉爵。”
    王遠說道“這不應該是文學館的事嗎?杜伯伯,你還是直接上奏聖人,別讓文學館那些人屍位素餐,趕緊研究吧。”
    臥槽!直娘賊!老夫懷疑你就是背刺我!杜如晦氣的吹胡子瞪眼。
    王遠沒理他,將杜如晦寫的那張紙卷起來,拿進屋裏,收拾了一下雞糞,喂了點糙米。
    此時屋內已經放了五個雞籠,若不經常收拾,裏麵的氣味會非常熏人。
    一個木盆中發出的蒜苗快有一尺長了,已經可以掐著吃了,另外又栽了兩盆,此時也已經發芽。
    木桶中鞣製的牛皮也差不多了,再過一兩天就可以做鞋子了。
    來到院中,坐下繼續喝茶。
    杜如晦說道“賢侄,怎麽把詩拿走了?老夫還想再賞析一番哩!”
    王遠說道“我寫的那張不是還在這裏嗎?杜伯伯若是看不清楚,再寫一張便是。”
    杜如晦搖頭笑罵道“你個臭小子!”
    那可是未來宰相的字,將來很值錢的,自己肯定不會再拿出來的。
    王遠看向走在練習的姚大牛四人,開口說道“你們四人學的已經差不多了,明日開始你們隨我去收拾店鋪,過幾天店鋪開業,你們留下兩人先在那裏做膳夫,等店鋪步入正軌了,你們可以輪流去做。今日是你們最後一天在我這裏學習,將來有什麽問題都可以問我。”
    四人執師禮,深深一躬“多謝師父!”
    王遠點點頭,說道“你們先練著,稍後我教你們熬湯之法,晚上我們做拉麵吃,廂房中的麵粉不多了,你們全部和好,晚上都用了。”
    “喏!”
    這時,吳小海走了過來,開口說道“小郎君,老李頭說那些土坯已經幹了,可以燒製了。”
    “好,看看去。”
    杜如晦也立即起身,跟了出去。
    這幾天不下雪了,幾個老頭在河邊燒木炭的爐子一旁建了一個大土窯,而且早已經烘幹,此時老李頭正在那裏指揮著一群青壯,向土窯裏搬著幹木柴和土坯。
    見到王遠幾人,老李頭咧嘴笑道“小郎君,這一窯若開窯,那些盆碗正好拿到店鋪裏用,省的又要花錢買了。”
    王遠點頭說道“不錯,這幾天你們多做些土坯,食堂和各家都拿一些,破舊的都換掉。”
    “放心吧,上次做那些都夠燒製兩窯的,這兩天又做了一些,莊子裏足夠換新的了。”
    王遠有些擔心地說道“不知道那幾個水缸能否燒製成功,這可有大用。”
    老李頭搖頭說道“很難。不過那幾個大陶甕應該能燒成。”
    王遠點點頭,沒有水缸隻能用甕來代替。
    唐朝其實是有水缸的,隻是工藝不行,很少有燒製成功的,後世有出土的唐朝文物中就有極少的幾件。
    窯中土坯和柴火碼放整齊,老李頭揮手道“點火!”
    幾個老頭將火把扔進窯中,濃煙漸漸升起,火勢越來越大。
    王遠見到老李頭的手上裂開了幾道口子,皺眉問道“老頭兒,你手上怎麽了?”
    老李頭笑道“無妨,這幾日凍的皴裂了,開春就好了。”
    王遠點點頭,說道“等夜裏吃完飯,你將全村手上皴裂的召集去我那裏,我給你們治療一下。”
    “多謝小郎君。”
    土窯中的火勢已經起來,沒什麽好看的了,王遠便向回走去。
    先去豆腐作坊,石大嬸三個婦女正全力做豆腐,這兩日周大山幾人又打造了一副石磨,做豆腐的速度又加快了許多。
    王遠說道“嬸嬸,今日兩百斤豆腐沒用半個時辰就賣完了,以後你們就辛苦了,每日要多做些豆腐,以後咱們生意越做越大,人手不夠就多叫些人。”
    石大嬸說道“小郎君放心,我們三人每日做個五六百斤豆腐還是很輕鬆的。”
    王遠搖頭說道“現在是很輕鬆,主要是天氣寒冷,豆腐好存放,若是來年開春,特別是到了夏天,豆腐做出來三五個時辰就壞了,到時隻能一做出來就要拿出去賣,所以那時候你們就要兩更起來做豆腐,五更就要拿出去賣,那時才叫辛苦哩。”
    石大嬸說道“大不了我們白天休息,晚上做工就是了。”
    王遠點點頭“我打算來年到縣城開家豆腐作坊,正好嬸嬸家空出來了,到時將後院整理一下就可以做了,前院蓋個酒樓,豆腐賣不出去的還可以在酒樓做菜。”
    石大嬸說道“這個方法很好。”
    王遠對另兩個婦女說道“我想將叔叔們也叫來,讓他們先學著推磨和去縣城賣豆腐,來年你們一家去縣城做,一家留在這裏,留下來的做出的豆腐除了我們自己吃的,還可以去周圍村莊售賣。”
    那兩個婦女對視一眼,一人說道“小郎君,容我們回去與夫君商議一下。”
    王遠說道“不急,你們盡管安心做工,工錢一文不會少的,他們若是不願意去縣城也可以留下,我可再找別人。”
    王遠的意思很明確地告訴她們,做豆腐是很辛苦,工錢也不會少,願意做的,自然工錢就高,你不做也會有人搶著做。
    她們這幾天做的豆腐少,而且都是白天做,期間還能休息,當然不覺得累,若是賣的多了,就憑這兩個女人,一刻不停,一天也做不出多少來。
    喜歡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請大家收藏:()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