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血浸孤城
字數:3326 加入書籤
江南的夏日,同樣在稻香與蟬鳴中到來。
早稻的豐收,讓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暫時得到了喘息,金黃的穀粒填滿了官倉。
對坐鎮武昌、總督江南諸省軍務的洪承疇而言,這無疑是及時雨。
南京已然陷落,如今隻剩下揚州這一座孤城,仍在史可法的堅守下,如同狂瀾中的孤舟,頑強地漂浮在南明最後的希望之海上。
手中糧秣充足,洪承疇不再給揚州任何機會。他深知必須速戰速決,徹底碾碎這麵最後的抵抗旗幟,才能完全瓦解江南的抵抗意誌。
他立刻以八百裏加急,上報多爾袞,多爾袞沒有遲疑,立刻向圍困揚州的靖遠大將軍濟爾哈郎和平西王吳三桂發出最嚴厲的指令,並調撥了大量新收的糧草軍械——不惜一切代價,猛攻揚州,徹底終結弘光政權!
得到明確指令和充足補給的濟爾哈郎與吳三桂,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地施展全力。
揚州城下,戰雲密布,殺氣盈野。這座孤城仿佛暴風雨中最後的礁石,承受著滔天巨浪的衝擊。
隨著濟爾哈郎一聲令下,上百門從各地調集來的紅衣大炮被推至陣前,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早已殘破不堪的揚州城牆。
“放!”
震耳欲聾的炮聲撕裂了清晨的寧靜,如同九天驚雷連續炸響。
沉重的鐵彈呼嘯著砸向城牆,磚石飛濺,煙塵衝天而起。
一段段本就搖搖欲墜的牆體在猛烈轟擊下坍塌,露出巨大的缺口。
城上的守軍被這前所未有的猛烈炮火壓得抬不起頭,傷亡慘重。
炮火準備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當炮聲漸歇,嗆人的硝煙尚未散去,如潮水般的清軍步卒,在督戰隊的驅趕下,扛著雲梯,推著楯車,發出震天的呐喊,向著城牆缺口和幾處重點攻擊的城門發起了亡命衝擊!
“韃子上來了!頂住!頂住!”
城頭上,幸存的守軍軍官聲嘶力竭地吼叫著,帶領著麵黃肌瘦、眼神卻依舊瘋狂的士兵,用滾木、礌石、沸油,以及一切能找到的武器,向著攀登而上的清軍傾瀉下去。
慘烈的攻城戰開始了!
箭矢如蝗,在空中交織碰撞。滾燙的金汁潑下,沾染到的清軍發出淒厲的慘嚎,從雲梯上跌落。
不斷有清軍爬上城頭,與守軍展開殘酷的白刃戰。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城頭瞬間變成了巨大的絞肉機。屍體層層疊疊,鮮血順著城牆的磚縫流淌,染紅了牆根的土地。
守軍早已斷糧多日,全憑一股血氣和對史督師的信任在支撐。
他們餓得手軟腳軟,卻依然爆發出驚人的韌性,一次又一次地將登上城頭的清軍砍殺下去。
史可法親臨最危險的缺口處指揮,他盔甲染血,須發淩亂,聲音已經沙啞,但身影依舊挺拔如鬆,他是這座孤城不倒的魂魄,是所有守軍堅持到此刻的唯一理由。
戰鬥從清晨持續到黃昏,又從天黑廝殺到天亮。
清軍的攻勢一波猛過一波,仿佛永無止境。守軍的數量在急劇減少,箭矢、滾木礌石漸漸耗盡,連拆毀房屋得來的磚石也快用完了。
第三天下午,在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後,清軍終於在一處被火炮徹底轟塌的缺口處,站穩了腳跟,越來越多的鑲紅旗、鑲藍旗甲兵如同嗜血的螞蟻,源源不斷地湧上城頭,並向兩側擴張。
城牆,失守了!
“城破了!城破了!”絕望的呼喊在城內蔓延,這聲音裏帶著無盡的疲憊和最終的幻滅。
但戰鬥並未結束,反而進入了更加殘酷的階段——巷戰。
退入城內的守軍和部分自發參戰的百姓,依托著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屋,每一個巷口,與清軍展開了逐寸土地的爭奪。
他們沒有退路,身後即是淪陷的南京,即是破碎的山河。全憑著對入侵者的刻骨仇恨和保衛家園的最後決心,進行著絕望而英勇的抵抗。
街壘被豎起,又很快被清軍的火炮和步兵衝垮。弓箭從窗戶、門縫中射出,冷槍在陰暗的角落裏打響。
清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鮮血的代價。
城市變成了巨大的迷宮和屠場,喊殺聲、兵刃碰撞聲、垂死者的呻吟聲、房屋燃燒的劈啪聲,混雜在一起,奏響了揚州這座孤城最後的、也是最悲壯的挽歌。
史可法帶著少數親衛,且戰且退,從街巷退入知府衙門,又從衙門退守到最後的核心——原揚州的舊城區域。他身邊的將士越來越少,最終隻剩下十餘人,人人帶傷,筋疲力盡。
看著周圍熊熊燃燒的烈焰,聽著越來越近的清軍喊殺聲,史可法知道,最後的時刻到了。
南京已失,揚州將陷,弘光朝廷名存實亡。他整理了一下破碎的官袍,麵向南方,整冠肅立,緩緩跪拜下去。
“皇上!臣力竭矣!唯有一死,以報國恩!”
他聲音哽咽,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這聲“皇上”,或許已不是指向那個被俘的弘光帝,而是指向他心中那個永遠的大明。
拜畢,他猛地抽出腰間佩劍,橫於頸前。身旁的親衛跪倒一片,泣不成聲。
“史公!”
“督師!”
史可法仰天長歎,悲憤大呼:“我史可法,今日得以身殉社稷,足矣!爾等……各自求生去吧!”
言罷,手臂用力,劍鋒劃過咽喉,鮮血迸濺,身軀緩緩倒地,怒目圓睜,望向北方,仿佛在凝視著那片已然淪喪的錦繡河山。
一代忠臣,大明最後的脊梁之一,在堅守到最後一座孤城後,血浸維揚,壯烈殉國。他的死,為弘光政權,也為揚州這座不屈的城市,畫上了一個慘烈而悲壯的句號。
喜歡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請大家收藏:()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