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知青下鄉

字數:3675   加入書籤

A+A-


    王遠將這些畢業生成績突出的安排在科學院和渭南基地,進行各種研究。
    餘下的根據他們的意願,可以參加科舉,也可以留下做教師,甚至可以去軍事學院和醫學院繼續學習。
    還剩下五十多人,他們想直接到各個衙門,但這就需要得到舉薦才能做官,否則隻能從小吏做起。
    對於這些人,王遠不可能給他們舉薦,因為他們的學習成績並不怎麽好,但這些人之中也有那些官員家的子嗣,他們有自己的舉薦途徑,對此王遠也不管,將來若是做的不好,追責之時也與自己無關。
    王遠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安排這些人,在後世有個詞語收知青,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勞動人民的改造。
    立即寫好奏疏,讓方興交到尚書省。
    第二日早朝,整個朝堂便開始商議此事。
    王遠詳細說了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好處,這些人大多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經曆艱苦的勞動和生活之後,會對他們的性格、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重要的影響。
    知青下鄉能為農村帶去知識和文化,將促進城鄉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今年也隻有五十幾人,可以試行,看一下效果,以後每年的人數會越來越多,再決定是否繼續施行。
    將來再根據他們的能力和做出來的成績,由朝廷決定是否重用。
    王遠洋洋灑灑地說了一通,講的有理有據,頭頭是道,得到百官的一致通過。
    李二大手一揮,詔令:“知識青年到農村去!”
    接下來商議這些知青到哪裏下鄉,王遠提議送去蘭州,那裏雖然不是邊疆,但離吐穀渾和突厥都比較近,且這兩年被吐穀渾多次劫掠,急需人才前去建設。
    提議又得到一致通過。
    這些知識青年不管否願意,哪怕強迫也要全部被送去蘭州,交到蘭州刺史李君羨手中。
    李君羨同時接到李二詔令,在各個鄉鎮建造貞觀小學,根據知青們的意願安排到各個學校支教,不但發放俸祿,還給他們每人二十畝耕地和一頭耕牛,教學之餘參與耕種。
    不願支教的安排到各個村莊做村官,每人一百畝耕地和一頭耕牛,當然這些牛都屬於官府的,將來他們離開了,耕牛還要收回。
    如今有了第一批知青下鄉,以後每年就會有更多的知青,隻要循序漸進,為將來的掃盲打下基礎,估計不出十年就不用知青下鄉了,當地的學生就夠用了。
    而這一切的基礎便是百姓手中有錢,因為現在上學還要交學費。
    這些年有了高產作物,百姓們將家中吃不完的糧食都兌換成了糧票,一個學期隻要交少量的糧票就可以上學,基本上都能負擔的起,因為在百姓的認知中,隻有讀書才能跨越階級,所以報名上學的非常多。
    史書上記載,貞觀十年的糧食二文錢一斛,曆年的最低,這也說明這些年確實糧食豐收,有人說這是李二的功績,殊不知百姓辛苦種了一年的糧食,卻賣不了幾個錢,苦的還是百姓。
    幸虧王遠提出了抬高糧價,購買糧食要憑票,糧票甚至成為了交換媒介,可以代替貨幣,這也緩解了大唐對銅的急缺。
    過了兩天,隨著各個學校的開學,軍事學院也迎來了第一次開學。
    各衛推薦的軍官、士兵等學員齊聚學院校場,人數大約一百人。
    一開始,眾人都四處打量著,議論著,見到一群官員走了過來,頓時安靜下來。
    就見李二身著軍裝,帶著眾官員站在點將台旁。
    王遠跳上點將台,麵向學員站定,大聲說道:“聽我命令,自由組隊,呈五列橫隊站好!”
    很快,五列橫隊整齊站在點將台前。
    王遠繼續說道:“隊列站的很好,不愧為各衛的精英!自我介紹一下,我乃大唐灞國公,任咱們軍事學院的政治部主任兼教員,平時可稱我為主任,課堂上、隊列中稱我為教官,自稱為學生!”
    “大門外的楹聯都看到了嗎?若有後悔來此之人,現在可以離開,過了此時悔之晚矣!”
    王遠故意等了片刻,見無人動彈,開口說道:“好!都是有種的漢子!但在戰場上光有種還不行!今日我來為你們上第一堂課!”
    “聽我口令,殘疾者,出列!”
    等了片刻,見無人出列,又大聲說道:“你們知道軍人的天職和使命是什麽嗎?”
    “我來告訴你們,軍人的天職和使命有三條!”
    “一,服從!二,服從!三,彼其娘之還是服從!”
    “再次聽我號令!殘疾者,出列!”
    牛見寅與幾個殘疾士兵互相對視一眼,這才站了出來。
    王遠問道:“方才為何不站出來?難道因為殘疾而感到羞恥嗎?要知道你們是為了大唐才失去了一條腿,那是你們的光榮!馬革裹屍才是軍人最高的榮耀!”
    牛見寅抹了把眼淚,大聲說道:“報告將軍!”
    “請叫我教官!”
    “報告教官!”
    “講!”
    “我等並非感覺羞恥,而是我等還能提刀殺敵!我們不是廢人!”
    王遠盯著牛見寅的眼睛,點點頭說道:“好!我承認你們是個英雄,但是你們質疑了我的命令!我問你,方才我若是下令讓你們阻敵進攻,掩護其他兄弟撤退,你們會不會出列?”
    “會!我等義不容辭!”
    “但是你們遲疑了,雖然我也不想丟下一個人,但是為了戰勝敵人,我隻好下令傷兵以自殺式阻敵,因此為你們質疑我的命令,其他兄弟還要背著你們撤退導致了全軍覆沒!”
    “所以,戰場上,有些命令不得不下,而士兵們所要做到的不是質疑命令,哪怕命令是錯的,也要服從!”
    一席話說的幾人羞愧地低下頭。
    “作為一位合格的將領,不會因為士兵殘疾了而輕視他們,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而應根據實際情況實時地調整戰略戰術,命令下達之後,哪怕前麵是刀山火海,我們也要衝上去!”
    “大唐的軍隊是從戰場上打出來的,是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走過來的。這全靠我們有一個英明的統帥,即大唐皇帝陛下,和一支擁有鋼鐵般紀律的軍隊!”
    喜歡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請大家收藏:()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