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青州決斷

字數:3225   加入書籤

A+A-


    劉體純並未獨斷專行,在送走宋超,並仔細研判了當前形勢後,他決定召集核心僚屬,共同商議這關乎山東未來走向的重大議題。
    青州將軍府議事廳內,氣氛嚴肅。
    在座的有主管民政錢糧的參政吳迪,掌控漢唐商會、負責貿易的潘元慶,驍勇善戰的將領王猛、冷瑞,以及負責科技和軍工的宋應星、趙金。這些人代表了劉體純麾下行政、商業、軍事和技術的核心力量。
    劉體純將宋超帶來的清廷“封王”及罷兵互市之議,原原本本地告知了眾人。
    話音剛落,議事廳內便如同炸開了鍋,眾人反應不一,議論紛紛。
    參政吳迪首先開口,他捋著胡須,語氣沉穩務實。慢條斯理地說:“將軍,諸位,下官以為,清廷此議,雖有詭計,然其中‘罷兵互市’一條,於我山東而言,未必不是喘息之機。”
    他環視眾人,仔細分析道:“去歲至今,春荒艱難,雖有新糧接濟,民間依舊困頓。
    商路因鄭家封鎖,頗受影響。若能借此機會,與北方互市,換取我急需之馬匹、皮毛、藥材,並售出我之玻璃、瓷器等物,可極大充盈府庫,安定民生。且清軍後撤百裏,我軍西線壓力驟減,可集中精力於內政建設與水師發展。此乃以空間換時間之策。”
    商會潘元慶立刻附和,眼中閃爍著商人的精明,他連連點頭道:“吳參政所言極是!將軍,互市之利,非同小可!北地市場廣闊,若能打通,我山東工坊所出,何愁銷路?財富積聚,方能支撐更大事業。
    至於那‘東海王’虛名,暫且應下又何妨?不過一紙空文,待我羽翼豐滿,屆時認與不認,還不是由將軍說了算?”
    他更看重的是實實在在的商業利益。
    “放屁!”
    一聲粗豪的斷喝響起,正是性情剛猛的將領王猛。他霍然起身,虎目圓睜,大聲道,“吳參政、潘會長,爾等莫不是被清虜嚇破了膽?還是被那點銅臭蒙了眼?”
    他指著西麵,聲若洪鍾,震得房頂嗡嗡響。
    “清虜與我等有血海深仇!多少弟兄死在他們的刀下?他們如今久攻不下,便想耍弄這等陰謀詭計,妄圖分化瓦解,各個擊破!什麽封王?那是裹著蜜糖的砒霜!一旦接受,軍心士氣何在?天下抗清義士將如何看我山東?俺王猛第一個不答應!要我說,就該厲兵秣馬,尋機與那多爾袞決一死戰!”
    冷瑞雖不如王猛衝動,但態度同樣堅決,亦是大聲說道:“主公,王將軍話糙理不糙。清廷此議,緩兵之計無疑。其意在先定南方,再圖我山東。若此時罷兵,無異於養虎為患。互市雖有小利,卻可能使我軍將士產生懈怠之心。
    且我火器之利,正在於持續作戰,不斷改進,一旦停歇,恐被追及。末將以為,當嚴詞拒絕,以示我抗清之決心!”
    場麵一時靜默,帶著濃濃的火藥味。
    宋應星沉吟許久,方才緩緩開口道:“將軍,吳參政言及‘以空間換時間’,老夫深以為然。然此‘時間’用於何為?若用於醉生夢死,則無異於自殺。若用於……如將軍所言,‘格物致用’,精進技藝,則善莫大焉。”他看向趙金,“譬如趙主管處,蒸汽機初成,後膛槍研發方興,水泥亦在試產,皆需安穩環境與充足資源。若能借此和平間隙,全力發展工坊,更新軍備,鞏固根基,待我技術再上一層樓,何懼清虜?”
    趙金點頭讚同,說道:“宋先生說的是。如今標準化推行,球磨機已成,正是擴大生產、提升質量的關鍵時期。若能暫息兵戈,工匠可安心生產,新材料、新工藝亦可從容試驗。清虜仿製我火帽槍尚且困難,待我後膛槍成,開花彈威力再增,彼時優劣之勢將更為明顯。”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主和派著眼於現實利益與民生休養,主戰派強調氣節與長遠威脅,技術派則關注發展機遇。
    劉體純靜聽良久,將所有人的意見都收入心中,直到議論聲稍歇,他才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
    “諸位之意,我已明了。”
    他的聲音清晰而沉穩,帶著一種決斷力。
    “吳參政、潘會長所言民生、商利,是務實之見。王將軍、冷將軍所慮氣節、威脅,是根本之圖。宋先生、趙主管所謀發展、蓄力,是長遠之策。皆有其理。”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鏗鏘有力。
    “然而,我劉體純與麾下將士,奮戰至今,非為求一王爵虛名,更非為苟安一隅!清廷以‘封王’相誘,意在使我臣服,將其置於正統之位,而我自甘藩屬。此乃名分大義,絕不可含糊!”
    “我山東,非他大清之山東!我劉體純,非他多爾袞之臣屬!”
    劉體純斬釘截鐵地說道:“這‘東海王’之封,我絕不接受!”
    王猛、冷瑞等人聞言,麵露振奮之色。吳迪、潘元慶則微微皺眉,欲言又止。
    “但是,……”
    劉體純繼續說道,語氣稍緩道:“清廷提出的‘罷兵互市’,倒也不是不可利用。他欲緩兵,我亦需時間。山東曆經戰亂、春荒,民生確需恢複,工坊技術亟待突破,水師力量更需壯大。與其此刻與清軍主力硬拚,不如借此機會,暫止幹戈,休養生息。”
    環視眾人一眼,見大家都在等待。他做出了最終決策。
    “可派人與清廷使者宋超繼續接觸。明確告知對方:第一,稱王之事,休要再提,我劉體純與清廷,地位平等,並非君臣。第二,罷兵互市可以商議,但需基於平等之位格。清軍必須如約後撤百裏,並劃定非軍事區,由雙方共同監督。第三,互市條款需公平公正,細節逐一敲定。”
    “此非投降,亦非歸順,而是基於現實利益的暫時停火協議。”
    劉體純目光望著大家,鄭重說道,“我們要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全力發展內政,加速工坊建設,壯大水師,推廣新作物,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這華夏大地,究竟誰主沉浮,猶未可知!”
    喜歡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請大家收藏:()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