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泉州的暗影

字數:3637   加入書籤

A+A-


    就在陳有銀於青州布下“迷霧”之局的同時,數千裏之外的泉州城,另一場無聲的滲透與交易,也在潮濕悶熱的海風中進行著。
    泉州,作為鄭家勢力範圍的核心港口之一,萬商雲集,舟楫如梭。
    這裏不僅有操著閩南口音的本地人、來自大明各地的商賈,更有大量膚色各異、語言不通的異邦麵孔。
    有來自東瀛的倭人浪人、商人,有皮膚黝黑、卷發厚唇的南洋土著,也有高鼻深目、泛海而來的葡萄牙、西班牙冒險家。
    他們聚集在特定的街區和碼頭,形成了一個魚龍混雜、唯利是圖的地下世界。
    對於這些人而言,鄭家的威嚴固然令人畏懼,但亮閃閃的銀幣和稀缺的貨物,往往具有更直接的吸引力。
    滄州軍諜報司代號“海東青”的行動小組,早已潛入此地。
    自從馬東、周奎等暴露後,現在泉州主要是他們幾個人在活動。
    組長是一位年約三十、精幹沉穩的男子,化名“陳七”,表麵身份是一名從北方來的、經營皮貨和藥材的商人。
    他的目標,並非鄭家核心圈層——那幾乎不可能滲透,而是這些徘徊在鄭家龐大體係邊緣、對鄭家缺乏忠誠度、卻可能接觸到零碎信息的“外人”。
    在城西一家喧鬧的低級酒肆裏,陳七找到了目標。
    平九郎曾是倭國某大名的下級武士,因內部傾軋流落海外。如今靠在碼頭幫人看貨、偶爾替人解決“麻煩”為生。他嗜酒如命,卻囊中羞澀。
    陳七坐到他對麵,推過去一壺上等的倭國清酒。
    平九郎警惕地看了他一眼,但酒蟲最終戰勝了理智。
    幾杯下肚,話匣子打開。陳七並不直接打聽,隻是抱怨行船艱難,風向莫測,害怕遇到海盜或……鄭家的巡邏船隊。
    平九郎嗤笑一聲,帶著幾分醉意和不得誌的怨氣說:“鄭家?哼,他們的船隊規矩大得很!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八,必有大股船隊自北而南,沿‘黑水溝’巡弋,查驗商船,威風得很!
    其他時候,就看各支艦隊的頭領心情了,有的懶散,有的嚴厲……”
    陳七不動聲色,默默記下,又為他滿上酒,看似隨意地問道:“聽說鄭家幾位大頭領脾氣各不相同?”
    “那是!”
    平九郎左右看看,壓低聲音道:“比如那鄭彩,最好排場,他的坐艦最大最華麗,喜歡在船頭擺滿盆景!鄭聯則性子急,他的船隊航行最快,但隊形容易亂……這些大人物的事,我們這些小角色也就聽聽。”
    他絮絮叨叨,又說了些哪個碼頭守衛鬆懈,哪個時間段巡查最嚴之類的零碎信息。
    反正酒鬼都這樣,兩杯貓尿下肚,話匣子打開就收不住。
    陳七都有點厭煩了,但還是耐著性子聽他東一句西一句的說個沒完。
    陳七得到了想要的情報碎片,留下足夠的酒錢,悄然離去。
    對於平九郎這樣的人,不需要一次性買通,細水長流,才能得到更多信息。
    在香料碼頭,陳七找到了另一個目標——阿貢,一個在鄭家某條二級戰船上擔任雜役的爪哇水手。
    他所在的船主要負責近岸巡邏和護送商船,接觸不到核心機密,但對港口內部運作、船隻日常調度、底層水手的心態了如指掌。
    陳七通過中間人,以高價購買阿貢帶來的“稀罕”香料為借口,建立了聯係。他出手大方,從不還價,很快贏得了阿貢的好感。
    一次交易後,陳七“憂心忡忡”地表示,自己的船想避開鄭家主力,選擇一條相對安全的航線北上,詢問近期哪些海域鄭家船隻活動頻繁。
    阿貢咧開嘴,露出一口被檳榔染紅的牙齒,用生硬的漢話夾雜著手勢比劃著,怪聲怪氣地說:“北邊?最近不要去雞籠山以東,那邊有大隊船隊在演練,炮聲很響!
    南邊的澎湖,巡查也多了,好像是怕有人從那邊過來……我們那條破船,天天就在泉州灣外麵轉悠,悶死了,真想跑一趟滿剌加,那邊賺錢多!”
    ……
    陳七從他零散的話語中,拚湊出了鄭家近期部分艦隊調動和重點布防區域的信息。
    他送給阿貢一把鋒利的、滄州軍工作坊出品的精鋼小刀,阿貢愛不釋手,表示以後有“新鮮事”一定第一時間告訴他。
    第三個目標層次稍高。
    費爾南多曾是一名葡萄牙商船的大副,因船隻失事流落泉州,憑借對航海和火炮的了解,偶爾被鄭家聘請為臨時顧問,教授一些基礎的測距和炮術,但始終不被真正信任,收入不穩定。
    陳七偽裝成對西方航海術和火炮極度感興趣的北方豪商,通過重金禮聘,請費爾南多“授課”。
    在“學習”過程中,陳七有意無意地展示了一些來自滄州軍的“新奇”小玩意兒,比如精度更高的羅盤、單筒望遠鏡,並暗示北方有更大的商業機會和更尊重技術的環境。
    費爾南多被這些技術和他描繪的前景所吸引,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他透露了不少信息。
    “鄭家的火炮數量很多,但大多是老式的寇非林長炮和一些仿製的紅衣炮,精度普遍不佳,他們更依賴數量優勢和接舷戰。”
    “他們的艦隊指揮官,對真正的遠海航行和複雜的海戰戰術理解不深,更習慣於依靠熟悉的海域和絕對的數量碾壓。”
    “最大的弱點是後勤,數百艘大船,每日消耗的淡水、糧食、修船木料是一個天文數字,一旦主要補給港口被封鎖或出現問題時,會非常麻煩……”
    通過這些零敲碎打的方式,“海東青”小組像勤勞的螞蟻。從倭人浪人、南洋水手、西方冒險家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邊緣人”身上,一點一滴地收集著關於鄭家艦隊活動規律、布防重點、指揮官特點、乃至後勤弱點的情報。這些信息被加密後,通過秘密渠道源源不斷地送往北方的青州。
    盡管這些情報瑣碎且需要進一步分析印證,但它們為“海狼”計劃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來自敵人內部視角的拚圖。
    在鄭芝龍那看似鐵板一塊的海上帝國邊緣,滄州軍的觸角,正憑借銀幣、貨物和對人性的洞察,悄然探入,尋找著那可能一擊製勝的縫隙。
    尤其是後勤補給這一巨大的弱點,引起了劉體純的興趣。
    他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知道,打仗是打後勤。
    喜歡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請大家收藏:()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