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大朝議

字數:3588   加入書籤

A+A-


    正月初一,經百官多次勸諫,李二終於答應於初三太極殿臨朝。
    到了正月初三,同往年一樣,各部門做出了報告,房玄齡做朝廷工作報告,魏征作出總結。
    朝議階段,李二提出了對府兵製的調整,設南北衙禁軍體係,南衙由十二衛構成,北衙直轄於皇帝,確立中央軍隊分層管理機製,全國設六百多個折衝府,規範兵員選拔與輪值製度。
    確立立十二衛和太子東宮六率為府兵的中央管理機關。
    唐代中央官署因在南衙辦公,故稱南衙或南司,十二衛屬南衙,由宰相負責,所以又稱為南衙禁軍。
    而元從、羽林等禁軍起初沒有專門機構,多由皇帝通過宦官或武官親領,宦官居禁苑內,與南衙相對,故稱北衙,禁軍常屯駐北門,所以稱為北衙禁軍,主要負責皇宮宿衛。
    李二通過兵部掌握了十二衛與六率所統府兵的發兵權,從而加強了對軍隊的控製,這對維護封建中央集權國家的安全與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王遠提出成立科學院,專門研究高精尖武器,建造兵工廠,安排那些傷殘士兵製造火槍,並列裝各衛以及北衙六營。
    在邊境的各城、鎮、村成立民兵,由當地軍隊統一管理,並將退下來的兵器統一發放民兵手中。
    這也是府兵製的一種延伸,同時響應李二的詔令,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禦敵之責。
    如今隻能用這種辦法,大唐地廣人稀,要守護國土,隻能采用全民皆兵的政策。
    王遠的提議得到李二及百官的一致認同,全票通過。
    因為老皇帝駕崩,今年沒有人再提出讓李二封禪了,這也使封禪之事又拖了一年。
    繁瑣的大朝會結束後,王遠開始著手建造科學院和兵工廠。
    由於這兩個部門比較重要,選址更是重中之重,上奏李二之後,科學院就建在特種兵軍營旁邊,兵工廠建在長安西北的渭河邊上,離昆明池右武衛軍營很近。
    正月初十,李二賜婚,九江公主下嫁執失思力,同時九江公主成為第一個與異族聯姻的公主。
    衡陽公主下嫁阿史那社爾,這也是對社爾忠誠的認可。
    這裏不是和親,因為執失思力與阿史那社爾已經是唐朝的將軍,標誌著唐朝各民族大融合的開始。
    二十二日,改封蜀王李恪為吳王,越王李泰為魏王,燕王李佑為齊王,梁王李愔為蜀王,郯王李惲為蔣王,漢王李貞為越王,申王李慎為紀王,以及李二的一些兄弟都有改封。
    二月初四,任命李恪為潭州都督,李泰為相州都督,李佑為齊州都督,李愔為益州都督,李惲為安州都督,李貞為揚州都督,以及李二的各個兄弟到各州任都督。
    李泰不到官上任,任命金紫光祿大夫張亮兼行都督事。
    李二以李泰喜好文學,禮待士大夫,特命他在魏王府另外設置文學館,聽任他召集學士,也拉開李泰與李承乾兄弟二人爭寵奪嫡的序幕。
    三月,吐穀渾局勢穩定下來,侯君集回朝。
    吐穀渾王諾曷缽請求唐朝頒賜曆法,奉唐朝年號,並派子弟入侍,李二全部應允,冊封諾曷缽為河源郡王,烏地也拔勤豆可汗。
    李二的幾位前往各州就藩,與他們話別道:“依我們的兄弟情誼,難道不想經常共處嗎?隻是以天下為重,不得不如此。沒了兒子還可以再有,兄弟則不能複得。”
    李二因而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四月,王遠監督修建的貞觀軍事學院正式建成,隻等水泥幹透便可招生開學。
    至於教師,王遠上書聘請李靖、李孝恭、程知節、張士貴等在京的武官。
    李二看過奏折,召一眾親信於兩儀殿。
    王遠帶著一摞教材來到兩儀殿,與李二及各位大佬見禮之後,說道:“陛下、各位大家,這是我最新編寫並印刷的軍事學院教材,還請過目。”
    李二不等王有德呈上去,直接過來,拿起一本《孫子兵法》看了起來。
    其餘書籍也能被眾人瓜分完,翻閱起來,現場鴉雀無聲,隻能聽到翻書的聲音。
    李二翻看了一會兒,說道:“不錯,朕以前也研讀過許多兵法,確不如這本通俗易懂,加上注釋和一些戰例解析,令人印象深刻!”
    房玄齡捋著胡須讚道:“這部《三十六計》也是好書,老夫從未讀過這等書籍,很是精彩!研讀之後讓老夫受益匪淺!好書!”
    李二聞言,說道:“給朕看看。”
    房玄齡心神全在書上,抬手說道:“老夫還未看完,你等會兒!”
    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抬頭看見李二那慍怒的臉色,連忙將書推過去,諂笑道:“陛下請,微臣一時沉浸其中,還請陛下莫怪!”
    “哼哼!”李二接過書看了起來,心想,敢對朕不敬,你以為你是魏征、王遠?回頭給你擼了!
    李二與眾大佬看的都入了迷,完全忘記了正事,王遠也不急,慢慢品著茶,抽著煙,甚至李二都伸手要了一根,王遠隻好分了一圈。
    上林苑,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長孫皇後與李麗質牽著兩個小公主遊玩賞花。
    見李麗質神遊天外,知道她相思之疾又發作了,長孫皇後嫣然一笑,輕聲吟道: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豔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麵色,簷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李麗質俏臉一紅,嬌嗔道:“母後!”
    長孫皇後笑道:“幾個月沒見,是不是想他了?”
    “嗯。”李麗質螓首微低,聲如蚊呐。
    長孫皇後輕拍著李麗質的小手,柔聲說道:“母後也是從你這個年紀過來的,豈能不知你的心思?放心吧,你父皇將你的嫁妝都準備好了,日子也都給你選好了,定在六月初七,不出兩個月定會讓你風風光光地出嫁!”
    李麗質玉手絞著衣擺,忸怩地說道:“謝母後!”
    喜歡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請大家收藏:()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